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遭遇十年最糟业绩 在大宗商品中“孤军奋战”的高盛或也暗生退意

2017-07-04 08:41
0

【近日热点回顾】

动态资讯辑要 “一带一路”有多少潜在钢铁需求?巴克莱算给你看

全球钢企当心!特朗普拟征巨额钢铁关税 多国在WTO联合“围剿”

社科院:中国城镇化已完成 将大大减少对钢铁、有色、建材需求

尽管A股市场钢铁股整体表现活跃 仍有人对行业景气高企而担忧

6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量旬环比增幅0.09% 6月财新PMI为50.4

为什么环境案件查处反差较大?环保部称:有些地方不敢查不愿查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其触底时的短期震荡基本结束

人民日报:产业和能源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正逐渐脱钩

人民日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可能不会提,但是现在必须要提

大商所:加强一线监管 严厉打击操纵及影响交割结算价避税行为

河北省政府:首钢京唐钢铁二期一步钢铁项目产能减量置换方案

国土资源部确定:2017年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万吨


遭遇十年最糟业绩 在大宗商品中“孤军奋战”的高盛也暗生退意

作为华尔街硕果仅存的大宗商品交易者,高盛大宗商品部门今年遭受了十年来最糟业绩,连续两个季度表现低迷。曾经年收30亿美元,今日却前途未卜,出身大宗商品交易的高盛CEO贝兰克梵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该部门的发展出路。

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交易萎缩以及《多德·弗兰克》法案为代表的各种严厉监管,令投行在大宗商品举步维艰。因面临监管和政治压力,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瑞银在内的众多顶级投行早些年已经大幅收缩,甚至完全退出了大宗商品业务。

高盛作为华尔街硕果仅存的大宗商品交易者,其大宗商品部门在今年一季度遭受十年来最糟业绩后,整个上半年都持续低迷。去年高盛大宗商品部门收入不到11亿美元,与2011年的水平相比,几近腰斩。

据媒体报道,上月末在伦敦举行的董事会议上,高盛管理层讨论了该部门的发展出路;而出身大宗商品交易的高盛CEO贝兰克梵,则不得不重新审视“利润下滑总是周期性的,最终会迎来逆转”这条长期坚持的原则。

曾经的辉煌 今日的落寞

高盛发言人Michael DuVally在一封电邮声明中称:“大宗商品一直是提供给我们客户的重要业务,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以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据媒体报道,高盛内部的非正式审查由Isabelle Ealet领导。出身油品交易的Ealet目前是高盛证券部门的三位全球主管之一,在2012年之前曾执掌大宗商品部门五年——当时仍是该部门的黄金时期,每年都能创收达30亿美元。

数十年来,高盛一直吹嘘自己在华尔街大宗商品交易中拔得头筹。根据美国参议院一份有关美国银行参与大宗商品市场的报告,高盛大宗商品交易年收入从1981年至2000年期间的每年不到5亿美元,激增至2009年的34亿美元。

去年,该行的大宗商品收入却不到11亿美元。不过根据位于伦敦的分析公司Coalition Development Ltd.,高盛在大宗商品交易方面仍然在全球投行中排名第一。

但今年高盛则表示,大宗商品交易净收入“显着降低”,部分源于一季度交易结果的疲软。高盛首席财务官Marty Chavez在四月份表示,油价平均波动率已落至两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客户量大受打击。

投行纷纷斩断大宗交易业务

2013年7月,高盛抛售了电子交易软件业务REDI的大部分股权,同年11月高盛出售铀矿交易部门。

2013年8月,瑞银集团减持了场外大宗商品衍生业务。

2013年12月,德意志银行退出能源、农产品、基本金属、煤炭与铁矿石的交易,只保留贵金属业务。

2013年,摩根士丹利将其大部分石油交易业务卖给了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2014年,美银美林关闭欧洲电力与天然气销售交易部,削减碳交易团队。

2014年3月,摩根大通以35亿美元出售大宗商品实体资产和交易业务。

2014年4月,巴克莱银行退出金属、农产品和能源业务,将贵金属交易并入外汇交易部门。

2014年12月,高盛将其备受争议的Metro金属仓储业务出售给瑞士私募股权公司Rygeuben Brothers,此前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曾调查包括高盛在内的部分机构操纵铝价,而高盛掌门人贝兰克梵则坚称“高盛在金属仓储业务上没有丑闻。”

2015年11月,摩根士丹利将其现货石油业务出售给了大宗商品交易公司Castleton Commodities。

去年9月,美联储向美国国会提议,撤销华尔街投行的实物大宗商品交易业务许可,称这些交易可能会给金融系统带来风险。(来源:黄金头条 张一苇)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中国联合钢铁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