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央行副行长:央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 与支付体系互补

2016-09-03 07:25
0

【昨日要闻回顾】

关于杭州G20峰会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2015年底我国全社会杠杆率为249%

新闻辑要 河北省丰润区政府自订去产能标准 免拆违规钢铁项目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透露十大重磅经济信号 将建全国性破产审判庭

工信部:确保完成钢煤压减任务 国土部:不受理新增钢铁产能用地

焦煤逼近涨停 年度涨幅近70% 澳洲铁矿石出口已经出现反弹迹象

奥巴马将提议削减全球钢产量 IMF或一年半来第六次下调经济预期

国企改革17个配套文件发布 七个“自贸实验区”总体方案将出台

黑色系大面积转弱 动力煤一枝独秀 冶金煤价格半年累计涨逾80%

房企不断制造新“地王” 钱究竟从哪来:银行上半年提供约10万亿

山西七大煤炭集团上半年负债达1.19万亿 原油期货空头骤降破纪录


央行副行长:央行推动发行数字货币势在必然

上周四百度悄然移除所有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广告,昨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称,央行应逐步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

范一飞在《中国金融》撰文称,数字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出于信用和安全性的考虑,央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中央银行应逐步实现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对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周小川今年年初接受财新访问时曾称,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

中国央行在2014年成立了数字货币及应用研究小组,今年1月还与花旗、德勤的业者进行了交流。据范一飞,研究小组正在进入尝试构建数字货币原型的新阶段,理论框架层面的研究已经完成。

范一飞在文中称,从以物易物到贵金属货币,再到纸币,数字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数字货币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并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以更高效率加以应用。而央行数字货币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可以最大范围实现线上与线下同步应用,最大限度提升交易便利性和安全性。

那么,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与现有的支付体系有区别吗?范一飞称,支付体系主要处理的是广义货币中的活期存款部分,而数字货币则主要属于现金范畴。“如果只是普通数字配上数字钱包,还只是电子货币;如果是加密数字存储于数字钱包并运行在特定数字货币网络中,这才是纯数字货币。”

范一飞称,数字货币更难篡改、更易线上和线下操作、可视性更强、渠道更为广泛。相比电子货币的支付体系反洗钱的成本更低。但数字货币的技术要求更高,体系运行维护难度也较大,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支付体系互补,在不同场景下择优选择。

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框架,目前一些类数字货币的常用模式是中央银行直接面向公众发行数字货币。但是,央行直接使用数字货币技术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从技术上来说可能冲击整个商业银行系统。范一飞称,中国央行将倾向遵循传统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二元模式(现行纸币发行流通模式),由中央银行将数字货币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受央行委托向公众提供法定数字货币存取等服务,原因有二:

一是更容易在现有货币运行框架下让法定数字货币逐步取代纸币,而不颠覆现有货币发行流通体系;

二是可以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共同参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流通,适当分散风险,加快服务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

范一飞认为,数字货币对金融系统可能的影响如下:

第一,货币结构发生变化,货币乘数增大;

第二,实物货币需求持续下降,金融资产相互转换速度加快;

第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可测量度有所提升,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更为扎实,有利于更好地计算货币总量、分析货币结构;

第四,降低KYC(了解客户,Know Your Customer)与AML(反洗钱,Anti-money Laundering)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第五,提供高效的共享金融环境,驱动金融创新。

而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还可能更易引发金融脱媒,影响货币创造。由于数字货币使存款(M2-M0)向现金(M0)的转化变得十分便捷,金融恐慌和金融风险一旦产生也会加速传染,加剧对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破坏性。鉴于此,特定条件下必须设置适当机制加以限制。(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 / 陶旖洁)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