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新闻观察:资本新规将添中国次级债风险“雷区”

2012-11-28 13:27
0

    【昨日要闻回顾】

习近平将主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李克强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

从财政数据回暖看中国经济新信号

矿产资源规划将与矿业权审批发证挂钩

我国钢铁业2015年海外权益矿达1亿吨

李新创观点:支持铁矿石向期货发展趋势

发改委再批城轨项目 投资加码

国内去库存化加速 钢材期货和现货价格依旧趋弱

宝钢高端车轮项目在重庆两江新区开工

袁家村铁矿球团项目回转窑点火烘炉

2013年以前煤炭需求不会明显回暖

浙江温州将发布“民间融资利率指数”

今年我国最后一批营改增试点 将于12月1日启动

财政部谈个税起征点1万元:缩收入差距作用有限

小贷公司自曝业务增长颓势:三分之一资金闲置

能源企业走出去 更应适应规则预判政治风险

下调银行卡刷卡手续费释放三大利好信号

央行施1350亿元逆回购 Shibor利率微幅上扬

三部委酝酿明年出台航运业振兴方案

范剑平:经济筑底但回升有限 “L型”走势尚待破局

央行11月27日逆回购操作1350亿元

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0.5%

人民币全球贸易支付额10月份连续第二月下降

工信部:预计到2015年中国黄金产量将达到450吨左右

11月信贷增量或高于上月 预计:将达5500亿

上半年海外投资趋缓 中国矿企进入“理性出海期”

海外银行贷款曲折入境 低息“暗渡”境内制造业

澳大利亚对来自中国镀锌板等发起反补贴调查

摩根大通:11月中国研究信心指数大幅下滑

报告称:中产阶级税收若上升将累及经济增长

项兵:全球最大挑战之一是财富不均 中国也一样

不堪“忽悠压力”离职 售楼员曝光楼市4种假象


资本新规将添中国次级债风险“雷区” 农商行两单悄然先行

* 资本新规逼近,银行争发次级债

* 两单特别版次级债悄然"摸石头过河"

* "核销和转股"条款对投资者如潜藏地雷

* "新版"次级债尝试资本工具创新方向

* 风险溢价料提高,明年中小银行次级债或难销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8月底静悄悄地发行了一单12亿元"特别版"次级债,如同石子投入湖中,至今仍涟漪阵阵,只因发行文件中多了条"核销或转股条件",即当发生触发事件时,该期债券将被立即核销或转为普通股.

无独有偶,间隔三个月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将於12月发行至多51亿元人民币次级债.据路透了解,这款债券募集说明书中亦有相同的"核销或转股"条款.

这两款特殊次级债的发出主因"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将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监管层对银行资本提出更严格要求,规定商业银行从明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从而难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

市场人士普遍预计,明年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渠道还要待银监会《资本工具创新指导意见》颁布具体细则,但因缺乏创新工具,料仍倚重次级债,发行规模料不逊今年,发行利率上行是大概率事件,因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则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持有会更加慎重,中小金融次级债或难销.

不过让不少市场人士"搞不懂的"是:在四季度抢发次级债的末班车上,新发出的宁波银行、建设银行、曲靖市商业银行等众多次级债的发行文件并无此特殊条款.

武汉农商行的相关负责人向路透表示,附加的这一特殊条款是送材料银监会审核时,监管层要求加上的.目前一些农商行等也来向他们咨询过,但後期发行加不加则是未知.

接近银监会的人士对路透表示,两单特别版次级债均由银监会的合作部来审核,他们反馈意见让银行添加这一特殊条款,以达到合格工具标准,然银行一部、二部等并未做同样要求,"目前监管标准未统一,各部门执行标准不太一致.目前试点资本工具创新意味浓重."

在今年剩余一个多月间,多家商业银行开始抢登发次级债的"末班车".粗略估计,在年关将近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商业银行将发行次级债融资约1,500亿元,而今年前11个月的次级债发行总量已逾1,000亿元.

近期农业银行宣布将发行总额不超过500亿元人次级债,建设银行发行400亿元、招商银行230亿、宁波银行发行30亿、中国银行发行230亿元次级债等.

2003年底,银监会出台了相关通知,允许商业银行将符合规定条件的次级债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兴业、招商、浦发等银行率先发行了次级债.2009年以来,次级债发行现井喷式增长,并已成为商业银行附属资本补充的首要工具.

次级债是指固定期限不低於五年(包括五年),除非银行倒闭或清算,不用於弥补银行日常经营损失,且该项债务的索偿权排在存款和其他负债之後的商业银行长期债务.中国国内现已有近50家商业银行发行了160余支次级债,融资规模已近1万亿元.

