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人民币贬值并非完全有利出口

2014-06-16 09:10
0

【要闻回顾】

什么事惹得李克强“痛批”? 中国金属融资调查冲击波:一张图揭秘

VAMA汽车板项目15日在湖南娄底正式投产 我国汽车产能过剩了吗?

人民币贬值 钢材库存似乎找到新“出口” 但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

钢市供需“两不旺” 矿价离2年前低点仅一步之遥 资金面仍较紧

政府核准投资目录提前修订: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审批权或将下放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 涉钢铁等12行业

李杨:房地产入转折点 不会现系统性风险 城镇化战略有重大调整

河北省: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重点钢企利润回升 官员称压力非常大

中国5月粗钢产量创纪录新高 原料价格下跌及人民币贬值“撑腰”

新闻分析:5月我国用电量同比增长5.3% 折射经济出现回暖迹象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连连暴跌 铁矿石创21个月新低

习近平: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抓紧启动东部沿海新核电项目

转型之惑:山西省出台煤炭20条收效甚微 月底将有督察组进驻

青岛港风波:揭融资贸易潜规则 银行睁只眼闭只眼 148亿资金受累


 

商务部专家:人民币贬值并非完全有利出口

由于去年5月外贸数据中高报出口的水分已经大大压缩,今年5月外贸数据同比就好看了许多。考察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出口好转的迹象更加明显。今年前5个月,对欧盟出口增长6.2%,对美出口增长2.2%,对东盟出口增长4.1%,对日出口增长2.7%,对韩出口增长6.6%。出口账面数据下降的地区主要是对中国香港出口账面统计数据下降28.1%,对中国台湾出口账面统计数据下降6.6%,这部分下降主要当属进出口伪报水分被压缩所致。在出口总体状况好转的同时,部分趋势苗头也值得予以足够重视。

一个问题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对我国出口的双重影响。由于人民币汇率走势早已摆脱了昔日的单向升值特征,近年来双向波动特征日益明显。从理论上讲,不考虑其他约束因素和市场主体事先的预期与操作,本币汇率双向波动和一定幅度贬值有助于缓解我国出口商品成本上升压力,从而激励出口。有分析人士因此提出,2014年初至今,人民币已贬值2.3%,处在盈亏临界点上的中国制造商仅靠人民币贬值就能扭亏为盈。

问题是面对此前持续的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单向升值压力,很多外贸企业应对能力已经大有提高,而且已经进行了相应的操作以锁定汇率,规避人民币汇率单向升值风险。出乎他们意料的人民币汇率连续较大幅度贬值,必然使得他们本意上的汇率避险操作反而成为亏损来源。在实际调研中,这种风险已经令许多企业倍感苦涩,而且其中不少还是本来对成本上升和本币汇率升值最敏感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因此,我们不宜过低估计企业应对成本上升压力的能力,也不能过度高估本币贬值的促进出口作用,而忽视其干扰性影响,而是可以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更多地发挥市场功能。

第二个突出问题是正视贸易方式构成变化的两面性。近两年我国外贸压力较大,同时出现了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而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的趋势,使得贸易方式构成中一般贸易占比上升。今年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出口2.76万亿元,增长5.7%,占出口总值的51.5%;进口2.9万亿元,增长4.5%,占进口总值的58.9%;同期加工贸易出口2.05万亿元,下降4.8%,占出口总值的38.3%;进口1.2万亿元,下降6.1%,占进口总值的24.3%。不考虑其他因素,一般贸易占比上升在理论上是一国对外贸易效益上升的表现,但在实践中,一般贸易占比上升可能源于两种情况。

其一,可称作自主性改变。源于企业有能力也做到了增强市场议价能力、提升贸易方式,从单纯的代工模式(OEM)转向原始设计制造模式(ODM),从加工贸易转向自主品牌和一般贸易,从而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对外贸易中的收益。

其二,可称被动型改变。换言之,就是企业并没有能力或不适合转变贸易方式,只适合做加工贸易,但订单转移流失,导致加工贸易占比下滑。

对上述两种情况,前者是我们要追求和激励的,后者则是我们要警惕和防范的。须知,无论是提升加工贸易商品的层次,创建自己品牌,还是延伸增值链条,兼顾内外贸,我们都是从整个地区、整个国家的层次上讲的,不等于在微观层次上所有企业都要走上这样的道路。在每年新创品牌中,真正能够站住脚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的只能是少数,很多企业只能是拥有生产加工能力,但没有自己的品牌。每一个成功的品牌、每一家成功的企业也总有一批为之配套服务的企业,只有这样一个体系才能富有弹性,集实力与效率于一体。苛求所有企业都建立自有品牌,都要做一般贸易,这样的一个体系必然是僵硬而难以迅速调整的。

我们不是要彻底改变现行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体系,而是要改变这个体系的收益流向。假如说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前,我们100%的企业是为海外公司、海外品牌做贴牌,转型后倘若我们出口规模没有缩小,在世界市场份额没有下降,仍有95%企业是在做贴牌,但80%的量是给中国公司、中国品牌做贴牌,那么,这就是巨大的成功。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中,政府不要强求所有企业都走自创品牌的路,企业也不要都选择走自创品牌道路,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已经积累了足够实力的企业,可以选择自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打天下,对尚不具备相应实力的企业,政府要推动、鼓励他们为有实力的自主品牌企业配套、贴牌加工,抱团打天下。对由于订单转移流失而造成的加工贸易下降,我们需要正视其风险,并力争解决。(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商务部研究院 梅新育)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钢铁电商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