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中国或重启金融危机以来高风险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

2015-10-19 15:42
0

【近日要闻回顾】

李克强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六点判断

中国对污染宣战 煤价跌入“3”时代

浙江舟山口岸:铁矿石进口保持增长

9月份黑德兰港铁矿石发运量创新高

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出台条件初步具备

“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综述

钢市继续下滑 矿市再入下行通道

两年内将放开竞争性领域价格 国企改革路径

山东钢铁腾笼换鸟术:套现35亿 重点转向日照基地

你没听错:统计缺失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或远高于7%

中国将首次公布新标准核算GDP:重点看什么?“破七”又如何?

综合消息:十三五GDP年均增长底线6.56% 人均收入将翻一番

原油等显著反弹 大宗商品是否已见底?下周中国经济数据说了算

习近平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面对全球经济低迷 中国也不能幸免

李克强主持召开我国经济形势座谈会:凝聚力量 传递出发展信心

《求是》杂志发表李克强总理文章:催生新的动能 实现发展升级

9月外汇占款暴降7613亿元 创历史最大跌幅 降准“箭在弦上”?

中钢:恳请投资者不要行使“10中钢债”回售权 否则势必触发违约

记者:“采访无锡多家钢铁企业,几乎没人再提扩大产能的话题了”

吨钢利润不足五角 七成钢企前三季度预亏 山东钢铁“甩子”自救

中钢协:2015年10月铁矿石进口预警监测报告 马钢关停耗能老焦炉

铁矿石探底回升 力拓铁矿石出货猛增 FMG对华海运铁矿石销售改善

印尼雅万高铁将全部采用中国装备 国际钢协选举产生新一年度领导

赞比亚对部分钢铁产品征临时保障税 韩德合资无缝钢管企业正式筹建


 

中国或重启金融危机以来高风险工具:不良资产证券化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过万亿元,被叫停近十年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成为热议的处置渠道,中国可能重启这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被视为风险极高的工具。分析人士认为,当前的“资产配置荒”是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契机。

彭博新闻社今日报道称,由于国内企业利润下降、违约增加、股市暴跌使信贷融资形势恶化,中国领导人面临帮助银行业削减不良贷款的压力。这类不良贷款的规模已经创2008年以来新高。中国建设银行今年8月就在研究不良贷款证券化,虽然一位中国央行官员今年5月也说正在研究这类产品,但本月国内监管机构都拒绝评论相关计划。

路透报道援引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观点称,当前“资金充裕,资产配置的空间比较大,银行也有需求,监管条件、中介能力和投资者认可条件都已经具备,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尽快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

报道称,目前银行主要通过清收、重组、核销和转让等四种途径来处置不良资产。前述国有大行人士指出前三种手段效果有限,批量转让又受限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容量有限等因素,不利于快速压降不良及拓宽投资者范围,“如果能将优质资产和不良资产‘两端资产’证券化同步放开推进,银行就可以结合自身战略定位和经营需求,合理安排证券化设计,将证券化融合到经营战略中去,使证券化真正成为有效的主动管理工具。”

上述彭博报道提到,顾问公司R&R Consulting预计,即使允许贷款机构移走不良贷款,也不会让中国银行业更为警惕,中国的评级机构也不可能比未能有效防止2008年金融危机的美国评级机构表现得更好。

R&R Consulting的主管Ann Rutledge认为,中国在建立ABS市场方面确实有些实力,但风险管理是中国的致命弱点。投资者可能要依赖在中国活跃的美国评级机构,可大家别忘了,1997-1998年他们就没有做好不良贷款证券化的评级,更别提到了21世纪他们对出现不良资产的推动作用。

中国央行、银监会和中、工、农、建四大国有银行都未回应彭博的上述报道。不过近期国内媒体也提到中国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更大。

上周上证报报道称,监管层已有重启之意。银监会副主席曹宇在今年9月下旬召开的2015年全国城商行年会上明确表示,支持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平台等途径,盘活存量资金,处置不良资产。中诚信上周公布了其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化的评级思路。

报道提到,农业银行投行市场研发处处长杨军认为,目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内外部环境已经具备,商业银行有需求,监管条件、中介能力和投资者认可等条件均已具备。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同比增长57.24%,不良贷款率为1.50%,日趋接近银行业风险2%警戒线。商业银行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需求。

《华夏时报》报道也认为,不断攀升的银行业不良资产为众多机构提供了市场机会。本月15日,国内四大“坏账银行”之一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了在港交所上市的计划,称IPO融资所得款项的60%——即约104.88亿-117.3亿港元将用于发展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来源:华尔街见闻 文 / 王维丹)

中国联合钢铁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意味赞同或证实消息中援引分析人士的个人观点及报道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