为中国制造提供高端基础材料——记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

2020-05-11   来源:中联钢

 

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仅为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太钢集团生产的厚度为0.02毫米的不锈钢(俗称“手撕钢”)是世界最薄不锈钢,它的问世,将中国不锈钢箔材的制作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成功打破国外贸易垄断和技术封锁,为中国制造提供了高端基础材料,为国际超薄不锈精密带钢指引了新的方向。

这些突破来自一个年轻的群体——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2020年5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该团队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该团队成员共15人,平均年龄34岁。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青春因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团队用行动践行着中国青年的使命,围绕新产品及新工艺研发,积极开展创新创效。

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手撕钢”由于高端应用领域对其厚度、精度、板型、表面、性能要求极高,工艺技术复杂,生产控制难度大,长期以来,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从2016年起,太钢组成宽幅超薄精密不锈带钢创新研发项目团队开展联合攻关。项目团队坚守自主创新、产业报国初心,牢记锻造“大国重器”使命,弘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精神,坚持边生产边摸索。

该团队先后历经700多次的试验失败,攻克170多个设备难题、450多个工艺难题,实现了一系列关键工艺和生产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成功生产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带材,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太钢集团也因此成为全球唯一可批量生产宽幅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的企业。

“手撕钢”项目获得2019年冶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唯一的特等奖,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QIC-V级成果(一等奖)。

“手撕钢”的成功研发,只是新时代太钢青年在“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伟大征程中迈出的一步。

“改革不止,创新不断!”该团队在“手撕钢”的基础上,2019年在新材料研发领域喜报频传:在新一代5G高端电子用系列精密带材方面,成功开发出柔性屏钢,已应用于国内知名折叠屏生产商;与华为“2012实验室”等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突破低磁高强度超平材料;特殊合金轧制及去应力实现破冰,推进OLED用掩模板基材国产化,有力地促进高端行业制造领域关键材料的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带动了超导、微孔加工等一系列表面深加工重大工艺技术的发展,引领了世界不锈钢超薄带钢的发展方向。目前,该项目已经拥有国家专利44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

该团队还受到冶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邀请,主持起草并颁布《柔性屏显示屏用超薄不锈钢精密带钢》团体标准。

这一连串的数字和荣誉背后,是太钢这些年来抓牢党建引领功能,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深入推进创新研发团队攻关,不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的奋斗结晶。

勇担重任 攻坚克难

“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组建之初,是从各工序专业抽调不同的人员组成的,党员是主体,针对职工之间思想认识不统一,行为习惯差异大的情况,团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支部凝聚人心作用,对“手撕钢”攻关工作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

太钢精密带钢公司党总支书记、经理王天翔在攻关团队的第一次党课上鼓励大家:“当年李双良老人治理渣山数十年如一日,没有搬不走的大山,更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我们现在有这么多党建优势,研发团队的青年们一定要勇挑重担,迎难而上,坚决突破被卡脖子的局面,为太钢取得国之重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勇挑历史重担。”

李双良是太钢、山西省、太原市劳动模范和闻名全国冶金系统的“爆破能手”,在新时代李双良精神感召下,团队成员们愈加锐意进取,奋发有为。

“手撕钢”由于技术质量指标严、工艺控制难度大,生产技术长期被日本、德国等国外少数企业垄断。由于没有经验借鉴,“手撕钢”攻坚克难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无数次的失败,“国外技术专家都解不了的难题我们能行吗?”“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怎么办?”刚开始攻克国际难题时,团队成员有这样的担忧。

党员骨干的带头引领作用这时候显得非常重要。在推进“手撕钢”创新研发过程中,团队市场组长、现任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廖席,紧盯高端市场需求和客户技术要求;生产组长段浩杰,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着力解决生产难点;工艺组长韩小泉,对标进口高端材料找差距,改善箔材性能……这样一批具有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于担当、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精神的团队骨干,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正是他们在团队中积极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才带领整体工作不断推进。

生产一线轧制操作工“手撕钢”工匠吴琼,是80后的转业军人,也是一名党员,他平常不善言辞,但在攻关过程中,他保持军人党员的本色,是轧制工序“零不合”最多的主操,经过两年的培养,他已成为精带大工匠,为“手撕钢”攻关成功发挥了党员先锋作用。

就是这样一个团队,最终攻克了钢质纯净度、产线工艺、控制水平、高等级表面精度、产品性能五大核心工艺技术难题,2018年以来,“手撕钢”累计开发应用逾50吨,以0.02毫米为代表的“手撕钢”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

脚踏实地 坚持不懈

“手撕钢”研发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平均每两天,团队就要面对一次试验失败,尤其是轧制环节的断带问题。不同于厚板断带一分为二,薄板一旦断带,就会碎成粉末,只能由瘦小的职工爬进0.4米高的备件,用手抠、用手抓,把成员们的攻关心血清理出来。

“‘噼啪’一声巨响,就像鞭炮爆炸似的,3吨、近百万元的钢材全都碎成粉末了。”廖席至今仍记得轧钢发生断带时的场景,这给公司带来了多少损失?他心里难过,也很担心。

有一次,因为一连几次清理钢末,攻关进展一无所获,廖席感觉自己到了崩溃的边缘,提出换人的想法。王天翔当即回绝:“怎么没有收获?你办公室将近1米高的笔记本就是收获!”

是的,办公室的那些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个个试验参数和团队成员之间一次次思想碰撞。“年轻的队员们,面对失败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干!”廖席再度鼓起信心,和团队成员一起,投入新一轮的讨论。

太钢精带公司很多产品工程师,常常会经历失败、气馁,有时候甚至想放弃。但在他们失败时,公司领导会和他们坐下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分享经验,吸取教训,鼓励他们在接连的失败中坚持下去。

“手撕钢”过光亮退火线要经过260米长的带钢通道,最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是抽带,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几乎让大家绝望。这时光亮线首席工程师王向宇向厂里请命:“给我1000米,让我试一试!”,这1000米“手撕钢”价值10万元,大家都为王向宇捏一把汗,“失败了谁来承担损失?”

公司领导经过仔细分析王向宇的技术方案,果断拍板,表态对开发中的失败给予最大限度的宽容,结果王向宇只用了400米终于攻克了这个课题,形成600米产品。

然而,宽容失败并不等于迁就错误,2019年,太钢精带公司面对日常工作中“工作标准不高、慢作为、不作为”的党员干部,给予问责处理27人次,树立了鲜明的导向。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风清气正的生产经营环境,正是在太钢集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反对守成”“闻新则喜、闻新则动、以新制胜”的创新理念驱动下,“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才打消了后顾之忧,“手撕钢”也才有了成功的土壤,才能推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企业新的辉煌。(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