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周国治谈中国走向钢铁强国路径

2015-12-03 10:28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国企债务突出 政府将不会再兜底救助

目前钢价“可能还不是真正的最低价”

国内铁矿石生产体系正在“塌方”?民企先抽身 

史上第五差 大宗商品经历噩梦般11月

青岛港再次刷新铁矿石接卸世界纪录

国务院部署在多地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钢铁行业》

10个问题让你看懂“供给侧改革” 商务部监测:上周钢价跌1.1%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面对雾霾政府有义务保护公民健康权

钢企老总:停产1天损失超300万 环保官员:停产后再点火污染更重

发改委:松绑企业债 限产令亟需落地:“僵尸企业”难抑增产冲动

华菱钢铁总经理换人 26家钢企年报预告 22家出现亏损或净利下滑

10家央企前三季亏超百亿 多靠政府补贴 第三轮巡视查已处80多人

Vale:前三季出现10年来首亏 预计:中国需求峰值应是9-9.4亿吨

楼市:政策蠢动?还是岁末效应再现 车市:反弹是假象?压库再现

钢市“寒风频吹”焦炭“瑟瑟发抖” 钢铁去产能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支持国内钢铁等企业“走出去” 浙江银行业竞相推出跨境新业务

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究竟何时才能达标?环境专家预计:在2030年

12月1日起南京启动排污权交易 排污权明年起有偿使用 涉及钢铁业

中国制造业PMI创年内新低 连破荣枯线 凸显“供给侧改革”紧迫性”


 

我们走向钢铁强国还缺什么?

——周国治谈基础研究助我国成为钢铁强国的内在逻辑

“随着工业的发展,基础理论的研究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想要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在冶金技术层面,需要更加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再把它忽略了。”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周国治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家单位支持,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15冶金创新论坛上,从技术和科学层面提出了中国钢铁走向强国的研究路径。

何谓钢铁强国?

“我国是钢铁大国,不是钢铁强国。”周国治表示。

周国治认为,纵观世界冶金发展史,钢铁强国要同时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要具备较大的钢铁产量;二是要有生产优质的钢材,以及广泛的钢材品种的能力;三是要配套杰出的冶金科学技术团队。

周国治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之前的一段时间,德国是钢铁强国,其当时的钢产量就达到千万吨。虽然当时钢产量最大的是美国,但美国的钢材质量逊于德国,而且是德国的学者开创了现代冶金学科的先河。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钢铁强国是美国。当时,美国的钢产量达到1亿吨,且美国钢材质量很好,不仅如此,美国形成了冶金学科的队伍,聚集了世界上顶尖的冶金专家。上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的钢铁业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周国治强调:“杰出的冶金技术学科团队很重要。必须要有优秀的技术工人,服务工人的专业团队,还要有世界一流的学者和大师。德国和美国的学术大师不是一个人,也不仅仅是一个方面的学者,而是汇聚了各个方面的专家。他们发挥的引领作用十分巨大。”

周国治分析了中国的情况,认为,中国目前的粗钢产量接近全球的一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是钢铁强国,一是质量不过关,虽然钢产量全球第一,但许多钢材需要进口;二是品种不全,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全面;三是我国没有国际一流大师的引领。

“重量不重质”让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

为什么中国的钢铁产量上去了,却不能像德国、美国那样实现钢铁大国和钢铁强国的同步?周国治做了如下分析:

首先,我国对钢铁工业的投入并不少。我国建设了许多世界级的大钢厂,甚至出现了鞍山、马鞍山、攀枝花等以钢厂为基础而形成的城市。

其次,我国的研发经费并无不足。2015年11月10日,德国某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占全球的28%,中国占20%,欧盟占19%,日本占10%,其他各个国家相加为23%。

再次,我国人才培养得不少。据周国治了解,其他国家的钢铁专业只是大学系里面的一部分,而我国专门设置的钢铁类大学就很多,如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包头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从这点来看,我们冶金人才的培养并不落后,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学生。日前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的专家有780万人,欧盟占22%,中国占19%,美国占16.7%,这也说明中国的人才不少。”周国治说。

最后,我们确实紧跟了前沿技术。周国治解释说:“我们不仅一直紧跟前沿技术,甚至还会花钱去买。从我的经历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前期,虽然也持续进行着自我研究,但始终达不到最好的水平,只能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所以,前沿技术我们是紧跟了,但没有跟上。”

既然投资不少、经费不少、人才培养不少、技术也在跟进,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成为钢铁强国呢?

