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官员专家建言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避免我国“矿竭城衰”的危机

2014-08-02 10:06
0

【昨日要闻回顾】

今日新闻辑要 7月官方汇丰PMI均创新高 专家称经济回升态势初现

2014京津冀钢企大气污染治理名单 中钢协2014年第二次信息发布会

河北钢企或受益“产能置换指标交易” 7月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跌

人民日报谈楼市限购政策:短期不会全面解禁 淡水河谷净利大降

上半年宏观税负高吗? 央行宽松信号:14天正回购或在降资金价格

供需向好 提升镍钼铁等金属景气度 发改委:严控煤炭超能力生产

河北省:上半年业绩趋好 去产能压力犹存 7月钢铁PMI环比回升

下半年社会用电增速或达6.5% 鞍山钢铁同比增长率居全国同行之首

钢铁过剩行业产能如何置换? 乌鲁木齐市淘汰落后产能获奖2258万

工信部关于做好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工作通知 答记者问


 

官员专家建言资源型城市转型:如何避免“矿竭城衰”的危机

我国资源型城市不少都存在着资源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避免“矿竭城衰”的危机?2日在山东济宁召开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官员和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往往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消亡等过程。”民进中央副主席刘新成在会上说,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通过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推动全方位转型,获得了新动力。但一些城市面临着比较优势下降的困境,承受着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包袱沉重等一系列发展和治理难题。

特别是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严重,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强。数据显示,有近7000万平方米棚户区需要改造,约14万公顷沉陷区需要治理,失业矿工人数达60多万,城市低保人数超过180万。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转型发展最大的瓶颈,不是资源要素的约束,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彭绍宗说,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良性发展和“自我造血”,需要通过推动一系列改革。

彭绍宗说,一是要根据资源型城市所处的不同阶段,分类选择接续替代产业;二是要保障产权清晰,流转顺畅;三是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借助资本力量;四是利用城镇化战略机遇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五是完善社会资本投入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修复。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说,资源型城市应该利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以及当前产能矛盾凸显的倒逼机制,下定决心加快改革,特别是资源环境税费改革等。同时,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民营资本更多地进入替代产业发展。他建议,应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一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先行先试,从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制度保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要通过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自然资源衰减情况监测、补偿机制建立提供依据。同时,要建立地方主要领导对自然资源损坏情况历任审计制度,以及自然资源资产损坏责任的终身追究制度等。此外,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破坏成本和修复效益的价格形成机制。

与会专家还认为,政府要做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避免短期行为,并对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指导。

去年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四种类型。其中,包括山东济宁在内的141个城市资源开发处于稳定阶段,资源保障能力强,被列入“成熟型城市”。专家认为,数量占据“半壁江山”的成熟型城市恰恰处在转型的“黄金期”。

“不能等到资源枯竭了才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宋晓梧说,成熟型城市可以借鉴济宁市的经验,未雨绸缪,积极推进调结构、转方式,在高效开发利用资源、培育资源深加工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同时,培育壮大若干支柱性的接续替代产业,避免“一业独大”导致“矿竭城困”。(新华网济南8月2日电 记者 陈炜伟 赵超)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钢铁电商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