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分析师看数据

2014-12-08 10:14
0

【要闻回顾】

前10月88家重点钢企盈利同比增六成至226.56亿元 钢铁主业仍困难

为使国内外矿山合理竞争 工信部将研究合理征收国内矿山税赋问题

钢铁第一大省:河北1620万吨钢铁产能退城搬迁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国内现货钢市完全呈现一种“冷淡”状态 全球铁矿石价格低位震荡

中共中央征求对经济工作意见和建议 政治局分析研究明年经济工作

中央要求河北省制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方案 限产治霾进入根本之道

中国房地产市场或将“触底反弹” 中钢集团结束“贾宝军时代”

欧洲钢铁联盟加入反含硼钢阵营 中国迟早要取消出口退税

中钢协:后期铁矿石价小幅波动运行 乐从钢贸信贷危机逐渐平息

六成多上市公司年报预喜 钢铁煤炭等亏损或业绩预亏比例相对更高

六家机构预计:12月会迎来一次全面降准 11月份CPI同比增长1.6%

中钢协成员负债3万亿 钢企融资成本过高 资金链已经成为最大风险

李新创表示:“钢厂未批先建是违规,但政府上去就掐死就是违法”

30个PPP示范项目公布 总额1800亿 穆迪:钢企盈利能力见底反弹

日照机场获批投资13.6亿 淡水河谷预算102亿美元 力拓成本最低


 

分析师看中国11月进出口数据

中国海关周一公布,按美元计价的11月出口同比增长4.7%,进口同比下降6.7%,均逊于路透调查中值,并分别创下七个月和八个月新低;当月贸易顺差54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扩大61.4%。

分析人士指出,国内需求疲弱以及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期间限产停产是导致进口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基数效应与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导致出口增速减缓,外需并非出口同比增速减缓的主因。

他们并称,创新高的贸易顺差与11月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贬,说明资本项下出现较大的资本外流。目前看来,中国料难以完成今年7.5%的外贸增长目标。

海关发布的新闻稿并显示,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9万亿美元,增长3.4%。其中,出口2.12万亿美元,增长5.7%;进口1.78万亿美元,增长0.8%;贸易顺差3,325亿美元,扩大42.2%。

11月详细数据:

* 出口同比增长4.7%(路透预估为增长8.2%)

* 进口同比下降6.7%(路透预估为增长3.9%)

* 贸易顺差544.7亿美元(路透调查中值为顺差435亿美元)

以下为分析师评论:

--民生证券研究院宏观研究员 李奇霖

出口回落主因是去年同期高基数。去年11月出口增速高达12%,环比上看出口未见回落。进口降幅扩大主因是大宗商品和原油下跌的价格效应,当然也有经济总需求不强的因素。人民币贬值和贸易区域拓展是未来出口的支撑因素,总需求疲弱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继续改善贸易条件,贸易顺差仍将维持高位。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团队

1、由于进口增长大幅低于预期,贸易顺差扩张至544.7亿美元。

2、前11个月数据看,出口方面,分国别看,欧美出口平稳增长,新兴市场(尤其是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支撑作用正在恢复;分产品看,近期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较前期有所提高,而传统劳密类产品出口增速相对平稳。进口方面,由于国际大宗商品和油价的下跌,“量增价跌”的格局依旧延续。

3、短期看,11月,海关公布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8,较10月下滑0.9,为连续两个月下滑,而且进出口基数仍处于高位,未来外贸增长仍然面临一定压力。预计12月出口增速将降至1%左右,而进口同比增速大概率仍然处于负值区间。

4、中期看,中国对外贸易受到两股力量主导:一方面,美国消费回暖带动经济复苏,欧元区未来大概率加码宽松政策、助力内需稳定,发达经济体终端需求恢复,有助于提振全球贸易;另一方面,主要经济体货币方向性背离正在不断扩大,未来人民币大概率对美元保持相对稳定,而对日元、欧元等主要货币“被动”升值,加权平均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将进一步上升,从而削弱我国外贸部门的竞争力,将对中国出口构成下行风险。在上述两方面相反力量的影响下,我们判断,中国出口个位数增长是常态,2015年出口增速为5.0%。

5、在总体出口增速回落的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机电产品出口复苏是结构性亮点。首先,因为机电产品比劳密产品的需求弹性更大,在全球贸易边际改善过程中,机电产品增速反弹的高度更高。而且,机电产品较少地依赖廉价竞争优势,在中国工资、实际有效汇率等价格竞争优势“式微”的背景下,机电产品可以维持国际竞争力和相对的市场份额。而从出口产品和目的地结构的角度来看,机电产品出口的终端需求在欧美国家,而劳密产品出口目的地较为分散,本轮复苏是由欧美经济体引领,因而机电产品出口更加受益。

