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中联钢视点 >> 正文

【市场洞察力】低价引动矿山愁,纵是减税亦难救!

2014-11-18 17:31 来源:中联钢
0

 

今年9月末,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气收费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全面清理涉及煤炭、原油、天然气的收费基金,规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将在全国范围统一将煤炭、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并停止征收煤炭、原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这一税改方案的出台,对铁矿业也产生了较大的震动,“拯救”国产矿,为国内矿山企业“减税减负”的呼声陡然高涨,尤其是今年铁矿石供需形势逆转、价格持续下跌和低成本外矿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导致国产矿市场处于前所未有的低迷状态,部分矿山及选厂企业在自身成本与市场价格倒挂的形势下被迫停产,使业内人士对矿山减税更是抱有较高的期望。但铁矿业减税方案是否能如期出台,并缓解国内矿山在低价格下的经营压力,发挥挽救国产矿于危难的效果呢?

笔者以为,难,难,难。

首先,对于此次税改方案,有机构将其解读为政府在今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煤炭行业出现大范围亏损背景下的救市之策,并由此得出境遇不佳的铁矿业同样应当享受减税待遇的结论。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何又会将石油和天然气囊括进去?毕竟“三桶油”可是年年赚的盆满钵满,其2013年度利润更是占到国资委辖下113家央企利润总和的70%。又为何不将钢铁、造船、制糖等亏损行业囊括进去?钢铁行业自不必言,造船和制糖行业可是连续两年全行业亏损,恐怕更需要政策来救市吧!

众所周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国内主要的能源供给源,其2013年度消费比重分别占到能源整体消费量的65.7%、18.9%和5.5%,尤其是煤炭,不仅仅用于钢铁冶炼,更是国内发电的主要燃料,2013年火力发电量占到全年发电总量的80%以上。作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煤炭消费主要还是依靠本国生产供给,进口煤炭消费量不足总量的10%。可以想见,如果国内煤炭行业因价格下滑、企业亏损而出现大范围减产,仅仅依靠进口煤炭显然是无法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的,甚至可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政府出台上述税改方案,其着眼点恐怕并不在于某个行业的盈亏,而是关注国内能源供给的稳定

与煤炭行业相比,铁矿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恐怕就远远不及了。毕竟,铁矿石并没有煤炭那样广泛的用途,只能用于钢铁冶炼领域,而钢铁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的“代名词”,政府调控尚嫌不及,又岂会轻易出台利于其进一步扩张发展的政策呢。且中国自产成品铁矿石的规模远远小于进口量,即使因部分企业减产而导致供给下降,也很快会被境外新增铁矿石资源所填补,不虞有供给不足之忧。

因此,笔者以为,煤炭等行业减税方案的出台,有着其深刻的经济与社会背景,并不是简单的行业救市之举,对于铁矿行业的借鉴意义更是不大。市场人士并无必要过于夸大煤炭等行业减税方案的榜样作用,铁矿业减税的政策也恐难在短期内出台。

其次,即使政府秉承拯救亏损行业的目的出台减税救市政策,铁矿业也未必是首选扶持行业。从当前铁矿业运行的情况来看,尽管在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下,确有部分矿山企业出现亏损而被迫停产,但如笔者在此前《国产矿亏损到底有多重?》文章中所介绍的,铁矿业的整体盈利水平,其实仍在工业平均水平之上,也明显高于与之紧密相关的钢铁行业;而上半年十大上市矿业公司中,也仅有一家企业出现亏损,其余九家企业均保持在较高的毛利率。另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1-9月份国内3447家规模以上铁矿采选企业中,亏损企业仅为741家,约占总量的21.3%,这意味着近80%的企业仍处于保本或盈利状态。如此情况下,纵有救市政策出台,恐怕也很难轮到铁矿业首先分到减税这块美味的蛋糕。

最后,退一步讲,即使铁矿业减税方案如期出台,那么就真的能起到理想的减税减负效果吗?

未必!

自1993年税制改革以来,伴随着国内铁矿采选业的飞速发展,矿山企业税费负担也日益加重,且区域差别巨大,可谓“百里不同费,千里不同税”。据中国联合钢铁网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及实地调研,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地涉及铁矿企业税费种类就多达近三十种,除企业通常需要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常规税种外,还有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维简费、安全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土地损失补偿费等名目繁多的特殊税费项目。其中除增值税、营业税等少数税费项目为全国统一征收、税率相对固定外,大多数税费项目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税率及征收标准往往都因地区、因企业不同,甚至在同一省内也往往相差悬殊。以资源税为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同处于安徽省境内,北部地区的徐楼铁矿开采每吨原矿仅需缴纳5.6元的资源税,位于250公里以外安徽中部的周油坊铁矿,资源税率则升至11.6元,而位于安徽东南部,距离周油坊铁矿仅180公里的施墩铁矿,其资源税率又降至7元/吨。一省三矿山,税率各不同,更何况不同省区。笔者查询了国内三个省区不同规模的矿山企业,了解到其2013年度收入及税费情况,具体如下:

 

企业规模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税费总额(亿元)

税费占收入的比例

山东某矿山

大型

16.37

2.45

15.0%

安徽某矿山

中型

4.10

0.85

21.1%

湖南某矿山

小型

0.99

0.33

33.9%

数据来源:国内矿业上市公司年报及公告

由此可见,国内矿山企业的税费负担,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和碎片化特征,即使减税政策出台,各地区矿山企业往往实际减免程度也不同,很难保证大部分企业从中真正受益。其次,以上税费项目中属于地方政府征收的种类更多,占比更大,而除了诸如辽宁北票、河北唐山、山东莱芜、安徽霍邱等少数集中产区外,铁矿业在多数地区都并不是支柱产业,受地方政府扶持的力度有限。在自身债务高企而土地财政等传统收入来源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是否有切实执行减税政策的积极性,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再者,即使铁矿减税方案套用煤炭业的模式,将资源补偿费率降至零,停止征收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价格调节基金等费用,相比起近三十项的各种税费,其减税力度也十分有限。

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近年来国内矿山企业的经营困境,其根源在于国内外铁矿石资源品质及开采条件的天然差距,而并不在于税费。中国铁矿石资源先天的富矿少、贫矿多、资源分散、地质条件复杂等特征,就决定了国产矿的生产成本远远高于国外主流进口矿。即使国产矿的全部税费都得以免除,将总成本降低20%、30%,也无法与国外大矿山低至40美元、30美元乃至20美元以下的超低成本相抗衡,不过是从落后一百步缩短到落后八十步而已。减税之策,或可救的一时,却难救一世。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以为,市场人士对国产矿减税政策的预期,在短期内恐难成为现实,即使相关政策出台,其实际效果也仍有待观察,同时也很难扭转国产矿在与进口矿争夺市场中的天然劣势。

中国联合钢铁网 研究中心  朱金龙

【免责声明】:中联钢力求使用信息的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此信息仅供客户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联钢无关。


本信息(报告)版权归中联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中联钢客户使用。未经中联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中国钢铁联合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