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托底,还是拖累经济?│楼市调控释放什么信号?

2018-06-12
 

基建托底,还是拖累经济?

作者:伍戈

一季度以来,基建投资快速下滑。华融证券伍戈分析认为,财政整顿并未对基建融资造成过大压力,需要高度关注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的非线性影响,预计今年金融机构提供的基建资金同比至少下滑6%。

本文作者华融证券伍戈、文若愚、吴文钰、刘心文,原文标题《基建托底,还是拖累经济?》。

核心观点

1. 基建投资往往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甚至是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然而,今年第一季度以来基建投资呈现快速下滑,引发了各界对其拖累经济的担忧。在日益趋严的财政整顿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资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未来是否延续快速下滑的趋势?这些都直接关乎宏观经济动能的研判。

2. 财政整顿并未对基建融资造成过大压力。在“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下,政府一方面增加债务规模“开前门”,另一方面约束无序举债“堵后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而非限制地方融资,更多影响的是相关融资的结构。预计今年通过政府支出、城投债、PPP提供的资金有望达到10.9万亿,同比增长 15%。

3. 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融资造成的压力更为明显。在“防风险”的主旋律下,各类监管措施尤其是资管新规的出台,使得金融机构难以主动派生信用并扩张货币总量,加之对资金流向的严格限定,这些都将抑制金融资源流向基建。预计今年由各金融机构提供的基建资金至少缩水至6.2万亿,同比下滑6%。

4. 展望下半年,随着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等,基建投资的下行速度有望趋缓。从目前资金来源来看,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可维持在6%-7%左右的增速,与6.5%的预期GDP增长目标大体吻合。由于现阶段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尚好,基建投资仍未到积极托底时。当然,未来需要高度关注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的非线性影响。

引言

基建投资往往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甚至是托底经济的主要手段。然而今年年初以来,无论是基建的同比增速还是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均呈现了快速下滑的态势,这引发了各界对其拖累经济的担忧。

图1:基建投资加速下滑引发担忧

来源:根据Wind计算整理。

注:2018年统计局对基建投资口径进行了更改,目前其公布的是狭义基建投资的概念。具体地,狭义基建投资是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两个行业投资额的总和;而广义基建投资则是在狭义基础上增加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额。为了与2017年以及过去进行对比,本文中所提到的基建投资均指向广义的概念。

从历史数据来看,基建的融资直接决定着基建的投资。在日益趋严的财政整顿和金融监管的大背景下,基建投资究竟受到了怎样的影响、未来是否延续快速下滑的趋势?这些都直接关乎宏观经济动能的研判。

图2:基建资金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笔者自行整理。

注:1.括号内的数字是根据2017年数据估算的基建资金各部分占比。2.“其它政府支出”包括除地方债以外的财政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出和政府各部门债券。3.“其他金融机构”包括自筹资金内除去政府性基金支出、政府各部门债券、城投债、信托贷款、委托贷款以外的其他部分。4.为了简便,我们暂忽略基建投资资金中受政策影响较小的8%左右的其他资金和外部融资。

财政整顿对基建影响多大?

财政整顿并未对基建融资的规模造成过大压力。在“开前门、堵后门”的财政整顿原则下,政府一方面增加债务规模“开前门”,另一方面约束无序举债“堵后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而非限制地方融资,更多影响的是相关融资的结构。具体来看:

第一,新增地方债的全年额度有所增加,下半年发行节奏预计加快。国发[2014]43号《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要求不得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既定资金用途,因此置换债对基建资金的影响不大。而作为基建融资的重要渠道,新增地方债今年增加了5500亿左右,同比增长34%。

观测历史规律可发现,5月到8月通常为地方债发行的高峰。截至今年5月底,置换债加新增债一共发行了1万亿左右,按照全年规划预计下半年将会发行2.2万亿地方债。从高频数据来看,目前地方债的发行速度已开始加快(仅6月的前六天就已发行了超1000亿)。随着地方债供给的逐步加大,基建的资金压力将有所缓解。

图3:5-8月往往是地方债发行的高峰期

来源:根据Wind整理计算。

注:地方债包括新增债和置换债,尽管从图中看上去2018年发债减少,其原因是2018年的置换债与2017年相比减少了约1.7万亿,但用于基建的新增债相较于2017年相比增加了5500亿。

