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去年企业减负1400亿 今年强化问责

2015-06-05 06:36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经济“换挡期”中国矿企蕴含大机遇?

马云12亿参股一财 称不进入媒体的观点错了

连云港首创混矿保税模式 与巴西合作再加深

国资委:效益下降的中央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

宝钢“管家”掌舵武钢 两大瓶颈如何破?

钢铁产能淘汰“加码”

河南发现10万吨稀土矿床

央行副行长:扩大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

国务院: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

8省地方债首批已发1374亿 第二批万亿额度下发

巴西央行如预期加息至13.75% 连续第5次加息

美国钢企向政府投诉:指控中印意韩等倾销钢品 或导致征收进口税

三行业营改增方案或7月出 减税万亿 但金融业草案或仍存“变数”

统计局:钢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淡水河谷铁矿石产能将至4.5亿吨

矿业巨头看好中国“一带一路” 进口铁矿本月集中到港 价格承压

山西煤炭进出口量同比均下降六成多 环渤海煤价今年内首次反弹


去年企业减负1400亿 今年强化问责

昨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涉企收费情况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中央和各地区为企业减负超过1400亿元。

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近年来多项企业减负措施的实施,并且减负红利还在不断加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前,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提出,今年将强化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对查实的涉企乱收费、乱摊派行为,除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外,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满传表示,政府“放水养鱼”的目标正在显现,加强问责机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等手段对当前工作不力的部门和地区将起到督促作用。

小微企业免47项收费

近年来,中央发布多项企业减负政策。

去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的通知》,提出企业减负的5项纲领性措施。今年3月18日,联席会议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的通知》,将清理红顶中介作为今年企业减负的重点工作。4月30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确需收费项目必须建立收费清单管理制度。

近日,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减负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报告显示,2014年中央和各地区为企业减负超过1400亿元。其中各地区取消、停征、减免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共计600余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000亿元,中央层面实施取消或暂停征收企业12项收费,对小微企业免征47项收费等多项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400多亿元。

此外,中央和31个省区市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清单均已在2015年1月底前对外公布,目录清单制度给涉企收费套上“紧箍咒”。

今年将强化问责机制

报告列举了当前企业反映强烈的几项涉企收费问题。如个别部门和地区涉企收费存在公示不到位、不彻底现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仍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反映当前涉及垄断领域的乱收费现象突出。例如,企业认为银行收费不够透明,对企业贷款时仍变相征收担保费、咨询费、顾问费、培训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且通过承兑汇票形式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达15%~20%。

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情况下企业向银行贷款是不会收取手续费的。但是对于某些信用资质不太好的企业,如果银行要与其开展业务,会建议企业先向担保机构寻求担保,这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垄断性行业的某些收费是合理的。但是应该公开,并且需要有评审机制,对收费的合理性也需要定期评估。

报告显示,企业认为当前“五险一金”负担较重,占企业用工成本的比例高达40%~50%,强烈呼吁降低部分险种的费率。

针对这一问题,广西公布的减负方案已有涉及。广西规定将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对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的企业,2015年可以缓缴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为6个月。

针对当前企业减负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和专家认为,要探索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到以法律手段为主的轨道上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行政和依法减负。

记者注意到,5月底的联席会议除继续强调各地区要在清理规范涉企收费专项行动基础上,将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收费清单于2015年年底前对外公开外,还强调今年的企业减负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各种乱收费、乱摊派行为。

会议还特别提及,今年将强化问责机制,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区和部门,要进行通报批评;对查实的涉企乱收费、乱摊派行为,除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外,还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等部门,追究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实习记者 冯彪)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