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有机构预测称:不排除中国今年底出台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可能性

2014-11-06 10:10
0

【昨日要闻回顾】

今日新闻辑要 国务院推五个一律:削减前置审批 释放投资潜力

中外运长航连爆质押监管自盗丑闻 力拓铁矿石成本目标或15美元

国家发改委10月以来批复基建投资项目总投资6933亿 力推稳增长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实录 透视钢贸与银行的资金纠葛

10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回落 环保税立法将提速 四季度楼市有望回暖

河北治霾:从最难考虑 从最坏着手 至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五大行业受益 22省人均收入增速跑赢GDP

发改委批多个铁路项目 中国规划全球高铁王朝 日本钢厂转向出口

16家上市银行存款流失1.5万亿 发改委一纸通知 搅局电网垄断

铁矿石:巴西出口价4年最低 果阿邦拟复产 黑德兰港对华出口增长

印尼对I及H型钢发起反倾销调查 中国矿企境外投资进入抄底阶段


不排除中国年底出台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可能性--中金

中国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迟迟没有出台,但从近期国企改革的案例来看,国企自身改革的主动性很高。中国国内投行--中金公司判断,中央各部门对国企改革的总体原则在认识上正在取得更多共识,不排除在今年底出台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可能性。

中金周四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计,新一轮国企改革可能在如下方面取得突破:混合所有制加速推进,市场化薪酬的改革方向坚持不变,股权激励的大门没有关闭、但预计可能采取分步走策略等。

以下为中金报告的要点摘录:

从近期国企改革的案例来看,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主动性很高,各主管部门的压力在上升,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在加速推进,不排除在今年底出台国企改革总体方案的可能性。

新一轮国企改革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混合所有制加速推进,在国家控股问题上保持灵活性,对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预计总体方案更加突出混合所有制在提升公司治理、消除垄断、放开民间资本投资领域、实现国有资本退出、提升国民经济效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于一般性竞争行业,国有资本不一定要绝对控股,对部分行业比如轻工、纺织等甚至可以逐渐退出;对于公益性行业,国有资本还需承担更多的责任;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重要资源、重要支柱行业、重要技术以及烟草等特殊行业,国有资本可能还要绝对控股,但对于其中的部分业务环节允许加大非国有比重。混合所有制的关键问题是交易过程的公开透明,消除国有资产贱卖的可能性。

2、市场化薪酬的改革方向坚持不变,未来国企高管薪酬将区别对待。当前国企高管任用没有完全市场化,高管限薪有道理,但针对市场上对未来高管限薪可能全面化的担心,我们判断这种担心误读了高层讲话的初衷,因为这种担心本质上违背高层强调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高管限薪主要针对于国家任命的企业领导,他们还继续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各种政治待遇;对于垄断行业的高管薪酬,公司经营与其个人能力关系不大,一定程度的限薪也有必要;对于市场化聘用的高管将实行市场化薪酬。

3、股权激励的大门没有关闭,但预计可能采取分步走策略,一般性竞争行业、中小型国企、地方国企或者有必要退出的国企可能先走一步。员工持股和管理层持股是激励机制的重要部分,可以将员工利益与公司未来表现挂钩,国企改革不可能抛弃这一有效的市场手段。

4、着眼于培养企业国际竞争力、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成立投资公司,加快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国有企业整体布局,最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过去,国企经营边界扩张较快,铺摊子、上项目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降低,浪费资源。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对外投资战略的要求,预计新一轮国企改革将伴随着大量的兼并重组,其范围不仅局限在国资委目前监管的113家大型企业之间、还可能包括10万多家中央部委和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大量的民营企业。此举将显着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效率。

5、从国有企业本身来讲,强调坚持专业化分工,突出主业,剥离不必要的辅业。目前国有企业办社会的情况仍然存在,比如有些国有企业还有下属学校、医院等等。由于分工的不同,其辅业经营并不理想,有些亏损严重,需要主业预计补贴,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反而成了负担。如果将这些资产交给市场经营,其效率将大幅提升。(路透北京11月6日 -发稿 乔艳红; 审校 曾祥进)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联钢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