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一季度各省GDP出炉 18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

2015-04-29 05:41
0

【昨日要闻回顾】

新闻辑要 一季度工业等情况新闻发布会/实录

钢铁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通过国务院审批

央行:没有中国版QE 央行不会直接购买地方债

周小川:解析中国存保制度

能源领域九名高管连落马

铁矿石价格已宣告进入“牛市”

韶钢松山亏近14亿 宝钢人士入董事会

信贷资产证券化尴尬:一季度发行规模仅509亿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降低部分商品关税 实施稀土钨钼资源税改革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钢铁行业是我国现在产能相对过剩最突出行业

钢材是否检验合格或成出口另一新指标 “铬替硼”也面临新制约

中国大型钢铁厂扩产能 引发出口继续扩大担忧 铁矿石降税难降压

鞍钢股份退出重庆汽车钢项目 财政部推进地方税改 资源税改提速

谈钢管业“十三五”顶层设计 钢价比矿价跌得更猛 钢厂怎么办?

一季度物流数据显示:物流运行缓中趋稳 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

铁矿石生产商很惨 炼焦煤企境遇更糟 二者进口量彼此间日益脱钩


 

一季度各省GDP出炉 18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

人民财经从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和万得(wind)资讯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总值(GDP)数据近日已全部出炉。

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

从经济增速来看,重庆以10.7%的增速领跑全国,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增速的地区仅有3个,分别是重庆10.7%,贵州10.4%,西藏10%。

与全国一季度GDP增速7%的数据相比,18个地区GDP增速跑赢全国,增速与全国持平的有3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10个地区GDP增速没有达到7%。而辽宁增速仅为1.9%,成为一季度全国经济增速最低的省区。

从GDP总量来看,一季度广东省以总量1.49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一,紧随其后的为江苏省1.46万亿元,位居第三的是山东省1.29万亿元。

东北三省经济增速走低

从数据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起色。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认为,东北三省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阵痛期之中,大量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或者已经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企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反腐因素的影响,东北三省的经济结构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另外,她还提出,在东北存在着大量“小而美”的企业和青年创业者,很多新业态和小型企业并未能进入传统统计范畴,但这些新型企业也正是东北未来经济的动力和方向所在。

长江经济带沿线保持活力

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地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重庆和贵州两地增速均超过了10%,而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增速也超过了8%,相对增速较小的四川和云南增速分别达到了7.4%和7.2%,超过了全国水平。

人大重阳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认为,中部各省的制造业能力某种程度上已经取代了前些年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而之后一个阶段,中西部地区将继续发挥其优势,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东部省份则更侧重于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领域以及第三产业中表现突出。

京津冀表现亮眼

受到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影响,2015年一季度天津和河北的经济有不错的表现。

和2014年一季度经济增速相比,河北成为全国不多的“逆袭者”。2014年第一季度,河北省经济增速排名为全国倒数第二,今年一季度,虽然仍未赶上全国GDP增速,但数据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是全国一季度经济增速提升最快的省份。

天津一季度经济增幅达到9.3%,在全国排在第四位,港口、基建投资都有明显增长。

北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比2014年全年回落0.5个百分点,但经济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也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结果。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5.3%;高耗能行业下降4.5%。从第三产业重点行业看,金融、信息、科技服务业等高端行业增长较快,其中金融业增长18.7%;而批发和零售业下降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2.7%;房地产业下降2.7%。(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刘然)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