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城镇化阵痛与担忧:10年90万个自然村销声匿迹

2013-08-10 05:54
0

【昨日要闻回顾】

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消费品市场数据

2013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2013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内粗钢同比增长6.2%

发改委: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4%

7月CPI同比增长2.7% PPI环比下降0.3%

有轨电车有望列入国家规划26座大中城市开始布局

中国钢铁、地产等行业国企未来信用风险或随改革而增大

产能扩张不能“一窝蜂” 去产能也不能“一刀切”

新一轮产能过剩非常棘手 很难靠经济高速增长化解

四川百万吨以下钢企年内重组/包钢稀土整合遇难题

李小鹏会晤五大电企卖煤/国家明确电力差别化政策

地方财政“哭穷”造势?/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

黑色产业链猖獗 据称:南方离子矿70%来源不明

财政部专家:房产税非降价良方 试点将渐进扩围

7月份全国铁路物发送量环比大幅下降16.24%

山西七家煤炭大集团与央企电力签订中长期协议

全球经济复苏言之尚早 上半年数据暂现回暖苗头


 

城镇化阵痛与担忧:10年90万个自然村销声匿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一个名为《远去的村庄》的雕塑与绘画作品展览在北京举办。展览为公众展现了一个尽管远去,却充满诗情画意的村庄形象。但是除了展览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人们关注最多的是那种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的,简单、淳朴的乡村生活,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的时间,有90万个村子消失。乡村的消失为何这样迅猛?城镇化过程中,我们要不要保护中国乡村?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这是陶渊明描写的田园乡村。

然而,这种鸡犬之声相闻,炊烟袅袅的乡村美景,却是许多城市人永远走不进去的图画。

观众:让我想起了,我从小生长的村庄,回想起了小时候快乐的童年。

《远去的村庄》雕塑与绘画作品展展品创作者李小超说,乡村是他灵魂深处最牵挂的地方:

李小超:能静下心来回观自己走过的路,感觉从童年一路走过来,能有很美好的记忆。现在人们压力很大,幸福感也没有过去强,过去吃的也不是很好,但是很快乐,这可能是与土地的情感浓厚的原因,是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一种和谐。

乡村农居所承载的,是与城市截然不同的山居生活。住在农房里,行走在村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纯净,淡然,朴素,安静。有人说,乡村与自然环境是共生的关系,最为协调。有人说,乡邻具有浓浓的人情味,透视出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的中华文明。有人说,乡村是人类的故乡,是城市人的精神家园。

但是近些年,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正在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目前,行政村也从原来的七十几万个减少到了现在的不到六十几万个。

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51.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张孝德曾撰文说,这标志着当代中国已经从乡村社会转型为城市社会。处在这个历史性拐点的国人,一方面对中国百年之久追赶西方现代化的期盼给予了极大鼓舞,另一方面,面对快速消亡的乡村文明,却感到阵痛和担忧。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柳斌杰说。

柳斌杰:全球化引起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民族的东西在这个浪潮的冲击下也不得不发生变化,要是家乡、村庄一成不变的留下去,大家也不能理解。但是,如果完全消失了,又感到感情上、思想上一种怀念。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说,村庄减少其实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易鹏:从客观规律来讲,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村庄的数量会不断消失、农民也会消失,因为有些村庄的消失是因为农民到了城市以后,他就不在这个村庄呆着了,自然而然村庄就慢慢凋零,慢慢就逐渐消失。随着人口的减少,村庄也就消失了。

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村庄的消失,但是可以尽我们的所能保护那些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村庄:

易鹏:尤其对一些有文化、生态、旅游、古村古镇,这样的村庄实行保护,让他们继续传承文化,这个角度的功能把它发展起来。

其实有许多保存完好的乡村,其经验值得借鉴,比如电影《卧虎藏龙》的拍摄地黄山脚下的宏村,始建于北宋,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40余幢,完整的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至今整个宏村成为景区,村民不但继续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用村里流经家家户户门前的干净清澈的溪水洗碗、洗衣服,而且依靠旅游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易鹏:村庄有一种自己生长的动力,只有有了这种动力,才能使村庄不断的发展。自然而然就不会被淘汰,不至于被消失。(来源:新华网/中广网北京消息 记者 汤一亮 陈泰龙)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