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中联钢视点 >> 正文

中联钢:高成本与高税费制约中国矿山发展

2013-09-11 14:42 来源:中联钢
0

多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利环境下,度过了“黄金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产能规模迅速扩张,行业产值不断增长。但与此同时,作为与钢铁工业密切相关的中国铁矿产业,却一直处于发展相对低速、产能扩张缓慢的状态,远远跟不上钢铁工业的高速增长步伐。在诸多影响铁矿产业发展的因素中,日益增高的生产运营成本,以及名目繁多、花样百变的高昂税费,正成为难以摆脱的两大痼疾,直接导致矿山企业产能扩张意愿低下,行业利润持续下滑。以2012年8-9月间市场变化为例,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暴跌至近几年来的最低位,国产铁矿石价格迅速跳水。据中联钢CSI指数数据统计,如图1所示,2012年9月CSI62%国产粉矿的月均价格一度下降至807.44元/吨,低于同期同品位进口矿均价水平,价格优势不复存在,销售难度大增。而如图2所示,9月份国内部分地区的国产矿市场价格一度跌破800元/吨大关(干基含税出厂价),甚至低于国内相当部分矿山及选厂的成本底线,由此导致大量中小型矿山及独立选厂被迫停产停售,国产铁矿石的成本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引起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图1  2012年以来CSI指数62%进口矿及国产矿月均价格走势

图2 2012年6月以来各地区国产矿石价格走势

 

今年上半年,受到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低迷、钢材价格不断下跌的影响,国内铁矿石价格疲软不振,国内矿山及采选企业开工率也是跌跌不休,几乎重演了上年的局面。国产铁矿石的成本如何构成,底线何在,国内矿山及采选企业如何有效降低成本,以应对低成本进口矿石来势汹汹的竞争等等议题,已经成为行业内外关注和热议的焦点。通过对各地矿山及采选企业的大范围调研,并访问矿山领域相关主管机构,本文对国产矿石的生产成本及构成方式、税费负担情况以及国产矿山行业降本增效、应对竞争,以及未来成本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一、国产原矿成本构成情况

原矿采掘为铁精粉产品生产的基础性环节,其成本变化对最终铁精粉产品成本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影响。以我网调研取得的国内某中型矿山企业为例,其原矿单位成本构成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国内某矿山企业原矿单位成本构成及比例

 

受到矿山类型(露天/地下)、原矿品位/采剥比、矿石种类、人员规模、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各矿山企业的成本占比差别很大,但大体而言,国内矿山企业的原矿单位成本中,制造费用、人工费用、原材料及动力费用和三项费用分别占总成本的比例为30%-35%、20%-25%、20-30%和20%-25%,而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国内原矿开采的(以30%品位计算)单位完全成本一般在60-180元/吨之间波动,其中东北地区由于露天矿山较多,开采成本较低,因此原矿成本多在60-120元/吨之间浮动,而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则多地下矿,开采成本较高,其原矿成本也多在100-180元/吨之间浮动。

二、国产精粉成本构成情况

铁精粉为国内铁矿产品的主要类型,其成本构成极为复杂,而矿山企业因其所处地区、企业类型、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工艺流程、产品品质等因素的影响,其产出铁精粉的成本也各不相同。但通常而言,铁精粉的单位成本基本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成本类型

占比(单吨)

