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政府三大政策逻辑大盘点

2014-08-11 08:20
0

【要闻回顾】

中国重要财经新闻一周回顾 华融挂牌“抛售”多家大型钢企股权

铁合金双熊上市 上演联袂大跌 银行高度重视坏账 全面加强风险控制

钢市淡季 但中小钢厂复产动力却加强 铁矿石后市依然被“看淡”

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高铁出海隐性利好:金融、钢铁获派国家红利

连云港7月铁矿石进口环比倍增 武钢等6钢企获家门口百万吨订单

西藏尼木县境内发生特大交通事故44人遇难 抢救处置紧张有序进行

目前稀土产业中“黑市”交易接近总交易量一半 WTO裁定影响不大

图解中国多项政策助就业 中国就世贸组织稀土案裁决上诉被驳回

国家统计局:7月份CPI同比涨幅2.3% PPI同比下降0.9% 最新解读

中汽协:前7月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350.45万辆和1330.17万辆

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粉尘爆炸案:炸开汽车上下游供应体系黑幕

中国7月外贸出口猛增14.5% 钢材出口量及铁矿砂进口量双增

网信办十条规定规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账号/全文/答问/分析/评论

大物流及电子商务迎来利好 淡水河谷:5年内出口中国铁矿石加倍

国内楼市7月成交反弹 黑德兰港7月对华铁矿石出口同比增逾50%

中钢协:后期铁矿石价呈波动下行走势 《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发布

沿海电厂日耗煤攀新高 可用天数创7个月新低 淡水河谷二季度亏损

7月铁路货运下降 矿业巨头“薄利多销” 华菱汽车板料2016年达产

人民网消息: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祥青逝世


发改委连发13文章透改革提速信号 加快被提及80次

加快推出各项改革举措 聚焦聚神聚力抓好重点改革落实

发改委连发多文透改革提速信号

核心提示:从7月31日到8月8日,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以每天一到两篇、共计13篇文章的速度和规模刊发了年中经济形势解读。在不到3万字的解读中,“改革”被提及百余次,“加快”被提及80次。从发改委对下半年的工作部署中,可以看出,改革提速已成关键词。

发改委在经济形势解读文章中这么说:“新形势下,我们将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推出各项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改革举措,切实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聚焦、聚神、聚力抓好重点改革任务的落实,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行至中局。进入7月以来,各重点领域的改革措施频出,显示出高层改革的决心和速度。7月15日,国资委首次推出6家央企改革的“四项试点”。7月16日,公车改革全面推开。7月30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等等。

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行政审批、投资管理、财税金融等领域,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取消和下放145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基础设施、清洁能源等领域推出了80个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的示范项目;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在10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居民阶梯气价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海上风力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出台实施,工业用盐、电信资费、民营医疗收费、专业服务收费标准等一批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

以上改革进展均能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寻找到有关计划,可以看到,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上半年已经完成或破题了全年大部分改革任务。北京大学中国经济核算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已经到了必须加速改革的时候,中国过去在长期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它们引起的经济增长放缓,已经很难再依靠总量调控加以解决,那就只有依靠改革。然而,设计得再好也需要落实,尤其是当前政府需要针对自身加以改革,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必须不断努力,反复统一思想,才能收获成效。可喜的是,从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在这一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照发改委下半年的工作计划,改革仍将提速前进。

首先是投融资领域的改革。发改委认为,下一步任务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重点领域发展。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营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竞争平等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各类投资主体尤其是民间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加快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粮食水利、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

其次是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再次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尽可能缩小核准范围,下放核准权限。改革核准制度,减少、简化、整合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加强纵横联动协同监管,强化规划约束和标准化管理,建立各级政府上下联动、部门之间协同配合的投资项目监管体系。

