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舆论关注:专家对中国经济维持8%增速分歧明显

2013-07-01 05:36
0

【要闻回顾】

习近平: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

李源潮:经济转型要付出代价 会很痛苦

日照精品钢基地项目开工 总投资567亿

钢价再度掉头下行 钢产量却连升两旬

7月将召开国务院经济形势分析会

“钱荒”还是“心慌”? 银行业三问

资金掮客自述:热钱套现“跑路”始末

产能过剩:地方政府对GDP狂热追求系重要推手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渐近 专家呼吁配套改革创新

央行原副行长称:政府应让该破产的企业破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批城镇化报告“贪大求快”

地价与房价“齐飞” 中国楼市上半年高烧未退

银监会:银行业支付头寸充裕 流动性总量不缺

理财产品火爆房贷产品紧张 银行看似依旧饥渴

汇丰大幅下调今明两年新兴经济体增速预期

前海基建投资3898亿 16项先行先试政策落地

内蒙策克口岸:进口煤滞销 数百万吨堆积货场

奥利萨帮钢铁与矿物部反对印度政府放松铁矿石出口

张国宝预测:布伦特油价年内跌破100美元

马丁李斯:能源消耗和污染将在2030年翻番


 

专家对中国经济维持8%增速分歧明显

在昨日的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上,围绕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等问题,与会专家展开激烈讨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会上详述了他关于“中国经济8%的增速将维持20年”的理论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则从不同角度出发,预计中国经济未来难现8%以上的增长。

在林毅夫看来,后发优势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要判断中国未来是不是还有可能高速经济增长,最重要判断后发优势到底还有多大。

林毅夫引用麦迪逊的数据分析,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为美国当年21%,分别相当于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韩国在1977年,和美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在这种差距之下,日本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9.2%的增长,新加坡有20年平均每年8.6%的增长。

林毅夫续称,2008年中国人均收入是6720美元,当时美国是31000美元,假定美国人均收入不增长,中国到11000美元的时候,可能要到2020年。那时候我们人均收入也不过就是美国的30%而已。

“我觉得从2008年以后,中国经济维持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这绝对不是过高的、乐观的估计。当然,我讲的是潜力,是从后发优势上所表现出来中国可能增长的潜力,当然,这个前提就是经济发展必须按照比较优势才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必须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也必须克服由于人口红利过早消失,提高人力资源来补充增长的不足等。”林毅夫说。

相较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的乐观预期,参加论坛的其他专家则有不同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二战以后,有几十个国家先后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真正成功的并不多,大部分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刘世锦表示,中国过往高增长主要依托于投资,但是在投资的结构里,基础设施、房地产投资占到了50%左右,制造业投资也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上述两项投资,在既有的技术水平和预算约束条件下,当基础设施、房地产历史需求峰值出现时,也就意味着经济高增长时代的结束。他预计,2015年左右住宅将会达到需求的峰值,而基础设施峰值早就出现,今后10年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基本上是一个平稳的比例,不会再继续上升。

“中国经济将来由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到一个中速增长期。当然这样的转变需要一个时间,最近两三年应该是这样一个转换期,这个转换期潜在增长率为7%到8%之间,中速增长将会有一个寻找均衡点的过程。”刘世锦说,如果按照过去先进经济体的经验来讲,中国未来经济增速很可能在6%和7%之间,甚至更低一点,从逻辑上来讲都是可以解释的。

清华大学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会有很多,影响潜力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学界和决策层对人口因素的认识还不够。例如,2010年经济转型的关口,也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彻底消失的一年。从2012年开始有效生产者增长速度会低于有效消费者的增长速度。他认为,人口老化不仅影响劳动力供给,对消费和整个经济的活力也有影响,另外,对储蓄和投资都会有一系列的影响。

“在韩国和日本达到美国人均收入1/5的时候,老人的比例占总人口的4%到6%,他们用了20年的时间,人口老化的程度才达到中国现在人口老化程度。”王丰说,中国从现在开始,老年人口(65岁以上)会从8%上升到15%。因此,与以前的日本、韩国相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的起跑线,在看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时,要把这个不同的起跑线考虑进来。(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陈中)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热点

进口铁矿石资质 每日要闻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房地产泡沫 热钱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