“我个人认为,‘重量不重质’是我国钢铁行业和企业在理念上的一个重大问题,阻碍了我国成为钢铁强国。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一哄而上’,关注规模胜过关注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重量不重质”的问题?“因为产量是最简单明了的数据,做起来也相对容易。而质量就不是那么简单和明显,企业必须知道钢种和成分的内在关系,必须考虑工艺的积极改进等诸多问题,这就要花一番脑筋和动作了。第二个问题是,之前没有严格的钢铁企业负责制,企业领导人更多地算政治账,而我们需要的是高质量钢厂,而不是一大群数量的钢厂。所以,是经营管理理念和制度的问题,使得我国现在未能成为钢铁强国。”周国治指出。

基础研究将发力钢铁强国梦

周国治认为,科学技术方面,基础理论研究环节、工艺技术研究环节和工业生产研究环节的共同作用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三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得到进展,都会促进钢铁工业的发展,也能引发其他两个环节的发展,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周国治解释道。

“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主要是依赖工艺技术方面的进步,而工业发展的前期都是如此。”周国治类比说,在冶金历史上,引进水利鼓风代替人力鼓风以后,马上就引发了一次炼铁的革命,其原因就是设备在起作用。“从这里看出,任何工艺设备的改进,都会对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而金属矿产是不能再生的资源,其存量会随着开采越来越少,贫矿会相对变多。“在这种情况下,基础理论研究就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周国治认为,钢铁工业发展前期主要是靠工艺方面的进展,而目前工艺突破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对于目前的中国钢铁工业来说,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掌握先进的工艺技术,不应继续考虑规模的问题。

周国治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不仅会推动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可能诞生世界一流的专家,将不断推动我国钢铁强国的建设。”(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郭俊国)


【新闻观察】

  独家视点:道理已经“过剩” 自律严重“短缺”(2013.08.07)

  正视钢铁困局 反思规模评判/系列报道 (2012.08.28)

  正视钢铁困局 铲除观念积弊/系列报道 (2012.08.28)

———

  独家视点:从“创造性毁灭”看“过剩”(2010.01.25)

  独家视点:“体制性产能过剩”沉疴难愈 (2012.07.02)

———

  独家视点:要“政策”的“希望”难以灵验 (2014.04.28)

  独家视点:钢铁业必须耐受对经济放缓的更大容忍度 (2013.06.11)

———

  独家视点:钢铁,谁能真正厘清“民企与国企”优劣?(2014.10.23)

  独家视点:“钢市悖论”中的“社会成因”亟待化解 (2013.06.10)

———

  独家视点:一篇必须研读的“权威访谈”(2015.05.26)

  独家视点:执政牵动市场 反腐作用钢市 (2015.06.25)

———

  独家视点:要新姿态,讲法治,别任性 (2015.03.15)

  独家视点:要识大局,别较真,重务实 (2014.03.16)

———

  独家视点:警惕“高附加值”产品“贬值”(2011.01.27)

  独家视点:“先进产能过剩”矛盾更棘手 (2009.08.30)

———

  独家视点:中国钢铁丰功伟绩犹存 转型升级乃必由之路 (2013.12.16)

  独家视点:莫局限于“量化”指标 产能或随“环保”而变 (2013.10.16)

  独家视点:“四个事关”与“一个重点”督迫钢企嬗变 (2013.10.15)

———

  独家视点:民资政策大松绑,钢市短期不看好 (2014.11.28)

  独家视点:“城镇化”战略尚在深化,钢市仍不能着急 (2013.12.06)

— ———————— —

  独家视点:2015,承受“法治与市场”下的痛苦转型 (2015.01.01)

  独家视点:2014,“触动利益”难于“触及灵魂”(2014.01.01)

  独家视点:2013,“分化”与“增长”并存 (2013.01.01)

  独家视点:2012,中国钢铁自赎与新生 (2012.01.01)

  独家视点:2011,“经济新局”与“钢铁隐忧”(2011.01.12)

  独家视点:2009,中国钢市“悖论”反思 (2009.12.30)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