第三是民生领域的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加快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体制方面,需加快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第四是提速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制造业集聚区、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破解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当然,下半年仍然有悬而未决的改革问题需要看高层决心。一个是房地产税何时出台。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不动产登记最关键的是制度顶层设计,技术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一旦设计完成,预计推进的速度将会加快。《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推出,有望加速房产税等相关政策落地。这一政策是房地产调控从之前的交易环节调控转变到存量环节调控的重要标志性事件,在最近各地都出现放松调控政策的时间点出现这一信号,对市场的影响将非常大。不过,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8日在2014年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财税改革已经拉开帷幕,房地产税作为财税改革的重点之一,现在就要加快立法,力争在2016年年底前把房产税立法定下来,到2017年正式实施。

另一个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并未提及。根据十八大报告安排,从现在到2020年年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需要增长7.3%左右。而去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了7%,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也只有7.1%,均没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处在攻坚克难时期,一方面是由于当前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取得不同于以往的改革效果,而这种性质的改革难度很大,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改革必然要对现有利益分配关系进行调整,必然会遇到相关方面的阻力。因此,必须下定决心、冲破阻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相应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来源: 经济参考报)


政府三大政策逻辑盘点:中国经济攻坚转型升级

在“三期叠加”的形势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模式正在改变。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位专家发表了上述观点。

一方面是转型升级的阵痛,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在调结构、促改革中,努力探寻新的增长点和新动力。

上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中国经济一直面临严峻的下行压力,被称为“微刺激”的一系列政策也引来颇多讨论。

因而,上半年GDP增速7.4%的数据一出,不少唱衰中国经济的国际机构都颇为诧异。

同时,不少专家认为,从内外形势看,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仍不可忽视,需要进一步“微刺激”和“稳增长”。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下半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住和用好“倒逼”机制,以解决重大结构性矛盾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本报通过对公开政策和高层讲话的梳理发现,改革成为上半年的“最热词”,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尤为引人注目。而这些,也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经济攻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

看点一:服务业主导出现雏形

产业发展失衡和部分产能过剩已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已成为中国经济能否顺利找到新动力的关键。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均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9%,增长速度比第二产业高0.5个百分点。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认为,这表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服务业主导的格局初具雏形。

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是政策聚集的重点。仅在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3月21日,李克强在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4月10日,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再次强调,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用税收等杠杆来培育壮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

这一政策还在持续加码。

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要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发展导向,明确了政府创造良好环境的工作重点。

发改委有关人士此前向本报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不得对社会资本设置歧视性障碍,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余斌看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率提高、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都将快速增长。

看点二:区域战略升温

区域政策热度正在持续升高。

国研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对本报称,未来的区域发展将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目前来看,区域发展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必须摒弃旧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

李克强总理一连串调研的足迹,也突显出了政府近期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李克强曾两赴内蒙古,提出推进西部开发,打造经济发展最大回旋余地;此后,他又到重庆、到沈阳,分别阐述了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再出发。

发改委近期刊出《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文指出,下半年要推动东部地区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发挥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稳定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四大重点战略”的大幕已拉开。

6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会议认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形成直接带动超过五分之一国土涉及近6亿人的发展新动力,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缩小东中西差距;又能优化经济结构,形成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互动,打造新的经济支撑带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合作新平台。

侯永志认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要通过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鼓励沿海地区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增强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二要消除人口跨区域迁移的制度性障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经济和人类活动承载力更大的地区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并防止污染产业向大江大河上游的生态屏障地区转移。”他说。

看点三:消费与有效投资并重

投资刺激还是消费拉动,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被讨论最多的问题。

余斌认为,从数据来看,消费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看,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下降。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4%,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但重视消费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投资不重要。“关键是重新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投资当然很重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但更重要的是有效投资,是建立在消费基础上的投资。”余斌称。

4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4月23日,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

从数据面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弥补了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投资下滑。6月数据仍然反映出稳增长措施在发力,尤其是铁路相关产业投资建设正在加速。(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财税改革到底改什么:消费税个税等税改汹涌袭来

种种迹象显示,财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深化财税改革总体方案》(下称“财税改革方案”)即将公布。

