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新闻播报 >> 正文

全球市场危机的深层原因

2016-02-17 05:32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李克强:政策落实怎么样,都要负责任!

社科院李扬:财政赤字和政府负债会迅速增加

欧洲多国钢铁代表在布鲁塞尔示威 抗议中国倾销

铁矿石等外盘期货大幅反弹 都说是周小川的功劳

债务违约再添一例 房贷新政陆续落地

我国楼市库存究竟有多少?

就近城镇化之四川样本

1.7万亿逆回购到期冲击可控

1月我国对外投资增长18.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继续上升 产能过剩行业信用风险引发关注

八部委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

环保:江苏大力监管钢铁 郑州禁建钢铁项目 力拓对市场预估犯错

河北钢铁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6.50% 铁路投资增 为何钢轨产量降?

央行:1月M2同比增14.0% 社会融资增量3.42万亿 煤价跌回12年前

1月自香港进口暴增 欧盟钢材需求放缓 中国矿车出口澳洲 BDI回升


 

当前全球市场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对于2016年开年全球市场的惨淡表现,分析师们试图从各个角度来做出剖析。在花旗分析师Matt King看来,银行资产负债表面临的巨大压力是近期股市遭到抛售的深层次原因。而讽刺的是,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金融危机之后银行业更为严苛的规定恰恰是问题的起源。

King指出,一系列指标表现已经显示出银行资产负债表正面临的巨大压力。无论是从流动性还是质地来看,理论上国债都应该好于掉期品种。然而现在除了市场关注的负国债掉期息差外,现金-掉期违约表现也出现了同步的快速下行。(在负国债掉期息差问题上,虽然全球都存在这一现象,但是美国的情况比欧元区或者英国更为明显。)

银行杠杆比例和资产负债表规模限制导致市场资金成本攀升的同时加杠杆操作也无处不在。再加上共同基金的资金流出和现货市场流动性不佳的担忧,最终造就了衍生品意外出现溢价的现状。

King进一步表示,国债和掉期品种的价差反应的并非是政府或者银行的信用质量,而是银行对于任何可能堆高资产负债表的放款偏好。因此在负债表规模受限的规定之下,相对收益率更低但更加安全的产品,实际的杠杆使用率会更高,并且更易受到流动性溢价的影响。

而从信贷市场来看,尽管折价意味着潜在的套利机会——买入债券并通过CDS来对冲风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也都需要使用杠杆来操作更加“安全”的品种。然而如今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比率(NSFR) 等规定却让银行资金加杠杆变得十分困难。

至于为什么这种情况会在2016年才出现,King则认为是因为多个因素的协力在去年下半年才出现——比如欧洲市场回购交易量去年开始出现下滑。而在此之前,央行的宽松措施冲销了大部分影响因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负国债掉期息在美国和英国更为明显,在欧洲和日本却相对温和,因为美国去年12月已经开始加息,英国也拒绝扩大宽松;而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却在继续放水。此外,美国共同基金的资金流出情况也远甚于欧洲。

King预计,如果共同资金的流出进一步加剧的话,负国债掉期息差状况会进一步扩大。其他市场参与者,比如对冲基金虽然能够提供一些短暂缓冲的作用,但是最终还是将会受到一系列规则的限制而无所作为。即便(受规则限制的)市场参与者选择断臂求生,市场本身的负反馈也会令国债掉期息差为负的状况加剧,尤其是当市场处于恐慌的时候,没人愿意做第一个逆势交易者。

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体的流动性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面临的发债成本高企。更为糟糕的是,原有市场结构失效将导致风险偏好的逆转(进一步恶化),而且这种恶化不仅停留在资本市场本身,还会进一步延伸至实体经济中。

央行继续保持流动性释放虽然可以处理和缓解市场的扭曲(国债和掉期违约倒挂),但是不可能从本质上消灭这种扭曲。在各种规则限制之下,银行能做的也只有“望洋兴叹”。

King最后总结表示,如果前一次金融危机并不是抵押品或者银行杠杆过度所造成的,那么必然有其他理由。最有信服力的说法显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银行当然是强化这种宽松的渠道,但是没有银行,泛滥的资金也会另觅他处。限制银行杠杆和控制风险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是专注于银行杠杆本身可能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最终目标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 / 程俊)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