采矿成本

30%-40%

选矿成本

15%-20%

税费

25%-30%

其他费用

15%-25%

1、采矿成本:采矿成本是铁精粉成本结构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主要受到矿山企业所处地区、矿山所属类型和原矿品位的影响,如东北地区露天矿山较多,开采条件相对便利,单吨原矿的开采成本较低,而其他地区则多为井下开采,投入巨大,单吨原矿的开采成本也相对较高。同时,原矿品位较高的矿山,其采选比相对较低,生产一吨精粉所消耗的原矿数量相对较少,采矿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本次调研的众多矿山企业中,不同企业的采选比也随原矿品位的变化而波动,其中选比最高的可达到1.6/1,选比最低的仅为30/1,两端极值相差近20倍,从而造成其单吨精粉消耗原矿量的悬殊差距。采矿成本的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但通过运用先进采矿技术等手段,该项成本也有一定的下降空间。以东北某大型民营矿山企业为例,该企业开发的资源均为10%以下的超低品位铁矿,但通过投资上亿元引入先进的旋回破碎成套技术及设备,改进采矿工艺,直接使其最终单吨精粉成本降低80元/吨,大幅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2、选矿成本: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中国矿山行业的选矿技术实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对低品位铁矿资源的利用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丰富的业务经验。从国内来讲,大多数矿山企业所采用的选矿加工技术和设备大同小异,并没有太过悬殊的差距,相应的选矿成本也通常较为接近。但通过深入挖潜,提高工艺水平,选矿成本仍然有一定的下调空间。以河北某大型矿山企业为例,在对赤铁矿进行选矿的过程中,原本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对矿浆进行加热,待矿浆升温至45℃以上后方可进行操作,因此使选矿成本居高不下。而通过科技攻关,该企业成功发明低温药剂,使矿浆在20℃时即可进入操作环节,从而使年选矿成本降低数千万元,显著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3、税费:目前,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对矿山企业应纳税费有了较为统一、明确的规定,矿山企业需要缴纳的税费通常包括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维持简单再生产费用(以下简称“维简费”)、安全生产费、资源补偿费、土地复垦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水资源费、排污费等二十余项,本身负担已经较为沉重,但仍会面临各种额外的税费负担。为扩大税源,部分地方政府往往会以各种名目额外设立一些税费项目,如河北某地区政府部门以避免资源外流的名义,对本地矿山发往外地客户的铁精粉征收所谓的“出境费”,并同时向本地矿山和外地客户征收“矿产品交易费”。部分地方政府随意调整税费征收额度,如东北部分地区将对矿山企业征收的税费统纳为“大磅费”,并随矿石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上下浮动,价格处于低位时,“大磅费”可降至100元/吨左右,而一旦价格上涨,“大磅费”则节节攀升,甚至可升至近200元/吨。此外,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矿山企业重复征税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如河北某地区矿山企业,注册地和矿山开采经营地分处于同一地级市下的两个县,因此两个县为了争夺这一财源,对矿山企业重复征税。该企业曾向上级政府部门反映,但迟迟得不到回复,企业也曾试图变更注册地,将管理总部与生产地合并至一地,但也因当地政府阻挠无疾而终。

如果说以上行为仍基本属于政府管理权责内的行政活动,其存在或多或少仍具有一定的“合理合法性”的话,那部分地方政府将原本属于自身职责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强行转嫁给矿山企业,无疑更增加了矿山企业负担。据调研了解,在矿山企业征地、建设、生产等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某些地方政府变相转嫁管理职责或硬性摊派的情况,如在企业已经履行合法征地手续,支付征地拆迁补偿、农田/草场占用费等费用的情况下,出于社会稳定或其他因素,部分政府仍强令企业再向被占地的农民或牧民支付额外的补偿费用;在矿山企业建设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在完成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还额外投资兴建社区、学校、医院、道路、桥梁、绿化等原本应由政府负责建设的市政公共设施;矿山企业投产运营后,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改善就业”的理由,硬性要求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当地人员。以上种种行为,无疑更增加了矿山企业资金负担,提高了矿山企业生产成本。

4、其他费用:经过长期发展,国内矿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矿山企业在其他杂项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的控制方面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如北方某大型矿山企业建立了集中化、一站式管理模式,其经营的一座年产200万吨精粉的大型矿山仅配置员工274人,就可实现正常运转,从而大大降低人员管理投入。某大型矿山企业大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将各项成本细化至四百余个子项目,并将成本控制目标分配至个人,逐级问责,从而成功将单吨精粉的人员成本降低至150元/吨左右,且还有望通过进一步挖潜降低至100元/吨以下。

以上各成本项目中,采矿成本、选矿成本和杂项费用较多的受到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影响,企业可通过加强管理、改进技术、严控开支等手段予以压缩,具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国内矿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矿山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其实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短期内继续提升的余地已经不大;而近年来国内新发现的大型铁矿资源,如本溪大台沟铁矿、临沂兰陵大铁矿、兖州大铁矿、合肥庐江大铁矿等,均存在埋藏深、品位低等特征,开发利用难度巨大,前期投入高,其成本可压缩的空间极为有限。而税费虽然在国产精粉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并不是最大,但却是水分最多,可调空间最大的项目,对国内矿山行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高税费加剧钢铁与矿山产业发展失衡

近十年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国内经济飞速发展的有利环境下度过了“黄金年代”,产能规模高居世界首位,然而其对进口矿的依赖度也节节攀升,至2012年已经达到60%,高峰时期甚至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本来应该与钢铁工业同步发展的国内矿山产业却明显滞后,产能扩张速度缓慢,供应能力不足,在进口铁矿石的冲击下不断丢失市场份额。当中国钢铁工业受制于高价进口矿,利润不断缩水,沦为国外矿山的“打工仔”时,市场人士往往将矿山行业发展迟缓、过度追求“高利润”归为主要原因,却并没有看到钢铁工业与矿山产业的“跛脚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高税费的结果。