次级债融资浪潮此起彼伏的背後,正是巴塞尔协议Ⅲ实施带来的资本补充重压.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银监会将大力推动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相关细则将适时发布,以拓展商业银行的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压力.

**资本创新工具的尝试**

接近银监会人士表示,为了给商业银行减压,银监会规定今年底前发行的次级债,即便不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仍可以计入监管资本,但自明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2021年底彻底退出.

"所以现在次级债里有'核销和转股'就算合格资本工具,没有这个条款对银行不利,因为要扣减的,明年没有这个条款的次级债就发不出来,"上述人士透露称,目前的次级债最好是有这个条款,"银行不愿加,我们也不干涉".

专业人士向路透解释道,核销实际就是100%减记,之所以两单次级债均采用核销,是因中国未实现利率市场化,减记条款施行复杂且不好定价.

于是,武汉农商行尝到了头啖汤,这款次级债发行书第22条规定,当发生触发事件时,债券将被立即核销或转为普通股,触发条件是以下两者较早者:当银监会认定若不进行核销发行人将无法生存;银监会认定若不进行公共部门注资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发行人将无法生存.

武汉农商行8月29日发行了12亿元10年期固息次级债,票面利率为6.50%,主承销商为瑞信方正证券.

因武汉农商行的资产规模并未过2,000亿,不在大型保险机构投资范围,因此该支债券发出,并未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且该支债券关於特殊条款的提示寥寥,而评级公司给出的评级报告亦无上述特殊条款,语焉不详让部分市场人士有所困惑.

为这款次级债做出A+评级的联合资信评估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路透表示,因评级报告早在2月就已出具,而主承销商後续才添加"减记和转股"条款,添加原因主要出於资本新规考虑.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募集说明书与武汉农商行相仿,亦向投资人提到了"次级性风险":"发行人如发生破产清算,投资者可能无法获得全部或部分的本金和利息."该行并称,在确定债券利率时,已考虑了受偿顺序风险.

一位国有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人士分析道,农商行可能因为房地产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均较高,且业务快速发展导致资本消耗明显,因此要符合监管层对资本工具的监管新要求,才提前有针对性地试点推出资本创新工具,发行附带减记或转股条款的次级债.

但这一说法被武汉农商行次级债的主承销商--瑞信方正相关人士否认.他表示,"报材料时(银监会)要加进来的,并不是针对农商行.等明年,所有的次级债肯定都要添加这个条款了."

"这两单次级债算是资本创新工具的尝试,是否可能成为明年其他商业银行有针对性地开拓资本工具、缓解资本压力的重要渠道,还有待观察,"中信建投一位承销商说,主因是目前银行业没有达成共识怎麽发次级债,所以会存在"老版"和"新版"问题.

接近银监会的人士透露,银监会近期在对关於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稿徵求意见,对次级债等二级资本工具在"减记和转股"上有具体规定,"但目前内部各部(门)对监管标准把握不一样,有部门审核次级债时,可能让银行发债时提前加上了."

今年6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优先股等)、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混合资本债务、长期次级债务工具等)等资本工具的合格标准,特别强调了其它一级和二级资本工具须具有"可转股"或"可减记"条款,但并未详细列出各级资本所包含的具体工具.

"这是为创新资本工具预留制度空间,只要符合相应的资本标准,经过银监会认可就可纳入该类别的监管资本,"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此前撰文时称.

巴塞尔III提出後,目前国际上荷兰合作银行、瑞士银行、工银亚洲等先後发行了符合新标准的混合资本工具,有效提升了资本充足率水平. 但中国银行业尚未推出其他一级资本工具,二级资本工具也仅有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有限的品种.

**触雷风险有多大?**

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解释道,核销或转股将可免除银行原本承担的特定给付义务."有了(核销和转股)这条款,当银行危机无法生存时,可以核销债务或转成股份,一旦转成股份,亏完了也就亏完了."

由於次级债期限长、不可转让和若遇银行倒闭则难以收回,故中国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募集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

武汉农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购买该行12亿次级债的大部分都是城商行和券商等金融机构,不少是通过理财账户来买的,"都是这个行业内的,彼此很熟,大家都明白,转股或核销的触发条件实际不可能发生,所以对利率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对条款也没有异议."

"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信用,即使有减记或者转股条款,但用不到,银行怎麽可能不还债务呢?"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乐观地称.

"核销和转股"条款真的是投资者在未来总踩不到的地雷?一些市场人士则并不这麽乐观.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表示,这一条款对投资者影响深远,"目前次级债因为收益率较高,且银行都有隐含的政策担保,投资者对风险评估并不在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地雷'一直不存在."

"核销或转股虽然让银行偿还债务压力减轻,吸收损失抵抗风险能力提高.但对债权人很不利,风险很大.银行一旦生存不下去了,即使转股了,投资者得以偿付会很少,"上述保险人士认为.