第二,不同信用等级的城投债发行规模今年明显分化,总量上预计会有小幅收缩。受打破刚性兑付的潜在影响,今年以来不同信用等级的城投债的发行出现明显分化:低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持续走高,发行额下滑明显;高评级城投债信用利差则呈现下行趋势,发行规模显著增加。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高评级城投债扩张2000亿,低评级城投债收缩4000亿左右;城投债发行总规模有望达到1.7万亿,比去年减少2000亿左右,同比下降11%。

图4:不同信用等级的城投债发行出现显著分化

来源:根据Wind整理绘制。

第三,财政部目前清理的PPP项目大多处于发起阶段,对今年基建投资的实际影响有限。财政部对PPP监管的目的是为了清除不合规的项目,而不是限制其发展。5月初,国办发布《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奖励了部分推广PPP较成功的省份,这表明了政府对PPP整体上依然是支持的。值得注意的是,PPP项目发起到落地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且PPP实际投资额的计算是由目前落地的存量项目和新增项目共同构成。随着PPP清库逐渐告一段落,未来PPP的节奏有望显著加快。我们预计全年PPP贡献的投资额约为3万亿左右,同比增长约20%。

图5:被清理的PPP大多处于发起阶段,落地的项目仍将增加

来源:根据Wind整理。

注:此处暂时只考虑财政整顿对PPP的影响,金融监管的影响将在后文中论述。

第四,受益于前期土地市场的火爆,其它政府支出项对基建投资的贡献也会增加。财政支出主要受赤字率的影响,预计今年用于基建的财政支出资金与去年持平为1.3万亿左右;而政府性基金支出中,占比较大的是土地出让获得的资金,由于今年土地供应显著增加,目前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累计同比仍维持在40%的高位。即使下半年土地市场受房地产商资金流的压力边际趋冷,今年用于基建的政府性基金支出也会增长至2.65万亿左右。综上,预计今年通过政府支出、城投债、PPP提供的资金有望达到10.9万亿,同比增长 15%。

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影响多大?

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融资造成的压力更为明显。在“防风险”的主旋律下,各类监管措施尤其是资管新规的出台,使得金融机构难以主动派生信用并扩张货币总量,加之对资金流向的严格限定,这些都将抑制金融资源流向基建。具体来看:

第一,信托贷款受到监管影响,对基建资金的贡献预计会有显著收缩。从过去信托业协会公布数据来看,信托贷款中大约有20%的资金流向了基建相关行业。而近期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明确指出,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限制或禁止领域。今年年初以来,信托贷款存量同比逐步下滑,每月新增信托贷款更是已处于负数区间。按照这个下滑趋势,预计今年投向基建的信托资金收缩至8600亿,同比下滑15%。

图6:投向基建的信托贷款预计大幅度收缩

                 

来源:根据Wind、信托业协会数据整理绘制。

第二,银行表内信贷受到监管影响相对较小,对基建的贡献预计会有小幅增加。今年对各类金融机构监管的加强,意味着银行表内信贷需要承接更多源于基建建设的融资。按照历史规律,我们预计今年银行表内贷款预计增加至2.54万亿左右,同比增加10%。

第三,除去信托贷款以外,其他通过金融机构的基建融资方式也同样受到严格约束。例如,资管新规严格控制了通道业务和期限错配;《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严禁保险公司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对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提供各类违规融资。考虑到各类金融监管加强,并参照信托贷款的下滑速度,预计今年由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基建资金缩水至2.8万亿左右,同比下滑15%。综上,今年由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基建资金将从6.6万亿缩水至6.2万亿左右,同比下滑6%。    

表1:基建资金来源估算(2018年)      

来源:笔者自行计算。

展望下半年,随着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等,基建投资的下行速度有望趋缓。从上述各项资金来源来看,今年基建可得的融资额约为18.6万亿,由此可维持6%-7%左右广义基建投资的增速,与6.5%的预期GDP增长目标大体吻合。由于现阶段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尚好,基建投资仍未到积极托底时。当然,未来需要高度关注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的非线性影响。

图7:基建未到积极托底时

来源:根据Wind计算绘制。

注:产出缺口是根据工业增加值计算得出。

基本结论

一是财政整顿并未对基建融资造成过大压力。在“开前门、堵后门”的原则下,政府一方面增加债务规模“开前门”,另一方面约束无序举债“堵后门”。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而非限制地方融资,更多影响的是相关融资的结构。预计今年通过政府支出、城投债、PPP提供的资金有望达到10.9万亿,同比增长 15%。

