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中国2017年负债率14%│国企资产负债率65.7%

2018-03-30 08:36
0

 

外汇局:中国2017年负债率为14%,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中国最新国家负债水平刚刚出炉,截至2017年末中国的负债率为14%,债务率、偿债率等各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

国家外汇管理局3月29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11776亿元人民币(等值17106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较2016年末增长2948亿美元;负债率为14%,债务率为71%,偿债率为7%,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的比例为35%。

所谓负债率,是指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负债率安全线为20%;债务率是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收入的比率,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债务率安全线为100%,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的安全线为100%。

“上述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国家外汇局称。

分季度来看,2017年外债增长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分别增长1249亿美元、1172亿美元;四季度外债余额增长355亿美元,增速明显放缓。

从债务工具来看,外汇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解释称,这主要由货币与存款、债务证券的增长推动,两者对外债总规模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37%。

从期限结构看,截至去年末,中长期外债余额为39962亿元人民币(等值6116亿美元),占36%;短期外债余额为71814亿元人民币(等值10990亿美元),占64%,短期外债比例保持稳定。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8%。

对于中国外债余额增长的主要原因,国家外汇局称,这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政策红利释放两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一方面,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平稳增长,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汇率预期总体平稳,这些是中国外债增长的基础性因素;另一方面,多项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提升了境内主体跨境融资便利化程度,2017年,央行、外汇局进一步完善了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和企业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使境内机构能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特别是内地与香港‘债券通’,进一步向境外投资者开放了境内金融市场,境外机构增持境内债券的意愿积极,持有境内债券规模不断增加。”外汇局称。

展望未来外汇政策,央行和外汇局表示将认真贯彻“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要求,不断完善以银行和短期资本流动为重点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充分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 陈月石)

——————————————

国企和地方成去杠杆重点

居民部门杠杆率攀升,短期消费贷风险凸显

2017年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杠杆率增速大幅回落,特别是金融加速去杠杆。不过,国企债务占比依旧保持在高位,地方违规担保和变相举债时有发生,以政府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等形式存在的变种融资方式仍然存在。

为此,政府已经连续出台系列政策加以防范。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3月29日从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度)发布会上获悉的。与会专家认为,未来去杠杆的重点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其中,国企去杠杆是重中之重;在应对地方隐性债务风险方面,要着力打破刚兑、破除隐性债务,形成长效机制。

金融去杠杆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中国去杠杆与防范化解风险初见成效。当天发布的《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尽管2015年底中央提出去杠杆的目标,但真正取得成效的是2017年,即实现了总体稳杠杆、局部去杠杆。

数据显示,相比2008年以来杠杆率的快速提升,当前的杠杆率增速大幅下降。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由2016年的158.2%回落到156.9%,下降了1.3个百分点。而金融部门加速去杠杆成为局部去杠杆的突出亮点。2017年,金融部门杠杆率分别回落8.4个百分点(资产方)和4.8个百分点(负债方)。

“从1993年到2016年,金融部门杠杆率一路攀升,但从2017年开始,金融去杠杆迈出实质性步伐,可以说是加速去杠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分析称,金融部门去杠杆主要体现在银行总资产增速大幅放缓和同业资产占比逐渐下降上。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在张晓晶看来,“随着金融监管的继续推进,金融部门去杠杆率将有望进一步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下一步金融去杠杆的根本是解决不良资产问题。

张晓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不良资产有多种方式,包括通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资产重组以及资产证券化等。不过也要谨防在处理不良资产中出现“免费午餐”的情况,这就需要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途径,进行制度上的安排。此外还要允许一些金融机构破产。

在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研究员刘磊看来,金融部门去杠杆的关键在于缩表,未来去杠杆的方向是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占比要下降。

国企和地方政府成去杠杆重点

国企去杠杆仍面临挑战。报告指出,非金融企业部门去杠杆主要是由非国有企业实现的,国企杠杆率显著高于非金融企业的平均水平。

2017年,国企已经出现降杠杆苗头。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5%,相比上一年下降0.3个百分点。

不过,张晓晶指出,“根据估算,国企债务占全部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62%,相比2016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

标普董事总经理、首席评级官李国宜指出,近年来企业降杠杆意识非常强,目前看整体风险可控,但个别企业在转型中扩张较快,负债较多,要重视这种局部风险。

未来国企去杠杆主要发力点在哪里?张晓晶告诉记者,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清理僵尸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二是通过市场化、法制化的方式,稳步推进债转股。三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要减少隐性担保、刚性兑付,促使国企运行更加市场化。

与此同时,地方隐性债务风险仍值得警惕。报告指出,近两年融资平台债务增速已由20%以上的高增速回落至10%左右。但由于这些平台主要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公益性建设,财务状况并不理想,在平台与政府的现有关系框架下,可能还需要增加对平台企业的持续补贴。此外,融资担保债务虽然在引入市场化机制,但实践中违规担保和变相举债仍时有发生。

而以政府投资基金、专项建设基金、政府购买服务、PPP项目等形式存在的“新马甲”成为地方隐性负债的主要形态。“这种变相融资模式的出现,导致地方政府筹资结构更趋复杂,方式也更加隐蔽,使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一步增加,可能成为政府债务新的风险点。”张晓晶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副代表张龙梅指出,相比微观债务率来说,要警惕宏观债务率的上升。

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仍有空间

专家表示,2018年去杠杆的总体取向是总体稳杠杆。“只有总杠杆率稳了、宏观经济稳了,才有条件去实现局部的去杠杆。”张晓晶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居民部门加杠杆呈现加速态势。2017年,居民部门杠杆率为49%,同比去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2017年的总杠杆率上升主要是居民杠杆率攀升所致。”张晓晶说。

居民部门杠杆率快速攀升致风险凸显。2017年,居民短期消费贷增长过快,全年上涨了38%。专家分析称,这些贷款有相当大部分仍然是住房贷款的替代形式,短期消费贷成为变相抵押贷,加大了风险。“这部分贷款缺乏实物资产的抵押,银行面临的风险敞口更大,而一般寻求消费贷来降低首付比例的家庭,其金融资产规模也有限。一旦其收入流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违约风险。”张晓晶分析称。

不过,不少专家也表示,居民部门杠杆率不宜被放大。根据估算,居民每年债务负担(即年还本付息额)尚不到可支配收入的10%。由于居民债务的过快增长,居民每年的还本付息压力显著增大,但当前尚处于可控范围,尚具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李扬认为,“去杠杆是配合整个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战略安排,不应就某一个方面进行过分解读。随着三大攻坚战顺利完成目标,中国经济会迎来更健康、更有质量、更平稳的增长。”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左翰嫡/北京报道)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