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宏观新闻 >> 正文

我国就业压力巨大

2016-07-14 06:38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刘振民:仲裁庭法官挣了菲律宾的钱 提供有偿服务

舆情发出质疑:“宝武合并”去产能预期 尚有待于市场去验证

中国前6月进出口双降/新闻发布会 铁矿石进口及钢材出口同比增长

习李分别召开座谈会 相同不同点 李克强:落实“三去一降一补”

央行逆回购300亿 媒体:李克强暗示二季度GDP接近一季度的6.7%

焦炭“底气足” 唐山限产导致钢价波动 亏损大户翻身 大赚二季度

煤炭还有空间 钢铁期现或再涨 煤焦钢期货助力企业防风险保利润

“十三五”货物贸易不设指标 商务部回应美对华不锈钢板带反倾销

上半年我国船舶工业运行情况 墨西哥对华冷卷双反税扩至含硼冷卷

投资经理:“做产业债的都是英雄” 守信企业银行开“绿色通道”


 

透视大国就业“家底”

就业是什么?对个人,是收入和尊严;对家庭,是支柱和希望;对社会,是稳定和发展;对国家,是繁荣和富强。

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如何、未来趋势又如何?

每年新增1500万就业人口,压力何其大

“我国每年有大约1500万人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去年未就业人员约有1000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则用“洪水猛兽”来形容:“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机器代替人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江苏淮安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就很具代表性:通过技术研发,原来140余人的一条主要生产线,现在只需要40余人。“机器换人”的情况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每天都在发生。

“发达国家有GDP增长却没有就业增长,就是这个原因。”陈宇说,“而且,我国正在全球产业链底端艰难上行,目前还不能提供足够的‘白领岗位’供大学生就业。”

让就业难上加难的是结构性矛盾——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人社部对全国100个城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状况的持续监测表明,市场供求的匹配度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技能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供求缺口明显加大,2010年至2016年年均求人倍率(岗位数与求职人数的比)已超过2:1。

由于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较高的薪资水准和良好的劳动条件,生产运输操作工之类的普工和商业、服务业人员供求缺口也在加大,其求人倍率已跃升到1.2:1。

“一方面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企业因为人才匮乏而难以扩大规模和靠满街散发小广告招聘服务员。”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

此外,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障碍,也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效率和公平性。

经济总量扩大、市场活力增强,确保就业稳定

就业的确“压力山大”,然而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指标。今年1至5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577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怎样做到的?

莫荣说,近年来GDP增速虽有所放缓,但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结构不断改善,GDP每增长1个点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了。

他分析,2006年我国GDP增长10.7%,当年GDP增量为3万多亿元。而2015年我国GDP增长6.9%,当年的GDP增量则达到4万多亿元。也就是说,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量仍然不减,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依然强劲。

简政放权、深化改革,大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则成为解决就业压力的一大新动能。新一届政府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工商登记改革,为企业松了绑,推动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据统计,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都在1万户以上。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各地区、各部门千方百计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刺激企业吸纳、稳定现有岗位,既化解了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题,也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则认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向着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方向转变: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30.6%,就业人员为2.2亿多人;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为40.6%,就业人员为3.1亿人;到“十三五”末期,服务业的就业占比很可能达50%。

就业质量亟待关注,技能人才规模要扩大

在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就业人数的同时,一些岗位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陈宇认为,当前就业一个深层次的难题是要提升质量。

“关键是要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中高端岗位。”他说,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等收入人群的主体是技工,也就是“高级蓝领”。

莫荣则认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工业领域,正常的人才结构是1个科学家、10个工程师、100个技能人才。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引进,而各国都没有大规模引进技能人才的先例。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没有大量的技能人才,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难以想象的。

一些专家还表示,从国家战略来说,要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也唯有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这也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徐博、梁晓飞、付昊苏)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