迄今为止,中国的银行还仅仅破产过海南发展银行一家,但金融机构破产法正在酝酿,今後国家为金融机构买单的情形无疑会越来越少.

中国保监会今年7月发布保险资金投资债券暂行办法,并对金融企业债、混合资本债、可转债等有不同的标准和投资比例.

"现在都觉得银行肯定不会破产,买次级债没问题,同时收益相对一般金融债较高,多数金融机构都在买,但次级债基本都是5-10年期,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结果很难讲,"中英人寿资产管理人士称.

一位保险业资深债券分析师表示,保险公司买次级债时,对发债主体会有深入评级,只会挑2,000亿资产规模以上、资质较好的银行次级债,"一旦有'减记和转股'条款的次级债,我们的门槛会再提高,如投资次级债,评级上会把主体评级下调1级,混合资本债下调2级."

但她认为,不必对新版次级债过於悲观,银行不会因为有"核销和转股"条款轻易核销债务,银监会亦不会轻易动用这一条款.以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为例,虽然保监会规定说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以下就不可以偿还,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保险机构会违约.

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只有在确保偿还次级债本息後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息.

"本来次级债的索偿权就在存款和其它负债之後,减记和转股後的清偿顺序又会有所改变,市场环境要是转弱,新版次级债肯定对机构投资者吸引力降低,而且以後还会出现一级发行市场容纳性有限而发行失败的风险,"中信证券一位债券销售称.

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人士直言道,"保险买次级债,之前是资产配置和银保合作的双重需要.加了特殊条款的次级债吸引力肯定下降,况且目前险资投资渠道放开了,次级债收益率又不高,还不如直接买信托和银行理财,至少违约了还有个回收率,这个条款一加,违约回收率直接是零.所以在做次级债投资的时候,会要求合理的风险溢价."

光大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具体要看各家金融机构内控风险机制规定,一般投资户和交易户对混合资本工具的标准不一,後者博利差为主,追求高收益动力强,相对风控宽松.

不少业内人士更表示,新款次级债可能对交叉持有量较大、评级相对较低、资本金补充问题较为迫切的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发行影响更大,明年新版次级债的风险溢价相应也会提高.

**新版次级债落地困惑**

尽管距明年新规实施已为时不远,但对於"核销(100%减记)或转股"条款具体如何操作,一些业内人士仍感到困惑.

中国工商银行战略管理部一位资深人士称,"'减记'和'转股'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转股'对现有股东的股权造成较大程度的稀释,老股东将对银行施压,一旦'转股'触发条件实现,对於投资者则有可能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因此这收益波幅较大,适合具有较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但一些传统固定收益投资者则不愿意将债券转为股权.

而'可减记'资本工具可使陷入困境的公司重新获得资本金,但国内没有施行利率市场化,很难定价,故商业银行选择"核销"条款,但'核销'比'转股'风险更大.

中英人寿资产管理部人士亦有所疑问,核销或转股具体怎麽操作?尤其是上市银行的次级债如何转股?转股时以什麽价格转?这些技术问题怎麽解决都是未知."

上述人士还有疑问,一旦发生触发事件,持有"核销或转股"的投资者会面临减记至零的风险,其所享有权利实际上远低於普通股股东.

而两单新版次级债的清偿顺序均为,在发行人其它负债之前,优先于发行人的股权资本和混合资本债.

"当银监会认定这家银行无法生存了,新版次级债可被核销或转成股权,若被核销,其违约回收率可能直接降至零;若转股,则其受偿顺序直接降至最後,而在次级债核销或转股的同时,权益资本和混合资本债如何承担对应的损失?如果其承担的风险不能明确区分,如何保证次级债的原定受偿顺序,如何保障次级债债权人的利益?"中英人寿人士称.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人士则疑问,"核销和转股条款对债权人影响很大,清偿顺序会否改变?武汉农商行里没有核销和转股细化的规则,特殊条款的设立是否也需要发行人为此支付更高风险溢价,市场需要消化和达成共识."

瑞银证券报告认为,创新资本工具仍需监管及银行多方面协调,但不应存在实质性障碍,合格资本工具明确需有永久减记或者转股的方式来吸收损失的条款,两者权衡取决於银行对成本及发行便利程度考量.未来上市银行主要资本补充渠道将是内生积累和创新资本工具,因此提高内生积累能力将是中长期银行提升资本的主要方向.(路透北京11月28日电 作者 赵红梅/审校 林高丽)

央行再启1350亿天量逆回购 年底资金面稳中偏紧

银行理财产品暗地输血地方融资平台

周小川在金麒麟论坛上讲话/全文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十八大 钢市 矿市 煤炭 钢贸商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专题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