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国际钢协:区域合作化解产能过剩

2013-12-16 10:58
0

【要闻回顾】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 要科学稳妥地推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 不折不扣执行中央部署

华北80%钢铁项目无环评 河北钢铁换帅:第一钢企操盘手尴尬谢幕

节能减排治污:上半年曾有钢企表达不满 下半年这种声音再没听到

媒体消息称:钢企内部人士仍认为,此次拆除产能设备“水分较大”

河北钢铁集团新任董事长于勇表示:要坚决清除蚕食企业利润现象

资金紧张 市场谨慎 冬储没大动静 分析称:钢市不可能有大起色

武钢谋海外矿山上市首单 河北邯郸环保施压 钢厂半个月内限电50%

国家能源局:11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448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5%

解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关键词 关注:治污压力下的钢铁供给

中央首次将防控地方债风险列入经济任务 未具体提及房地产调控

新三板全国扩容方案正式出台 有关部门负责人回应五大核心问题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严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北上广落户或收紧

天津16日起实施小客车限牌措施 明年3月限行 各大4S店人满为患


 

国际钢协:区域合作化解产能过剩

近日,国际钢铁协会(worldsteel)总干事埃德温·巴松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的采访。在采访中,巴松对中国钢铁业的未来表示乐观。对于全球产能过剩问题,他表示,从全世界来看,目前的产能已经足够满足未来十年的需求了。对于中国来说,未来十年所需的产能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快慢,目前业界一致认为中国未来十年的钢铁需求增长将进一步放缓,因此中国现有的产能足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中国钢铁业处于“积极的位置”

巴松开门见山地表示:“我认为目前中国钢铁业目前处在一个非常积极的位置”。

他称,中国钢铁业具有三个优势。首先是需求还在增长,过去中国的钢铁需求增速很快,今后虽然需求增速会减慢,但是需求仍在增长,这是很重要的。其次,中国的许多产能都是最近建设的,是很新的产能,可能比全世界任何地方的设备都要好,如果中国钢铁业找到办法来解决一些目前存在的问题,那么中国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率的钢铁生产国。最后,中国有一个愿意参与帮助解决问题的政府,并且有非常符合实际和有效的计划来解决问题。同样,中国钢铁业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国内过剩的产能,另一个则是环境问题。

因此,巴松认为,虽然中国钢铁业目前面临一些困难,但是经过这一时期后,中国钢铁行业的前景是很好的。当然,钢铁企业的命运与经济周期的运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钢铁公司的未来也同样受经济周期运行状况的影响。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中国钢铁企业将迎来好时光。

化解全球产能过剩须地区间的贸易与合作

巴松表示,产能过剩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除了中国,欧洲、独联体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产能过剩问题。当然,目前中国在全球产能过剩中占有了很大的份额。因此,中国目前带头制订实施一系列的计划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对于《中国冶金报》记者问到,从全球范围来看,产能过剩地区的产能,有没有可能转移到一些目前供应不足、还在进口钢材的地区时,巴松表示:“我不知道产能是否会转移,不过产品可以转移。”巴松称,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存在产能过剩,但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却供应不足,所以产品可以从东北亚地区运送至东南亚地区。在寻求现有过剩钢铁产能的解决方案时,业界应该找到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旧的思维方式永远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钢铁产能。而一个新的思维模式可能就是———如果各国不给贸易设置额外的壁垒,就可以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贸易,来平衡一个区域的过剩产能与另一个区域的供应不足,同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国际贸易的一些特定规则规范下,尽可能自由和公平地开展贸易。

巴松还谈到他曾听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对此介绍的一些相关思路,并认为这些都是非常合理、非常现实的。比如,必须确保对新产能项目建设的申请进行评估;环保法律必须要贯彻到所有现存的钢铁产能中去,如果现有的产能不能符合环保法律的要求,那么就对其采取相应措施;钢铁产能必须盈利,要有合适的利润,并由此对钢铁产能贷款政策进行区别和变化。(来源:中国冶金报)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上海自贸区 达沃斯论坛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