--MFI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江勋:

1、典型的衰退型顺差。贸易顺差很高,是因为进口衰退很厉害,说明国内需求显着萎缩;

2、出口见顶回落,有周期关系,也说明外围需求阶段性见顶;

3、另外也有资本流入的压力。近期股市上涨,是原因之一。

--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 肖丽:

数据比市场预期的低,但比我们预期的还比较高一些。部分是受工作日的因素影响,其次是因为整个8-10月出口都比较高,其中有明显的资金流动的影响,但受国内经济放缓的影响,11月这种流入有所减缓。

11月顺差再创历史新高,但这是一种衰退性的顺差,整体内外需都比较疲弱。受人民币汇率偏高的影响,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可能低于5%。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宏观分析师 曹阳:

11月中国出口增长4.7%,进口大幅萎缩6.7%,均低于市场预期,尽管海外经济对国内增长仍有拉动,但力度不可高估,进口延续下滑,反映内需依然疲弱。

出口增速回落有一定去年高基数影响,但从环比来看,亦出现较为明显放缓。从环比数据来看与PMI新出口订单回落相一致,后者从10月的49.9下滑至11月的48.4。我们认为海外经济方面,除美国经济增长稳健外,其他地区的增长未见加速,如新兴市场制造业PMI在10和11月均走平在50.9,没有再现加速,欧元区则持续回落至50.1,出于荣枯分水岭之间。从单月数据来看,出口东盟、欧盟增速放缓较为明显,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前期二位数增长难以延续,但这符合我们先前判断。

进口数据负增长6.7%,有一定原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但亦反映内需情况依然堪忧。工业领域的生产放缓,使铁矿砂、铜材等原材料进口持续回落。相对而言,对于粮食、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较为平稳。

贸易数据变化可能对汇率和货币政策产生阶段性影响:从汇率来看,我们预计11月中期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弱仍将延续,汇率贬值促出口的政策权重将有所增加;由于贸易顺差延续扩大,加上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和股票市场泡沫化影响,央行年内降准的可能性下降,预计更多以SLO等创新工具来平抑短期流动性波动。

此外,由于出口的作用在2015年难以高估,预计以基建投资为主的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是“稳增长”的抓手,我们维持明年赤字率扩大到2.8%的看法。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 刘东亮:

1、11月进出口数据总体较10月明显回落,其中出口增长4.7%,略好于我们的预期4.0%,进口下降6.7%,显着坏于我们的预期增长2.8%,也显着坏于市场预期;

2、出口增幅回落,有去年基数的原因,也有汇率原因,自7月份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大幅飙升,其累积效果正在对出口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特别是在海外经济仅美国一家复苏的情况下,加剧了出口部门的困境,考虑到一些外贸企业从事套利活动,真实的出口情况应会更差;

3、进口转为负增长,凸显出内需依然疲软,国内经济偏弱格局未变,并将对未来出口表现构成拖累;

4、贸易顺差创下历史记录544.7亿美元,这使得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限于两难境地,外贸数据的降温,实际上并不支持人民币继续升值,而贸易顺差屡创新高,又使得贬值的可能性很小,我们估计在外贸数据出现收窄前,人民币较难出现明显贬值,甚至会继续温和升值,如何剔除噪音,还原真实的贸易数据,并据此制定恰当的汇率政策,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交易员 张治青:

11月PMI逼近50关口,刚刚公布的进口数据疲弱,经常项目下顺差变大,在FDI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资本项目下的逆差将扩大,资本外流的压力增加。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利率政策是核心,我们还不能同时承受降息和贬值的后果。汇率政策还是以维稳为主,今天(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大幅低开也是佐证。从短期趋势看,只要美元汇率维持在6.16下方,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仍没有明显改变,成交价向中间价回归是大概率事件。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仕元:

进口出现负增长主要还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所导致的。从数量来看,无论是铁矿石、燃油、粮食都有10%左右的增长,但是价格跌幅基本都在20%左右,所以导致进口出现负增长。11月份为西方圣诞节前夕,出口增长减低至少说明在消费旺季需求仍较为疲弱。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高玉伟:

进出口单月增速均创半年以来最低,其中出口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前期圣诞节订单发货完毕,预计增速将在春节前再回升。

进口增速反映内需依然不旺,值得担忧,但预计经济见底时刻渐行渐近。

贸易顺差再创单月历史新高,延续近期衰退型顺差扩大模式,预计净出口对增长拉动保持高位,但这是难以持续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宏观研究员 刘学智:

出口增速下降幅度比较大,一个是因为基数因素,另外从之前PMI出口分项等先行指标看,实际情况会滞后两三个月,现在也基本表现出来了。从广交会成交情况看,环比都是在下降。

