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专家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11-13 08:39
0

【新闻关注】

李新创:不论任何理由,钢铁缩减产能势在必行

有钢厂说:我们没有减少产能的计划

中钢协称:铁矿石价格将呈现波动下行

淡水河谷:铁矿石价格将保持相对较高

樊纲:美国QE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小

央行向机构发出信号:要钱可以 价格随行就市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住房领域情况 未谈及房价

房企投资触角已伸向银行业:融合意在“输血”

中国楼市“金九”成色十足

中国10月份工厂活动上升

中国各大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汇丰报告:全球基建需求推动贸易增长

中国钢铁业是否出现“高端产能过剩”?

新闻纵深:“产能过剩”的体制之弊

我国钢铁新建产能降 在建规模仍庞大

工信部:我国钢铁产能目前有10亿吨

治霾背后:京津冀三地官员讨价还价

排查298家华北钢企 七成以上排放不达标

河北“压钢”能否“药到霾除”?

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最迟明年初推出

前三季工业通信业情况发布会/实录

专家称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破“八”无望

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第三季度见顶

经济政策的推手 刘鹤和他的同事们


 

专家看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周二闭幕,会议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会议公报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主要表述:

--中国将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中国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中国要建设城乡统一用地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

--中国财税改革要完善立法,改革预算管理体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力

以下为专家学者的评论: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 张斌:

改革有两种风险,一是光说不练,二是全盘推进改得太快。改革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政府职能,所以必然带来秩序真空期,会带来对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的冲击,并且可能带来社会的混乱。我相信,当前我们还没有到压力那么大的程度,需要全盘推进改革的程度。所以我更担心会是第一种。

历次改革都是一个重要领域的改革,这才立得住。一个重点领域的突出改革,可以把所有资源放在一个领域,同时以点带面,不仅对经济,对民生,对社会都有利处。比如土地、财税、教育、医疗,这几个领域里面做好一件事,就算是很成功的改革了。

就目前掌握的信息,从提到“中国财税改革要完善立法,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和“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力”来看,可能会在财税领域和土地领域有所改革。

从这个纲领性文件来看,方向上没有分歧,so far, so good. 问题的关键还是要看落实。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公报还是挺让人振奋的,明确提出了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具体目标,也就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可执行性;经济领域改革也很实在,提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了这个恰如其分的提法,改革才能有的放矢。

现在的目标是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就是顶层设计和此前摸着石头过河很大的一个区别。

另外,公报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护农民财产权,这句话很有分量,意味着宅基地互有互通,可能从死资产变成活资产,让利于农民。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时红秀:

非常令人振奋,中央的确在深化改革方面下了很大决心,有了全面部署,高度非常高,可以期待下一步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力度都将很乐观。

这一次从题目就可看出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而是“全面”的“深化”的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公报里面有很多新提法,譬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不仅仅是“基础性”作用,意味着未来要向市场更多地放权;“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个提法也挺新,期待着真正做到“同地同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或许有进一步部署。

--首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王剑辉:

整个公报的印象是内容足够宽泛,涉及所有未来发展的方面,措施还不够清晰,在原则上做出决策,但具体的细则还需要后续的内容。

对资本市场而言,方向上没有让大家失望,从措施上却没有更具体的安排,还是需要等待各项具体措施的推出。

前期有各种预期,政府也都前后流露出一些迹象,这次系统阐述。涉及五大关系是比较系统的,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是城镇化推进的必然步骤,还有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这比和谐社会更进一步,有一个建立机制的方向,这是比较好的趋势。这几个方向的确立使前期多数预期得以确立。

还有一个是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描述,感觉是略低于预期,原来以为在公有制经济方面,可能对国企的改革力度会更大一些,说法会更积极,但目前看来更谨慎。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是方向,具体的措施更为关键。第一批推出的政策可能会确定今后改革的次序,到明年两会之前,可能是重要政策制定的高峰期,可能会出一些征求意见稿,更有针对性,更知道中央改革的次序的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明年的工作安排,连带推出一些局部性的改革措施,还是值得期待。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 管清友:

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重申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国企的定位未变,国企改革料只在机制层面而非体制层面改革。

土地制度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同地同权。

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上收财权事权是改革方向,预算民主或有突破。

成立改革总体设计的领导机构。

司法系统有可能变为垂直管理。建议和讨论已久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思路逐步显现。

反腐会延续,十分必要。客观上将继续打击公款消费。

军队建设将有重大变化,军事体制或做调整,军工产业值得关注。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 谢亚轩:

更多是一个原则性的东西,字里行间确实有蛮多新东西,会议决议是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生态、民生、法律等,是全面改革,而且会议强调是若干重大问题,全面却不是事无巨细,实际上是对当前面临的重要核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是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只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是更符合市场关系。

而目前面临的很多问题,包括腐败、效率低下等就是政府干预太多造成的。公报还涉及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城乡一体化,这实际上为城镇化铺平了道路。

本来觉得金融改革是很重要的内容,但并没有连篇累牍的提,说明金融还没有出现很主要矛盾,财政可能是改革的难点。换一个角度而言,金融领域的改革目前推进得还不错,今后可能还是延续之前的方向继续前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比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基础性”作用,有加强和确定的味道。当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时,政府还是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性不一定是决定力量或重要力量。

未来是否会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还是要看细则,看操作层面的东西,才知道未来会做到什么程度。

目前来看,所有制的产权和运营层面可能会有所切割,所有制方面不可能走得太快,但是运营层面,即使用权方面会更强调市场机制的引导。

可以看出的一点是,所有权和使用权不会成为对立面,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改变所有制,才能全面市场化。

垄断国企、大型央企的市场化改革不会走得太快,市场化的路径考量上“网运分离”恐怕是主要方向。比如采掘、矿产、土地所有权方面可能还是要保持公有制,但是油气管道、电网运营、加油站等资源使用领域,可能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运营效率,也是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地方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可能会走得快一些,因为地方债务的问题、中央希望约束地方权力的考虑,会成为地方国企改革的推进力量。

--中国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邱晓华:

明确改革总方向和2020年基本目标,突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六大建设为一体的具体改革总要求,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有新界定,对城乡关系有新要求,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对司法体制有新表述。

**相关背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李克强11月初在部分省区座谈会上表示,要继续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把稳中向好的态势稳固好、发展好。

--李克强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经济形势报告讲话提前释出不少政策动向。包括中国明年很可能继续采取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更多体现在民生支出规模的扩大,但赤字规模却不一定继续增加;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中可能更趋中性,以减少对微观经济的扰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表示,中国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总的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他指出,中国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宏观调控、财税、金融、投资领域体制改革,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30多年来,中央做出整体性改革的决定共有三次:第一次是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次是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次是200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路透北京11月12日 -发稿 北京中文部;审校 曾祥进)

聚焦三中全会,中国改革新期待/专题


最新滚动 财经大事 要闻精粹 新闻解读 行业热点

美国政府关门 上海自贸区 达沃斯论坛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铁矿石期货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市场快报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