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货币超发冲击民生当反思

2013-04-11 15:10
0

【新闻关注】

钢贸崩盘引发的思考

沙钢就钢贸商“公开信”答记者问

钢贸神话终结:“点钢成金”的不归路

钢贸商“造反”背后的生存危机

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究竟该归咎于何?

国务院:提出化解产能过剩办法 落实责任

将用法律对不符合规范的钢企迫其退出市场

工信部解答《钢铁行业规范条件》

新型城镇化将释放哪些消费力?

2013全国“两会”专题

低息贷款成就国企利润?

中国真实经济增速仅约5%

雾霾的制造者:石油乎?煤炭乎?

治霾令下:钢铁环保压力再度上升

国务院:今年要出税改方案 继续调控楼市

中国政府再出重拳调控楼市

人民日报:地产商鼓吹涨价干扰调控

许小年评基尼系数:连童话都不敢这么写

央企涉足钢贸托盘 演砸影子银行“角色”

中国影子信贷缩减前瞻

进展静悄悄:探营防城港钢铁基地

铁矿石海外收购:十年残局

高端对话:大型金属矿产商投资底线

多省市高调目标 城镇化钱从何来?

谁是电煤价格并轨的最终买单者

宝钢罗泾COREX资产转让背后

铁矿石进口“黑洞”

年终策划:反思2012,寄望2013


 

货币超发冲击民生当反思

据媒体报道,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广义货币(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M2中占比仍高达46.7%。

从存量看,截至2012年末全球货币供应量余额已超过人民币36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占27%左右。从各国对比看,截至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5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约75.25万亿元人民币)多出不只一个英国全年的供应量。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可见近几年中国货币存量增长之快。

造成人民币严重超发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导致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投资的经济拉动方式导致货币信贷疯狂投放,这是这几年货币超发的主要原因;二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贸易顺差巨大,引起货币被动发行。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超发与美元、欧元和日元对本国带来的影响有很大区别。美元、欧元和日元是世界三大储备货币,它们放水冲击的是世界各个国家,买单的是全球各国。对本国有影响,但影响并不是太大,何况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它们还不存在超发的情况。而人民币一旦严重超发可以说只能全部由国内百姓买单。人民币谈不上国际化,人民币几乎全部发行在国内。

人民币超发直接对民生造成严重打压,最大的受害者是国内百姓。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人民币超发的具体程度来说明。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三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等于是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撬动了五毛钱的GDP,即只生产出五毛钱的商品价值(美国是一美元拉动最少1.5美元的GDP)。根据货币供应量等于商品总价值与货币流通速度之比的公式原理,即另外五毛钱的货币发行是没有商品保证和价值支撑的。如果货币总量的扩张节奏跟随实体经济同步变化,即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那么目前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这必然造成流动性溢出而对民生造成三大冲击:

首先,冲击物价。这几年物价直线上涨,一把青菜已经看不到一元以下一市斤的,通胀成为顽症久治不愈,给百姓生活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压力。货币超发是凶手。

其次,推高房价。这几年房价直上云霄,买不起房、不能安居不但成为民生问题,而且成为经济和政治问题,然而,屡次调控却不能见效,不能勒住房价这匹野马,根源就在于人民币严重超发。

再次,偷走百姓财富和收入。这几年百姓一边货币收入增长,而另一边却感觉到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少,货币工资的购买力越来越低。特别是随着贫富差距拉大,低收入者和收入增长缓慢的居民生活更显困难,货币超发其实是无形中剥夺和偷走百姓的收入,是他们生活愈来愈困难、压力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余丰慧) 

中国联合钢铁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意味赞同或证实消息中援引分析人士的个人观点及报道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两会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每日滚动要闻  最新热点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雾霾与钢铁业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