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有必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吗?

2016-03-29 06:06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本轮油价暂不调整 银行将打响不良资产处置新一轮新战役

央行逆回购350亿 国企去社会化改革:或需每年拿出一半盈利收入

四川国企员工可持股 钢材采购很消极 囤货不好卖 中信澳矿巨亏

全球贸易指标很惨 重钢巨亏60亿 东北特钢或违约 8亿债券到期

江苏:向钢铁煤炭产量“开刀” 评论:产业工人是钢铁业升级尺度

高法:将公开“僵尸企业”信息 蒂森克虏伯:收缩钢铁 投资中国

新兴产业遭遇供需错配梗阻 2020年我国拟实现商业用电量全部放开

1-2月国内粗钢量同比下降 3月中旬日产量环比大增 看2月板带产销

唐山突查钢企环保 跨境电商税改:买啥划算 巴对进口钢材征30%税


 

有必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吗

自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以来,人民币贬值幅度比过去加大,加之近日凤凰财经引述里昂证券的报告称,中国央行将于明年第三季度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届时人民币或急跌至每美元兑9元人民币,即较现价跌27%,不少人咨询笔者,是否应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第一,人民币早与美元脱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由紧盯美元改为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目前人民币汇率参考篮子货币,篮子货币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若人民币剧烈贬值,至少篮子货币也应是贬值的,但欧元、日元和韩元兑美元的汇率目前均在低位区,篮子货币继续大幅贬值的概率极小,人民币大幅贬值的概率当然也很小。

第二,人民币汇率尚未市场化,而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即使市场中投机炒作人民币的因素增强,但央行这只“看得见的手”也会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操作,根据国际贸易平衡状况进行动态调节。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是中国汇率改革的方向,市场供求发出的价格信号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但鉴于汇率市场化的潜在风险过大,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绝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入篮的前一日即2015年11月30日为6.3962,到2016年3月22日贬值到6.4971,近4个月里仅贬了1.55%,如果与20年来的最高汇率即2014年1月的6.1043比较,也仅贬了5.55%,这实属市场“看不见的手”在正常配置货币资源。

第三,中国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抵御对人民币的任何冲击。实际上,中国的外汇储备大都是通过经常性贸易顺差积累起来的。中国从1993年以来尚未出现过贸易逆差的年份,即使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的2015年,仍有5932亿美元的贸易盈余。这说明中国商品价格仍具国际竞争力,有这么大的贸易顺差,根本不需通过让人民币大幅贬值来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尽管近几个月资本账户流出明显,但经常账户的顺差足以抵消资本账户的抽逃,抽逃不会对外汇储备构成威胁。

第四,人民币大幅贬值会诱发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过去几年,一些国家一直认定我们低估了人民币的币值,要求人民币升值。例如,美国为提高自己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过去一直要求中国政府升值人民币。美国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后的14个月里3次要求人民币升值;2010年9月1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举行听证会,企图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压人民币升值。2010年3月18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要求人民币升值。所以,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必然诱发一些国家再次压人民币升值,并设置针对中国的更多的贸易壁垒,这必然会让中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受到挤压。

第五,要考虑换汇成本和存款利率。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储蓄,再把美元换回人民币在国内消费,要增加换汇成本,并有利息损失(美元利率比人民币的低),即使将来人民币有所贬值,换汇成本和利息损失也把存美元的保值收益吃掉了。所以,如没有境外消费需求,把人民币换成美元储蓄并不划算,除非我们的通货膨胀率很高。

综上,人民币在明年第三季度会贬值到9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可能性极小。李克强总理3月24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也强调,中国发展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具备、也不会有长期贬值的可能,所以,目前根本没必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 刘植荣)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