进口来看,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在增大,除了房地产因素外,特别是制造业逐步向下走。另外用电量发电量都在非常低的增速,反映出国内企业状况不太好,内需很疲弱。从价格因素来看,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降幅非常大,压低进口。

全年看,出口或增长6-6.5%之间,进口估计增长2%左右。

--安信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 尤宏业:

其实11月外贸数据基本还是符合预期的,因为全球经济二季度开始就不太好了,下行趋势比较明显,但前几个月出口增速还是维持在高位,这一方面跟同比变化更滞后有关,另一方面恐怕前段时间出口还是有水分。

明年全球经济有逐步恢复的势头,出口预计会更好一些。

--联讯证券高级宏观和债券分析师 杨为敩:

这次进口和出口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从季节性因素看,10月、11月出口增速较快,这也给本月出口的同比增速带来压力。从美国经济情况看,高频指标均显示美国经济数据处于高位,同时,时值欧美圣诞消费需求旺季,因此,外需不是出口同比增速减缓的主因。

从汇率看,虽然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但此前连续三个多月,人民币呈升值趋势。这和之前美元加息预期减弱,美元指数略微疲弱有关。然而,人民币汇率和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滞后关系,所以这次出口增速减缓是受之前人民币走强影响。不过,鉴于近期人民币贬值,下个月出口会有所提振。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外汇交易主管 黄毅:

贸易顺差达544.7亿美元,结合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0.51%的贬值来看,说明资本项下出现比较大的流出,在贸易项流入的资金较多的情况下,结汇意愿仍然在下降,而购汇意愿在上升。货物贸易资金流入不少,却不一定形成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供求,资金流出的需求反而大一些。不过短期内资金流出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预计不大,但会维持一段时间。目前人民币外汇市场也进入一个各种因素互相拉扯的阶段。

--交通银行资产管理中心高级研究员 陈鹄飞:

受当月贸易基数效应冲高回落影响,11月出口同比增速超预期下挫至4.7%;在内需不振和进口大宗价格走低的双重拖累下,进口同比下探至-6.7%的近四个月新低;当月外贸顺差也衰退性破纪录攀升至544.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不过,与顺差持续破纪录多增相悖的是,10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预期重新抬头,上周四(12月4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盘中显着走软,收盘价更是跌至6.1546的近三个月新低,预计年内人民币对美元仍将小幅略贬。

就货币政策取向预计,在当前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汇率贬值预期重新抬头的背景下,考虑到中、美利差平衡的预期变动影响,央行很可能继续维持货币市场流动性“结构性缺失”的紧平衡格局。受此影响,国内债市期限溢价、信用风险溢价也可能整体稳中趋升。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 周浩:

进口还是有些令人意外,跟出口相比,还是很糟糕。主要因为国内需求比较弱,尤其是对商品的需求。另外就是因为过去这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跌得很厉害,从而会压低进口的增速。

出口方面,可能是iPhone的热潮过去了,大的出货量可能已经告一段落。

关于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关键应该是提振进口而非出口。另外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会考虑一些支持性举措提振进口的需求。中国目前的进口结构是消费品少,商品和原料比较多。

--华融证券研究部宏观分析师 郝大明:

11月国内需求还是比较弱,这从PMI新订单及生产指数的疲弱表现都能看得出来。APEC期间限产停产是导致进口低于预期的一个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制造业面临下行压力。

原本预计11月工业增速7.5%,现在看来可能还会更低一些。

明年受基数效应、发达经济体复苏等影响,预计出口增速在7%左右;但国内经济可能进一步放缓,拖累进口恐怕比今年还弱一点儿。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11月外贸数据低于预期,形势不妙。预示着不光2014年年底不好,2015年也可能继续承压。今年出口看来难以实现目标增速,预计明年名义增长8%左右。

看来中国出口“新常态”至多是跟GDP保持同步,很难有大幅增长。未来期望通过自贸区战略和“一带一路”等的推进能够起到带动出口的作用。

相关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示,要释放内需潜力,促进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并强调要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大棋局。

--受产出和新出口订单指数下滑影响,中国11月官方和汇丰制造业PMI分别创八个月和半年新低,尤其中小企业经营持续恶化。这表明制造业扩张动能进一步放缓,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为推动产业升级及外贸增长,国务院日前决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使其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一批创新和竞争能力强、集成服务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目前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比较大,而经济增长质量总体表现不错。但如果增长下滑得过快,该刺激的还是要刺激。

--中国银行发布2015年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2015年中国出口增长8%左右,进口增长5%左右,较2014年双双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贸易顺差3,900多亿美元,比2014年扩大600多亿美元。(路透北京12月8日 - 发稿 路透中文部; 审校 曾祥进)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