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独家视点:中国市场“个性”不改 钢价难涨 矿价难跌

2013-11-01 21:11
0

 

若按供需逻辑,铁矿石价格大多应随钢价而走:钢价跌,矿价就跌;钢价涨,矿价就涨。

但,在现今中国市场上,却是钢价难涨,矿价难跌。

这,就是中国市场的“个性”,且一时半会很难改。

为什么?

其一,由中国经济特征及钢铁产业现状所决定。依据当前主流观点看,中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随着未来大力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严格环保条件下的产能压缩,将会对铁矿石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抑制或削弱,铁矿石价格必将下跌。但是,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重要现实,即:中国是占全世界总人口量约20%、尚未完全实现工业化的一个发展中的泱泱大国,目前中国人均钢铁拥有量与全球主要国家有着很大差距,即使不断压缩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国民经济基础需求力和社会发展综合增长力依然保持巨大潜能。这意味着,尽管我国钢铁市场在当前发展阶段下存在供大于求现象,钢材卖不上价(产能过剩与需求增长处于胶着状),但在总体上钢材仍会保持着庞大的国情需求基数。因此,中国对于铁矿石的需求量不会发生根本性蜕变。

其二,由中国贸易商及铁矿石流通现实所决定。谈及铁矿石,我们必须认清一个国情现实,即:中国铁矿石贸易商的“集中度”,要大大高于钢铁企业的“集中度”。这就意味着,在现今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上,具有相对雄厚的资金实力、享有优势的海外资源渠道、拥有规模经营之套路的铁矿石贸易商,凭借其“集中度”高的优势,对现今中国铁矿石市场是握有相当“调控”影响力的;相反,“集中度”较低的钢厂,产品不同、背景各异、规模有别,很难“步调一致”去作用于矿价。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不仅铁矿石贸易商与钢厂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趋利共同体”,而且国内一些大型贸易商,与国际铁矿石寡头之间多年来“心照不宣”的“趋利默契”,更是对国内铁矿石市场大宗货源具有着一种无形的操控力。

其三,由国内外铁矿石资源的结构特性所决定。近年来,我们一直强调以多种形式提高海外“权益矿”比例(参股、合资、合作),但这些新增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我国钢铁业的需求,也难以降低对外矿的依赖度,“权益矿”更不会改变国际铁矿石“随行就市”的价格,而且海外矿业投资成功率及收益率尚待观察。国内矿虽然发展加快,但共生矿多、布局分散、品位低、规模小、成本高的现实,难以和外矿有绝对竞争力,也支撑了进口矿价,而国内钢厂也并不是都适合采用内矿。若从供需看,近年国内外新增产能不断扩大,铁矿石或供大于求,价格应该下跌,但是一方面,开采成本基数逐年上升,矿价下跌因素不足;另一方面,世界三大矿对优质资源及先进技术的掌控,又对成本有很强的相对控制力,中小矿山很难拉低价格。再者,在全球市场占有量保持绝对优势的国际铁矿石寡头,会“适时”调整生产及发货的“火候”,尽管当前全球尚无类似于“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世界铁矿石输出国组织”,但国际寡头市场对铁矿石资源掌控的人为作用力是相当大的。

其四,由铁矿石的商品属性和冶金工艺所决定。就一般情况而言,我们都会说“价格大涨,必有大跌”,如果仅从“广谱”商品概念来认识,“铁矿石价格大涨,必有大落”的现象或许一时间会有所呈现。但是若从“单一”商品特性来观察,我们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铁矿石不同于一般性加工类商品,它具有资源类产品所特有的不可再生属性,随着对已探明矿床开采量的增加,全球铁矿石地质资源储存量将会逐渐缩减(尽管铁矿中的铁元素可以循环回收利用);尤其当今世界,在废钢尚未能占据金属冶炼的全部(目前中国仅在10%左右)、尚没有完全可以取代钢铁材料物理特性的其它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低成本新型材料诞生之前,铁矿石及相关资源类产品价格曲线至少在10-20年内,将是间或波动向上延伸的,期间尽管或有下跌,也只是暂时受到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所导致。

……

从以往看,面对中国市场的“个性”,仅片面于传统“供需”思维,已不能充分解读钢价和矿价;从目前看,上述既有的内部条件和现实的外部因素,短期内都无法根本改变。

还记住:铁矿石兼有金融属性,投资品更多受风险收益规律控制,而不会完全受制于供求关系。

所以说: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国市场“钢价难涨”、“矿价难跌”现象,仍将演绎。

脱离中国国情去观市,就总也解不开这个结;只用模板理论去观市,也很难逃超乎预期的纠结;仅局限于从钢市去观矿市,更难以洞悉商品之真谛。

走着,看看……

(徐刚 中国联合钢铁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中联钢力求使用信息的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此信息仅供客户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联钢无关。


本信息(报告)版权归中联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中联钢客户使用。未经中联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中国钢铁联合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