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之际 人民日报提汽车业产能过剩

2016-07-25 09:48
0

【近日要闻回顾】

市场心态不稳 国内钢价大幅下跌 成交乏力 铁矿石市场弱势震荡

违法虚假陈述年报 大智慧被证监会顶格处罚 两百多名投资者索赔

华菱钢铁资产大置换 深交所予以极大关注 质疑是否“重组上市”

赵喜子:中国粗钢产量不会很快下滑 “十三五”期间约维持8亿吨

央行媒体《金融时报》评东北特钢:坚持市场化方式处置债券违约

楼继伟:改革房地产税制还有利益调整阻碍,下一步将无反顾去做

黑色期货为何如此剧烈波动? 中国股市楼市正经历一场罕见大裂变

频频调控 收效甚微 据估算:当前我国钢铁产能已经接近12亿吨

新闻辑要 李克强:全球面临产能过剩,中国愿意就钢铁贸易进行谈判

军民融合:将开启数个万亿计产业 地方结余:今年或要花掉5440亿

商品期货上演多空追逐战:“这哪是期货,这是鞭子啊,来回抽!”

违约仍发酵:东北特钢全球规模最大技改尴尬 新华社连续三评楼市

中钢协:7月铁矿石进口预警监测报告 央行连续四日“放水”1050亿

盛松成再谈流动性陷阱:企业税费更高 上半年公路水路投资7813亿

淡水河谷二季度铁矿石增产930万吨 花旗:外部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沙钢上调钢价 煤价继续涨 商务部:中国钢铁产品符合越南市场需要

欧盟打算有条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商务部称:将进行评估


 

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之际 人民日报提汽车业产能过剩

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供给远高于市场需求的煤炭、钢铁、水泥等工业产品,汽车业尚未被列入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但人民日报今日刊文警告,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汽车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已不容回避,汽车业未来很可能面临产能绝对过剩的风险。

文章援引观点称,汽车业避免产能过剩的未雨绸缪,需要车企实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不断完善汽车准入制度,不达标的车企依法退出;并且严控地方政府过分追求增长,不合理保护汽车业,为产能过剩推波助澜。

数据显示,2015年,占我国汽车产量98%的37家主要汽车企业形成整车产能3122万辆。其中乘用车产能2575万辆,产能利用率为81%;商用车产能54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2%。

在5月11日,国家发改委就已提出,汽车产能的结构性过剩已经显现。发改委认为,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商用车产能利用率较低,不宜盲目增加产能投资;

二是动力电池领域投资热度较高,需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是企业应重点加强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提高已有产能利用率,增强资源整合能力,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人民日报文章认为,车企的“十三五”规划显示,六大车企集团对2020年销量目标的制定虽相对理性,但相较2015年的实际销量仍有“蛇吞象”之意。如北汽去年销售248万辆,2020年产能将增至450万辆,未来5年须保持12.6%的年均增速;根据一汽和东风各自的产能规划,未来5年也须分别维持8.1%、7.7%的年均销量增长率。再加上不断上马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有关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产能将达5000万辆。

与此同时,行业机构和车企对“十三五”车市增速的预测却在4%—5%之间,一汽集团规划部部长傅斌风曾表示,“2020年全国3000万辆的产销基本可以保证”。文章认为,这样未来几年必然出现产能过剩隐忧。

“汽车业要未雨绸缪,避免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付于武认为,车企要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产品和技术方面,企业应着力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拓展市场需求。“汽车企业在产能建设上要合理规划,滚动生产。如新工厂可以分期建设,不要一步到位;按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班次,适当调整生产节拍;对旧的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有效利用产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政研中心主任吴松泉建议。

文章还指出,产能过剩还具有明显的体制机制特征。由于中国汽车准入制度不尽完善,退出机制长期缺位,导致很多没有生产能力,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僵尸企业”长期存在。付于武表示:“政府应放宽对车企生产、投资、建厂的准入限制,同时完善安全、节能、环保、技术等法规和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企依法退出。”

企业的扩产和项目的频繁上马,亦不乏地方过分追求GDP增长和不合理保护的因素。汽车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各地都把大规模发展汽车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或给予优惠或施加压力,加剧了企业的无序投资,各地汽车产能被盲目抬高。化解产能过剩,一定要严控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吴松泉强调。(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 / 陶旖洁)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