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欧央行QE细节太凌乱 只需抓住这六大要点

2015-01-23 05:29
0

【昨日要闻回顾】

今日新闻辑要 李克强:中国优势富余产能走出去有利于抑制通缩

大宗商品价跌量增的5C理论 李克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上海银监局:辖内银行业钢贸风险集中暴露期基本结束

摩根大通:中国央行或春节前降准 2014年国企负债总额增长2.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对话会实录

含硼变含铬优惠续飨 东盟钢厂仍不满意于中国取消含硼钢出口退税

今年对中国贸易摩擦将有增无减 周小川:尽力保证流动性不要过量

央行逆回购500亿 必和必拓与力拓产出数据凸显大宗商品市场困境

国务院“挤存量”指向3万亿财政库底 铁矿石崩盘 澳小矿躲一劫

巨量库存 沪钢摇摇欲坠 钢铁冀望房市反弹 春季新开工成关键词

大煤企欲敲定动力煤520元/吨 电企不干 贵钢集团建保税仓的启示


欧央行QE细节太凌乱 只需抓住这六大要点

周四,欧央行行长德拉吉宣布,2015年3月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债券,持续到2016年9月。QE细节繁多,华尔街见闻网站对要点进行了整理,总共六点。

1. 欧央行宣布,从2015年3月起,每月将购买600亿欧元债券,包括成员国国债和机构债券。

进一步说明:购债量与经济体规模大体成正比。这意味着,德国、法国、意大利是QE的最大买家。如果按照2016年9月结束计算,欧央行购债总规模将达到1.14万亿欧元。

2. 欧央行宣布,资产购买将持续到2016年9月,但实际上是“开放的”。

进一步说明:欧央行强调,如果有需要将会持续购债,直到通胀改善。若欧元区通胀回升到接近2%,则将停止购债。

3. QE的风险主要由欧元区各国央行承担,但欧洲机构债券部分是风险共担的。

进一步说明:QE计划中,风险共担的债券占比为20%。欧洲机构债券占资产购买总额的12%。欧央行认为,通过控制资产购买的全部设计、协调资产购买,欧央行维护了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单一性。不过,市场人士可能不太同意欧央行这种说法。

4. 尽管欧央行没有降息,但对TLTRO的定价做出调整,下调10个基点。

进一步说明:此前,TLTRO定价比主要回购利率高10个基点,本次删除了10个基点的溢价。这相当于额外刺激,进一步降低银行融资成本。

5. 资产购买对象主要是投资级别债券,但也包括其他债券,例如,参加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调控计划的国家。

进一步说明:这表明,只要希腊、塞浦路斯、葡萄牙参与某些调控计划项目,这几个国家发行的债券就可以纳入QE购买范围内。财经博客Marctomarket网站认为,这微妙地表明,“三驾马车”已成为过去。这也是欧洲法院和欧盟理事会传达出的信号。

6. QE计划下,每只债券的购买不得超过该债券发行规模的25%;对于同一发行者,购买量不得超过该发行者债务总规模的33%。

进一步说明:这也是为什么德拉吉暗示,在7月冲销结束后,QE项目中可包括购买希腊债券。(华尔街见闻)


欧洲QE点评:灌水改革和套息交易那点事

欧洲QE点评:欧洲央行直升机再度撒钱,灌水、改革和套息交易。

1, 欧洲央行宣布维持主要利率水平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德拉吉在随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QE,扩大资产购买规模:从3月开始每个月购买600以欧元资产,持续到2016年9月,总规模约1.14万亿欧元。欧元暴跌,黄金大涨。

2, 细节上(a)欧洲央行的购债将基于各国央行在欧洲央行的出资比率。从购债原则来看,是欧洲央行与德国一次相互妥协的结果。德国无疑是出资比例最高的国家,而欧元区经济相对困难的国家出资比例低,这会造成经济困难的国家融资成本下降速度低于预期。(b)欧洲央行在额外资产购买中的比例为8%。机构债券比例12%,且分担风险。剩下资产将不会风险共担,实际上也符合德国利益。(c)德拉吉同时宣布准备使用OMT,且采取风险共担方式。从政治上又是一次妥协,是其他国家乐意接受的,在政策上则是火力全开。

3, 鉴于战后大型经济体的(国家)债务量和债务率都在不断攀升,借新还旧是旧常态更是新常态。以及不断膨胀的央行资产负债表,这次危机中,美联储和英国央行扩张了4倍,日本央行扩张了3倍,中国央行和欧洲央行扩张了2倍。几乎可以确信我们都生活在信用货币为基础的庞式骗局和货币幻觉中。

4, 灌水能不能带来经济增长,美国和中国的例证是可以的,日本的例子是不可以的,德国则是个反例,也就是说不灌水带来增长是珍稀的和性价比最高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缺口是不断扩大的,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和资产价格是流动性的蓄水池,只有其中越来越小的一个部分到达了实体经济,其余都应该是消耗和泡沫。强力QE下短期欧元区的经济有望提振,但中长期欧元区的经济仍需各国结构性改革。

5, 灌水与改革,一直被作为对立物,但危机之后所有的经济体都在叫喊改革与转型,但不论是欧洲、美国还是日本都是进展有限,经济表现也各有不同。经验证据显示中国名义增长与M2之间是在逐渐拉开,但其间也经历过1992等大改革过程。所以该灌水还得灌水,该改革的还得改革,灌水都是以时间换空间,能不能换来转型,不是央行能决定的。

6, 无论如何,第二大储备货币的流动性供给增加了,貌似全球资本市场上的套息交易会再度活跃,这些钱一部分进入欧洲市场、一小部分进入本地实体经济,一部分去新兴市场投机(因此中国市场可能得到热钱的配置,并且进而短期推高市场,这会使得对冲型的货币政策再度纠结,始终不能以自己为主),一部分去美国,再度推高美元和美股。欧元、日元等的流动性宽松是不是可以抵补第一大货币流动性供给的减少呢?显然量级还是不够,因此市场还是会等待美联储的加息时刻。而且跟进的汇率贬值,可能再度突出美元指数,这又会压制风险偏好。(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东方证券宏观策略组)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