这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被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解读为,“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而这次财税改革方案的内容也将影响每个人的工作生活。

通俗来讲,财税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这些:政府怎么花好你上缴的钱;你(可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房地产税等6种税制怎么改;还有你可能不关心,但与你生活相关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确定谁干什么事和谁掏钱。

其实,早在7月初,楼继伟已经提前“剧透”财税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梳理楼继伟相关讲话,告诉你财税改革到底改什么。

预算改革先行

财税改革方案6月30日走完最后程序,获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7月初,楼继伟就接受包括新华社在内的5家官方媒体采访,详解财税改革方案。当月,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在两次公开场合表示,财税改革方案即将公布。7月30日,楼继伟在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部署了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各地贯彻落实财税改革方案。7月31日,与财税改革方案同日获通过的户籍改革意见公布。

这意味着,财税改革方案即将出台。而楼继伟此前已经披露了财税改革基本思路、目标、主要任务和时间表。

其中,财税改革方案有三大最紧迫的任务: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谈到这三大任务推动的先后顺序时,楼继伟说,从逻辑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收入划分改革需在相关税种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进行;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需要量化指标并形成有共识的方案。

作为财税改革的先头兵,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让民众知道政府怎么花纳税人的钱,以及如何花好这笔13万亿元巨额财政资金。

楼继伟表示,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主要从七方面推进:以推进预算公开为核心,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研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改革顺利,你将可以看到更详细更完整的政府经济账本(财政预决算),包括比“三公经费”更火爆的内容;而地方政府“跑部钱进”、“突击花钱”、“征过头税”现象或许会消失。你所在的地方政府花钱也将更谨慎高效,借债也将更透明,而城市之间招商引资中的税收优惠政策比拼也将谢幕。

税改汹涌袭来

第二项税收改革任务,涉及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保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六个税种。它们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你的钱袋子。

先来看从你工资直接扣除的个人所得税,它的改革方向是探索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这早在十几年前已经确定。

简单说,以后国家征个税,会把你所有收入综合计算的同时,考虑你的支出后给予抵扣额。支出包括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负担、再教育需求、住房贷款等等。所以,新的个税制度更公平合理。

除了个税,房地产税也颇受关注。当然,房地产税还处于立法阶段,贾康估计得到2017年才会全面实施。同样,环保税也将由全国人大立法后开征,它将替代现行的排污收费,旨在防止污染、保护生态。

消费税将调整征收范围,比如有研究预计,一般化妆品可能不再征税。消费税的税率结构会优化,征收环节会改进,部分税目征收由生产、批发环节改到零售环节,并将税收划归地方。

另外,资源税也在改革中,根据分析,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这增加了煤炭企业税负,也可能使以后的煤电价格更贵。另外,资源税将扩围至水流、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空间,目的是以经济利益杠杆促进资源节约。

最后,也是目前税制改革中动作最大、影响最广的营业税改增值税。别以为增值税与你无关,你购买的衣服、鞋等很多商品中含有增值税。增值税下一步将扩围到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增值税立法也将适时完成,而营业税将成为历史。

中央地方关系再调整

第三项任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通俗地说,就是根据中央和地方“谁该干什么事”来定“谁掏钱”,再通过分税、转移支付机制让“钱”与“事”相匹配。

具体来说涉及两个内容,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另一个是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楼继伟表示,在收入划分方面,未来将收入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的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将地方掌握信息比较充分、对本地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税基相对稳定的税种,划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收入划分调整后,地方形成的财力缺口由中央财政通过税收返还方式解决。

目前,为弥补“营改增”后地方政府减少的税收,消费税有望划归地方,而增值税的中央和地方分成比例或许也将调整。

而在事权与支出责任方面,楼继伟称,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的事项集中到中央,减少委托事务,通过统一管理,提高全国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将区域性公共服务明确为地方事权;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

在明晰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可运用转移支付机制将部分事权的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钢铁电商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