根据部分行业组织和业内机构的调研,目前中国矿山企业的平均税率已经达到24.5%,而印度铁矿石采矿税税率仅为10%,其他主要矿产资源国的矿山企业税率也远远均低于国内税率。此外,如前文所述,除了上述国家统一征收的税收款项外,矿山企业往往还需要缴纳地方政府额外设置的各类地方税、杂费等,因此其实际税费占比已经超过总成本的四分之一。税费成本居高不下,不仅加剧了国内矿山企业的经营压力,也是国内铁矿产品成本远高于进口矿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中国矿山企业铁精粉的平均成本约为600元/吨,折算后基本在100美元/吨左右浮动,而境外四大矿山企业的平均成本远远低于这一水平,其中成本较高的FMG,也仅仅为60美元/吨左右。国内矿山企业的高税费、高成本,以及由此衍生的高价格,导致国产铁精粉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难以掌握话语权,也导致钢厂更多倾向于采购进口矿,对境外矿石资源的依赖性更高。

除了增加成本,抬高市场价格,削弱国产矿竞争力外,高税费现象还加剧了矿山行业内的区域分割和无序竞争局面,并导致国内矿山产业长期处于集中度过低的状态,迟迟未能形成类似于全球四大矿山一样具有规模效应的“航母级”大型企业。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部分地方政府对其辖区内的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将其视为“摇钱树”,在开发时往往更青睐本地区的企业,而排斥外地进入的企业,即使后者为技术水平更高、管理制度更为先进的大型企业或综合实力雄厚的央企;在开发过程中往往更热衷于将相对集中的矿体拆分,分包给多个企业,以创造更多的“财源”,而不是采取资源利用率更高的集中统一式开发模式。

总而言之,高税费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制约国内矿山产业发展的一大痼疾,也加剧了国内钢铁与矿山产业发展失衡的局面,钢铁工业在国内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被迫依赖于境外资源,最终受制于人。目前国内矿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管理、技术等层面继续降本增效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要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国产矿石产品的竞争力,应对境外矿山企业的冲击,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加强矿山开发领域的税费机制改革,取消某些地方政府强加给企业的不合理税赋,切实减轻矿山企业的税费负担,才能真正改善国内矿山产业的发展环境,促进钢铁与矿山产业的平衡、协调发展。

四、国产矿石未来成本走势预测

如前所述,近年来随着国内铁矿石资源品位的不断下降和开采难度的持续增大,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变化,国内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时间、人力、资金等投入节节攀升,并由此导致国产矿石的成本线逐年上升。据统计,2012年国产露天和地下原矿的品位均较2007年同期下降了2-4个百分点,平均入选原矿的品位则下降了近3个百分点,而北方某矿业大省在2013年上半年产出原矿同比增长近1%,产出精粉同比增长却不足0.8%的尴尬数据,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国内铁矿资源品位持续下滑的现实情况。另以国内某大型矿山企业为例,该企业于2000年前后在北方地区开发一座大型矿山,当时其资源补偿费在5元/吨以下,而2006年以后在中部地区通过招标获得的数座矿山,其资源补偿费已经飙升至15-20元/吨,仅此项成本即上升3-4倍。该企业经营矿山之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崩落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成本较低,但随着近年来政府对矿山企业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该企业只能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改为采用原本只应用于贵重金属及高品位有色金属开发领域的充填采矿法,使其单吨原矿成本直接增加了20-30元。该企业在北方地区开发的矿山,资源埋藏较浅,品位较高,经过多年开采,目前采深也仅有200米左右,而在中部地区新开发的矿山,资源埋藏深度已经达到400米以下,且品位较北方老矿山也低5-10个百分点。以上种种因素,导致其北方老矿山产出精粉的最低成本仅为400元/吨左右,而中部地区新矿山的成本则升至800-900元/吨,相差一倍以上,且随着未来矿井深度的增加、资源的减少、人员工资福利及各项税费的增长,新老矿山间的成本差距将持续扩大,而总体成本也将持续上升态势。

综上所述,经过数十年开发,中国境内本就为数不多的高品位、浅埋藏、易加工铁矿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未来铁矿资源开发的重心将逐渐转向低品位、深埋藏、难采选类的资源类型。这意味着国内铁矿石生产成本将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即使通过加强管理、技术革新等手段,也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增长的速度,而无法逆转这一市场大势,国产铁矿石将更多的面临境外低成本矿石的竞争,其前景堪忧。

(中国联合钢铁网研究中心 朱金龙  010-84184814)

【免责声明】:中联钢力求使用信息的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此信息仅供客户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联钢无关。


本信息(报告)版权归中联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中联钢客户使用。未经中联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中国钢铁联合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