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2017年预算报告: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2017-03-07 07:29
0

【昨日要闻回顾】

动态新闻辑要 江苏钢铁业拟重构7大集团、1家逾5000万吨超级钢企

今年钢铁去产能目标为什么低于去年?宁吉喆回应 答记者问/实录

京津冀轨道交通规划基本完成 处置“僵尸企业”可建联席会议制度

苗圩:确保上半年彻底取缔“地条钢” 去产能的数字是靠得住的

2017,六问中国经济热点 国有企业改革:“债转股”两会再掀热潮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表示:今年混所有制改革肯定会有突破

中船协会长:“我们现有的6500万载重吨造船产能,也还是偏多的”

2月国内挖掘机销量大增298% 全球10大锌矿已关2座 余量仅能采20年


(原标题)2017年预算报告: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个人所得税改革和房地产税征收,都要以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互联互通为基础。因此,该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3月6日,《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与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预算报告”)透露,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比往年预算报告发现,这是“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首次列入预算报告。

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个人所得税改革和房地产税征收,都要以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互联互通为基础。因此,该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

专家:建立系统非常重要

据了解,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但推进过程比较缓慢。

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召开,新任财政部部长肖捷在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时指出,要“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财政部在去年底曾表示,将进一步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推动现金交易的规范管理等社会综合配套条件的逐步完善,为个人所得税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2018年实现征管数据向税务总局集中,建成自然人征管系统,并实现与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外界普遍认为,该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在为房地产税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铺路。

此外,正在修订中的税收征管法已经明确建立自然人纳税识别号,这将归集个人工资、薪酬、证券、不动产、保险、银行存款信息,推动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立。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认为,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建立非常重要,这要求政府提高征管能力,包括政府的信息收集、掌握和计算能力,以此来归集个人、家庭所有的收入和支出。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施正文表示,建立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一个纳税人有一个唯一的、终身不变的纳税人识别号。这个纳税人识别号以前主要是面向企业,下一步重点就是个人,这在正在修订的《税收征管法》中也有体现。

地方专项债收入预算翻倍

除了提及上述制定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外,预算报告还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着墨不少。

预算报告指出,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切实做好2017年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预算报告显示,2017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预算8000亿元。

记者查阅往年预算报告,发现地方专项债务收入预算由2015年的1000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4000亿元,又增加至今年的8000亿元。

上海财大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专项债券与一般债券所对应的建设项目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他向记者分析道,地方专项债券预算翻倍,这是地方政府建设项目及资金出现一些结构性变化。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发行量增长速度低于专项债券发行量增长速度。“反映了地方政府将来的建设项目将更多地以政府性基金为偿还资金来源,所以发行了更多的专项债券。”他补充表示。

冯俏彬向记者表示,增加地方专项债券出于地方政府有合理、合法的建设需要,这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减少地方政府隐性负债的动机。(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实习记者 张钟尹 全国两会现场报道)

————————————————————

2017年“两会”专题:政策·动态·热点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