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大宗商品将持续低价震荡 铁矿石熊市将持续

2015-04-01 06:44
0

→2015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专题


【昨日要闻回顾】

被环保罚款150万 听听钢厂怎么说

辛仁周:解读钢铁产业调整政策

2015版钢铁产业政策的三大看点

杭钢股份拟92亿入钢铁环保资产

新疆八一钢铁去年净亏20.35亿元

墨西哥将减少钢铁投资150亿美元

中冶、马钢、哈萨克斯坦合作建厂

水利部:今年拟开工27项水利项目近半在西部

外汇局:2014年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88亿美元

一位做了八年的钢贸商说:我要是有点其他本事,打死都不干这买卖

建行将继续减少对钢铁等过剩产能行业投入 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谋钢铁布局:以环保节能压产能 走智能制造之路 抓住“一带一路”

《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有望于今年6月前出台

我国楼市新政祭出“宽松组合拳” 业内:房贷利率下行空间仍有限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大宗商品将持续低价震荡 铁矿石熊市将持续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大宗商品:超级牛市的终结”分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受供需关系宽松影响,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过剩状态仍将持续,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大宗商品都将保持低位震荡。

铁矿石熊市将持续

“需求决定一切,未来铁矿石供大于求状况会维持很长时间,预计四到五年。”宝钢经研院院长吴东鹰指出,未来铁矿石熊市还会继续下去。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钢铁生产已经达到顶峰,今年或者明年有可能就是中国钢铁业的顶峰。此外,经济结构调整必然导致钢铁业需求放缓。

吴东鹰表示,前一轮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导致大量资本涌入,投资产能会在未来若干年中释放,这使得供大于求的问题必然会出现。此外,随着中国钢铁保有量越来越大,用废钢炼钢的比例越来越高,铁矿石需求就会下降。供需关系会进一步宽松,价格还会往下走。

吴东鹰认为,钢铁行业正在做结构调整,这样会带来钢铁需求结构的转换,但不会使钢铁总量有大的提升。因为建筑用钢这一项投资已经下滑,而希望“一带一路”拉动需求改变铁矿石行业的现状也不太可能。

油价调整仍将持续

沙特基础工业集团执行副总裁YousefAL-ZAMEL同时认为,石油价格的调整仍将持续,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有两个方面,即美元升值和供应的变化。目前美元已经升值20%。此外,美国需求下降,与2014年相比已经降低28%,随着美国原油产量及库存量屡创新高,对石油价格有较大冲击,而同期美元汇率持续走强,也使得以美元为主要定价货币的石油价格难以回升。

SK集团最高经营人俞柾准认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和页岩油产量增加、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石油价格难以在短期内维持升势。亚洲地区的石油消费国需求量较大,然而可选择的石油进口源较少,现阶段许多美国企业都在游说政府解禁石油出口,一旦解禁成功,其巨大的库存量和产能将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石油价格走势。

大宗商品仍将低位震荡

与会专家还指出,目前全球范围正面临能源和石油革命,非常规能源正逐渐改变全球能源格局,未来全球经济结构也将因此而发生改变。鉴于整个作用和影响会持续很多年,更多的技术革命还将浮现,随着清洁能源的应用、能源效率的提升,未来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还将出现更多的变数。

对于大宗商品市场目前的现状,大圆银泰交易市场总裁袁顾明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过于脆弱和缓慢,欧盟和日本增长乏力,美国经济发展稍微好些,今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都可能加剧大宗商品市场的波动;另外,如今美国经济不断好转,美国正在控制债务规模,还债能力增强,这使美元输出减弱,更有可能造成日后美元紧缩。这样对全球经济造成新的冲击,也将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打压。这些因素有可能使大宗商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保持低位震荡。

袁顾明认为,目前来看,中国需求在短期内很难大幅提升,此前国家加强了对信贷市场和地方债务的管理,这将使得地方基建投资降温,也进一步减少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宗商品在今年很难形成前几年那种大涨的局势。此外,目前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将在长期里对解决国内产能过剩的问题起到一定作用,不过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大宗商品低位震荡的格局。(来源:中国证券报)

→新闻追踪:2015年铁矿石价格究竟多少?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