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传递中国政府稳增长促改革信号

2013-07-20 05:39
0

【昨日要闻回顾】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利率市场化改革答记者问

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

李新创:钢铁业负债率69% 利率放开影响很大

上半年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同期贷款增量超四分之一

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25元和310元

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万亿

底特律申请破产 为美最大城市破产案

瑞银:下半年不会出台明显刺激政策/国家摸底影子银行

新疆钢市供大于求 多家钢铁企业大型项目缓建停滞

钢企扎堆西进后遗症:首钢伊犁项目陷“撂荒”尴尬

工行上半年贵金属交易额近7000亿元

500强上榜中国企业三隐忧

中国开征房产税计划面临阻力

中煤协人士:预计今年钢铁耗煤量仅增1%

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8万亿/铁路建设或迎又一春

路透分析:汽车厂商并不担忧中国扩大汽车限购

产量创新高 矿商布暗棋/巨头产量破纪录伤了谁?

房产税面临阻力/马钢股份欲剥离部分非钢铁业务

供大于求难题待解/河北钢铁:铁矿石注入成空头支票

广东发现两处罕见巨型铷矿产地 资源量逾360万吨

神华再次大幅降价 山西煤企欲抱团应对

19日国内大宗商品延续盘整

19日黄金期货小幅反弹 现货金银收涨


 

放开贷款利率管制传递中国政府稳增长、促改革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央行称,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这意味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说:“取消利率下限释放了重要的信号,指明了未来改革的方向。推进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抑制投资套利活动,贷款意愿强烈的企业特别是民企,将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

中国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5%,低于第一季度的7.7%。多个海外投行也调低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在当前经济增速趋缓、金融市场风险积聚的背景下,中国央行此举释放了强烈的深化改革信号。”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剑锋说,“金融市场向来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敏感领域,中国政府借此向外界传递稳增长、调结构的坚定决心”。

分析人士认为,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有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总经理洪英杰说:“我们很乐意看到这一改变。以往企业在与银行打交道的时候并没有谈判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将有助于我们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

中国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受到外界欢迎。野村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张智威说:“我们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利率市场化是中国政府今年明确要推动的改革,长期来看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政策。”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院长张春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重回“宽松”,因为很少有企业能以0.7的下限利率贷到款,这一举动更多的是中国改革迈向深水区的信号意义。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蔡洪平认为,当前实体经济缺钱,银行利润依然很高,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收窄银行息差,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尽管在当前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很难有大幅度下调,但业内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将缩小银行息差收入,从而改变“千行一面”的同质化经营,倒逼银行加快差异化策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

但专家同时指出,中国央行仍然没有取消存款利率上限,表明了中国政府一贯的审慎态度。

“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放开存款利率,但在当前市场资金比较紧张的时候,贸然放开存款利率可能带来高息揽存大战和部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存款利率市场化必须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才会择时推出。”殷剑锋说。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存款利率放开,就意味着银行有经营不善和倒闭的风险,因此前提是要建立储户保护机制也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届时存款利率放开也就水到渠成。(新华网上海电 记者 姚玉洁、张祎)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7月20日起取消金融机构贷款七折利率下限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热点

进口铁矿石资质 每日要闻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房地产泡沫 热钱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