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金融外汇 >> 正文

外汇占款大幅减少 机构预计:春节前降准概率大增

2016-01-05 05:36
0

【特别策划:追问2015,叩问2016】

————————————————————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股市今天为什么暴跌?

李克强考察太钢:好产能要优胜劣汰!

人民日报: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人民日报》:让“僵尸”入土为安

马云:不成功的人总怪别人

“十三五”铁路投资拟达3.8万亿元

2015年12月财新PMI为48.2

中钢协:2015年12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均产量156.85万吨

中央地方税收划分启幕 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河北 公布举报电话

调查:农民工进城买房潜力多大? 住房租赁:80%以上为虚假信息

马来西亚或暂停对华出口铝土矿 钢市可售资源紧惜售 后市或偏强

2016年外贸“维稳”第一 “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望本月落地

货物在其他港口转运不再征收建设费 高盛:今年大宗商品跌势难逃

两年多时间:完成对55家中管央企巡视全覆盖 都查出了啥问题?


外汇占款大幅减少、节前资金需求较大

机构预计春节前降准概率大增

尽管日前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撰文指出,“降准等数量工具使用还需考虑对资本流动的影响”,但不少机构认为,这并不妨碍春节前降准概率大升。

兴业银行研报指出,近期离岸人民币大幅贬值,加上外汇占款重新出现大幅减少,资本外流压力又开始加剧,投资者仍担忧国内流动性;同时叠加春节前资金需求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6年1月央行仍有进行降准操作的必要,同时辅以公开市场和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投放短期跨节资金,以平滑流动性波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李奇霖也表示,考虑到因外汇占款下降产生的基础货币缺口有持续性,且短端已经开始制约长端下行的幅度,通过降准主动继续压低短端利率的时点可能会发生在春节前。

外汇占款下降引起基础货币缺口是降准的主要原因,兴业银行研报预计,2016年1月央行外汇占款减少3000亿元左右。“央行外汇占款变动金额与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呈现明显的正相关,进入2015年12月以来,CNY与CNH价差较11月出现大幅度扩大”。

不仅在岸离岸人民币汇差的扩大会影响外汇占款,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央行近期推出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及进入新年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又重新开放等,都会在短期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幅,引起外汇占款减少,加剧资本外流。

降准在弥补基础货币缺口的同时,也会引导短端利率下降,进而减轻汇率端压力。据李奇霖解释,目前长端利率快速下行,但长短端利差已经十分平坦。但考虑到汇率贬值与资本外流对超储的消耗短期内很难扭转,这在流动性供给端制约短端利率进一步下行。

“当前的7天质押回购利率与名义GDP增速对比来看仍偏高。央行没有主动释放过多的流动性推动短端利率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预计主要还是要平衡汇率端的压力。但问题是,如果不主动压低短端,在现有的经济下行背景下,资本套息的空间根本无法抵御人民币资产风险溢价上升的幅度,汇率端的压力有增无减。”李奇霖说。

因此,李奇霖认为,目前利率曲线已经较为平坦,短端利率开始制约长端利率的进一步下行。一般来讲,在经济下行周期,重新为长端利率下行创造空间,降准往往会成为央行的政策选项。加之当前外汇占款流出对基础货币负面冲击具有持续性,降准已箭在弦上。

除降准外,兴业银行研报预计,央行会辅以公开市场和SLF操作投放短期跨节资金,以平滑流动性波动。根据过往3年的经验来看,除降准之外,其他操作释放的流动性平均为8400亿元左右,叠加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基准情形下净投放大约在14000亿元。

不过,在经历了2015年多次降准降息后,市场对降准的反应也在逐渐钝化。业内普遍预计,2016年仍会有多次降准,但降息空间已不大。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货币政策宽松的程度不会超过2014~2015年,更多地是应对经济下行和物价通缩。人民日报昨日刊出的关于权威人士解读供给侧改革一文中也提及,今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孙璐璐)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