二是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融资造成的压力更为明显。在“防风险”的主旋律下,各类监管措施尤其是资管新规的出台,使得金融机构难以主动派生信用并扩张货币总量,加之对资金流向的严格限定,这些都将抑制金融资源流向基建。预计今年由各金融机构提供的基建资金至少缩水至6.2万亿,同比下滑6%。

三是展望下半年,随着地方债发行节奏加快等,基建投资的下行速度有望趋缓。从目前资金来源来看,全年广义基建投资可维持在6%-7%左右的增速,与6.5%的预期GDP增长目标大体吻合。由于现阶段宏观经济数据整体尚好,基建投资仍未到积极托底时。当然,未来需要高度关注金融监管强化对基建的非线性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不代表中国联合钢铁网的观点,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据此投资,风险自担。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原标题)楼市调控重点转向三四线城市 释放什么信号?

央视新闻客户端

6月3日深夜,湖北宜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宣布:自本通知施行后,在城区(含夷陵区)范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自签订商品住房网签合同之日起,2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官网截图

同时,对商品住房申报价格过高且不接受政府价格指导的项目,一律暂缓办理预售许可、合同网签备案、现房销售备案。

如今,限售模式已经成为继限购、限贷后引导房地产市场购买行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波动

宜昌发布限售政策,只是近期公布调控政策的其中一个城市。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全国各地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达159次。仅5月份,全国就有超过40个城市发布多达50次的调控政策,创下单月调控次数最多的纪录。同时,调控城市明显从热点的一二线向周边三四线蔓延,这主要还是因为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波动。

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环比涨幅超过1%的16个城市中,三四线城市多达10个,其中丹东涨幅最快,环比上涨2%。

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波动,原因为何?上涨过快的房价,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哪些影响?来看财经专家王亚宏的解读。

央视解读

近几个月来,楼市过热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冒头,而调控的大棒也随之落下。

价格低、管控松 热钱流向三四线城市

楼市调控的“打击点”一直在向下转移:最初,“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出台了严格的政策;近两年,南京、合肥等二线城市也陆续加入了调控阵营;现在,调控又集中到了三四线城市。

这种转移一方面体现出之前的调控政策确实有效,就像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所反映的,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扩大,二线城市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但另一方面,随着大城市房价调控收紧,相对价格低、管控松的三四线城市成为热钱流向的“洼地”,新的问题逐渐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中。

△资料图/视觉中国

“热度下沉”导致不少三四线城市正在经历楼市狂欢,而过快上涨的房价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沉重的民生负担。因为动辄过万的房价与当地的消费水平脱节,让买房者感到高处不胜寒。此外,高房价也对这些城市的房地产等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严重影响。和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基本面更脆弱,房地产面临的去库存压力更大,市场风险也更高,而高房价则会拖慢资源优化配置和市场再平衡的步伐。

坚持合理调控 对投机炒作行为进行“精确打击”

因此,面对三四城市过热的地产市场,恰当的政策调控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通过整顿规范市场秩序,有助于这一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不过,在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也应该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分类调控,力求对扰乱市场等投机炒作行为进行“精确打击”。在调控的同时,也要支持和满足回乡置业等刚需群体的购房需求,防止政策“大棒”在砸“热钱地鼠”的同时,也误伤当地居民符合居住属性的正常需求。

△资料图/视觉中国

通过调控手段果断将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挤出去——不论其发生在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还是其它地方,这是坚守“房子是用来住的”红线的必然要求。在稳房价、稳租金,加快制定住房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的大环境下,房地产市场的炒作投机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让资金在市场体系中找到合适位置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其实通过强化政策杠杆给楼市“打地鼠”只是阶段性的成功,因为挤出去的热钱并没有消失,还会流到其它领域,形成新的泡沫。因此更重要的是给资金找到合理的投资渠道,别让钱都挤到买房这个“独木桥”上来。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投资,不仅能有效减少房地产的炒作,实现“脱虚向实”帮助制造业发展,还能让投资者切实享受到发展的红利。通过政策联动,让资金在完善的市场体系中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是解决楼市调控顶层设计的方向。

文丨央视特约评论员 王亚宏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