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财政部设立个人所得税处背后:专家表示改革指向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2016-11-15 06:08
0

【昨日要闻回顾】

“美版四万亿”:带动铁矿石一起飞?市场预期过头了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新闻辑要 发改委:投资仍面临下行压力 钢铁业调整升级规划/全文

多品种跌停黑色系勉强上涨 新华社:坚定不移把国企改革推向纵深

统计局:粗钢、消费品、房地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最新数据汇总

前9月民营钢企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汽车等消费将迎政策利好

钢价大涨 矿价跟进 矿山巨头计划增产 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反倾销

长协价再回潮 政府重掌煤价调控权 FMG与国银租赁签订融资协议

5750亿逆回购到期 中国30%新增建设用地将支持1亿农业人口进城

京唐、赣深高铁获批,投资近1100亿 时速600公里磁悬浮项目加速

唐山10家钢铁企业将重组成一家新企业 大佬解盘商品期货周五“闪崩”


财政部设立个人所得税处背后:改革指向解决分配不公问题

近日,据财新网报道,财政部调整了税政司所得税处的机构设置,将其拆分为企业所得税处和个人所得税处。尽管目前税政司网站的机构设置中尚未体现这一更改,猜测个人所得税改革即将拉开帷幕的声音不断。

澎湃新闻联系到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税收系主任朱为群教授,对于税政司这一机构设置变动,他认为,这和个人所得税改革正式开始之间“没有特别必然的关联,但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个税的管理机构单列出来以后,个税改革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

今年以来,个税改革成为热词,财政部前部长楼继伟曾表示,个税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据了解,今年两会期间,楼继伟曾透露,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改革方案已经提交国务院,计划将在今年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朱为群告诉澎湃新闻,从分类课征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调整,这一目标实际上在1996年时就已经被全国人大写入报告中,获得认可。对于改革进程比较缓慢的原因,朱为群认为,这是因为“缺乏路径的计划,没有分步实施的改革路线图”,而这也是目前改革的难点所在。

在他看来,中国个税改革的路径图可分三步:第一步实行同类所得由分次或分月计征改为按年计征;第二步将性质相同或类似的所得由分类计征改为合并计征;第三步由按个人分别计征改为按家庭合并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它的改革意味着什么?和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会相比,有什么区别?

朱为群表示:“从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来讲,它应该是改变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分配不公平的问题。我认为这是它的核心问题。”

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分类课征的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所得有不同的扣除标准和税率。按照渐近成型的改革方案,改革后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会效仿国外普遍适用的“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模式。朱为群介绍道,基本扣除也可称为生计扣除,针对的是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费用;专项扣除针对的包括“跟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和“跟取得收入没有直接挂钩但在基本扣除里无法反映的大额支出”,后者是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制中尚未覆盖的。

“我们现在讨论到家庭子女教育的支出,这在基本扣除当中可能考虑不到那么多。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上学,开支特别大,可能看起来收入还不错,但实际上负担能力不高。还有就像住房贷款,有些有房贷的人背了一大笔债,有一笔固定的月供要支出,尽管看起来收入也不低,但是扣除了月供和不得不扣除的项目之后,他的净收入可能也不那么多。”朱为群向澎湃新闻分析道,“这些问题目前在个人所得税里是没有考虑到的,没有考虑到刚才所说的专项扣除。这就导致有些人还是感觉到负担重。如果改到综合征收之后,这些问题可以在统一的范围里面一起来考虑,税收负担合理分配的问题就相对容易解决。”

那么,个税改革是否代表着个体的税收负担将减轻?

朱为群认为,这不一定,需要看具体的税制设计,“通过个人税制改革,是总体上降低税负,还是说只考虑内部的结构,缓和内部不用人之间不公平的问题。这两个目的不一样,所以涉及到每个人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很难笼统地讲是降税还是增税,可能有些人是降,有些人是增的。”

而据楼继伟表示,个税改革将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对高收入者提高征收率的同时完善政策。(来源:澎湃新闻见习 记者 王盈颖)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