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一张图看清中国经济放缓影响力和传导路径

2015-11-20 09:06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资金链紧绷 多家民营钢铁企业陆续停产

哈继铭:财政刺激已失效 李稻葵:经济增长没问题

中国房地产业前景向好

习近平: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中钢协:需求端“找不到任何亮点”

“萨马尔科溃坝”难改矿价下跌格局

铁矿石多头难觅“救命稻草”

国务院“三箭连发”:大力促进产业升级 “供给侧改革”大幕拉开

习近平谈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 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或明年首季出炉

调查:经济放缓已影响消费者支出 人民币加入SDR利好企业与百姓

10月国内财政收入增长秘密:非税收入增63.6% 填补税收下滑缺口

宝钢股份拟发行数百亿短融券 融资策略切换 油价再度跌破40美元


 

一张图看清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力和传导路径

伴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也比以往大得多。在近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之际,中国经济增速也在持续放缓,而且会通过多种途径对世界其他市场造成不同影响。

苏格兰皇家银行策略师Alberto Gallo制作了一张图表,展示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市场的影响:

Alberto Gallo进一步解释道:

1、大宗商品依赖症带来的痛

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价格有很大影响,因为中国在这个市场上扮演了双重角色:既是大宗商品的头号买家(受以往投资型经济结构拉动,中国消费了全球将近一半的大宗商品),又是主要的出口国之一。因此,如果中国经济转弱,那么拉丁美洲国家和澳大利亚这样的世界主要供应国就将遭受伤害。

2、石油美元变成了石油便士

我们预计,随着石油价格走低,石油美元的年度流动规模可能已经减半到2000亿-3000亿美元左右。这可能令市场对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需求下降,因为全球主要石油出口国的主权财富基金过去十年配置了很大一部分固收类资产。

3、银行体系传染

来自国际清算银行(BIS)的信息显示,韩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对中国要求索赔数额最高的国家。英国对中国的风险敞口主要集中在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英国对中国的风险敞口约占其贷款总额的30%左右。在澳大利亚,每家银行对亚洲的风险敞口都比较小,占比一般低于5%(澳新银行15%的占比除外)。同样地,针对中国的外国索赔并不是韩国银行业的直接风险,对中国的风险敞口在韩国银行业贷款总额中仅占1.5%左右。

4、出口收入下滑

对于很多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大型贸易合作伙伴。一些很大一部分出口收入来自中国的发达国家企业也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如果中国成功转型为一个消费拉动型经济体,那么,这些企业和国家很可能从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上受益。但我们认为,这种经济转型可能耗时多年,且道路并不平坦。

5、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和美元借款人资产负债错配加剧

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新兴市场的债务承担者从政府转变到了企业。新兴市场非金融企业负债从2008年至今已经翻了三倍,截止今年6月,已经增长到了2.6万亿美元,美元在其中的占比更高了。据国际金融研究所(IIF),新兴经济体今年前五个月发行的债券中,有40%是以美元计价的,这一比例在2008年仅为10%-15%。并且,只有1/3的美元企业债可以用出售自然资源得来的收入进行偿还。随着本币贬值,这些新兴市场企业杠杆将进一步增加,这将导致更高的破产风险。

除了宏观经济意外,人们担心的还有一点:人民币贬值。独立研究机构CreditSights建议,耐心等待IMF作出关于是否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最终决定,再来判断人民币会否贬值。

我们相信,鉴于中国的“稳定”并不必然等同于全球金融稳定,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风险:一个有意义的贬值将令美国和欧洲进口价格出现新一波通缩。

此外,人民币贬值将施压任何中国生产的大宗商品,比如钢铁,而对原油等其他大宗商品则没有多少影响。

人民币贬值将带动新兴市场和大宗商品主要生产国的货币贬值,因为只有货币汇率贬值才能保持本国竞争力,但这可能令他们面临资本外流挑战

风险偏好降低也会传导至发达国家市场。在8月11日中国大幅下调人民币汇率的那一周,对中国风险敞口较大的美国高收益企业债价格大幅下跌。

(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 / 祁月)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