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央行调整存款统计口径 据机构测算:相当于释放5.5万亿信贷空间

2014-12-29 13:01
0

【要闻回顾】

一架亚航客机从印尼飞往新加坡途中失去联系 机上没有中国公民

年末终端采购意愿极弱 钢价跌幅加大 全球铁矿石价今年跌幅近50%

央行27日正式发文:将部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口径 存准率暂时为零

国家统计局: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

社科院报告:保障房开工目标完成86% 明年一线城市房价可能回暖

明年约6000亿城投债到期 财税系统人士:近期出现很多黑天鹅事件

今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程8353亿 湛江钢铁压缩规模 千万吨级名头不再

新环保法倒逼钢铁业力度空前 发改委调研河北化解钢铁产能情况

12月中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产攀新高 钢贸商资金压力大弃冬储

小微企业将免征有关政府性基金 重庆钢铁再获补助4.13亿

韶钢松山预亏11亿 新任董事长“闪辞” 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

钢铁行业转型计划:淘汰落后产能 高端材料设备升级 电子信息化

北矿所欲引入国外矿业产权交易 铁矿石进口锐减致航运市场暴跌

矿山减产加速 高成本矿逐被挤出 需求有所回升 铁矿石价跌势趋缓

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修改对华不锈钢拉制深水槽反倾销初裁

应急产业:万亿级市场迎民资 电改将启:输配以外经营性电价放开

“新殖民主义”之说毫无依据 不负责任 中国新丝路≠新殖民主义


 

央行调整存款统计口径 相当于释放5.5万亿信贷空间

“387号文曝光后,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会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相当于“变相降准”。甚至有分析师测算存贷比整体水平将下降4到5个百分点。”

央行日前下发文件387号文,将原属于同业存款项下的存款纳入各项存款范围,其中包括存款类金融机构吸收的证券类及交易结算类存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等。

相当于释放5.5万亿信贷空间

具体来看,新纳入“各项存款”口径的存款有: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存放、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存放。387号文曝光后,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会提高银行的潜在放贷额度,相当于“变相降准”。甚至有分析师测算存贷比整体水平将下降4到5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证券的分析认为,同业政策变更主要在于释放银行信用扩张空间,是放松性目的,为银行增加信贷创造条件。同时,暂不缴准备金意味着对冲性的降准也不会实施,利好资金面程度好于同存缴准并整体降准。

据海通证研报测算,央行调整存贷款统计口径后,商业银行存贷比平均降幅将在5%。此举意味着可释放约5.5万亿信贷额度空间,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而这也是国务院决定增加存贷比弹性的根本目的。

同业存款暂不收存款准备金

当然,通过这种统计口径的调整,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基本上就解决了贷存比的制约问题。而这部分存款的准备金率暂定为0,也充分显示了央行对目前流动性紧张局面有充分的认识,不想从市场中抽水。因为如果从市场抽水,势必要放水对冲,降准或者定向宽松,对冲起来大费周章。不管怎样,如此大幅度的抽水和放水,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很难避免。

央行此举缓解近期流动性紧张

“央行文件指出,调整存款统计口径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存款结构发生变化。但实际上,此举还是为了缓解近期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人士称。

时值年末,市场资金面一度紧张,不少机构往往临近收盘才能艰难平了“头寸”。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表示,11月外汇占款少增,资金外流增大;12月以来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加剧了流动性紧张;加之年底往往是银行“揽储大战”白热化之时,各家银行大力吸储更是导致流动性收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存款统计口径的调整,适度放松了银行存贷比的压力,但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并非很大。新纳入范围的存款暂不收存款准备金,但没说以后也不收,也为以后灵活调整留下了空间。“这些信号都传递出监管部门较为审慎的调控思路。”

分析师认为,387号文整体利好银行和股市。同业存款纳入分母且暂不缴准,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高银行可贷额度。由于要求“一个月内”报送,预计1-2月份银行贷款投放将明显增加,主要投放方向为基建、央企等稳增长领域,大河有水,小河(民营中小企业)溢出、间接受益,有利于边际上降低融资成本,扩大需求,稳定经济,利好银行和股市。(来源:北京青年报)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