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李克强:坚持在区间调控基础上注重定向调控 保持定力 有所作为

2014-07-18 06:52
0

【昨日要闻回顾】

今日新闻辑要 福建辖内银行去年清收处置钢贸客户不良贷款20亿

摩根大通:中国房地产调整的五大迷思 中央与地方博弈去过剩产能

上半年:三成央企利润负增或亏损 国有钢铁、有色全行业继续亏损

前5月马钢集团亏损8.3亿 上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

市场热谈:中国谋求定价权 再推铁矿石掉期 但参与度可能成短板

国务院派出八个督查组返京汇报各地政策落实情况:存在推诿扯皮

部分央企负责人:履行社会责任不该是负担 应成为重要任务和指标

国内:大钢企再谋“非钢”出路 国外:欧盟钢铁工业竞争力简析

广东2017年前再淘汰450万吨钢铁产能 / 湛江钢铁高炉明年投产

印度钢铁管理局:因炼钢能力扩大 今后两年炼焦煤进口将扩大60%


 

李克强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强调

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促进提质增效升级

张高丽出席

新华网北京7月17日电 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

会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学会的李稻葵、宋国青、赵晋平、刘胜军、柴强、刘迎秋等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金融、外贸、体制改革、房地产、民营经济等谈了看法。大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宏观调控继续创新,改革红利不断显现,但也要充分估计存在的困难、风险和下行压力。李克强与他们深入讨论交流。

李克强说,必须保持中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推进科学发展,不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实现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保持今年经济增速在7.5%左右,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把物价涨幅控制在3.5%左右,更要突出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李克强指出,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这是区间调控方式的深化。一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去年以来持续简政放权,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下一步继续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二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这既是群众急需,更是政府应尽责任。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不仅可以改善民生、增加就业,也能有效优化发展硬环境,起到“一石多鸟”的作用。三要支持实体经济做强。我国正处在新“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十分关键。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李克强强调,必须依靠创新推动中国经济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中国经济升级,既要有合理的速度,更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也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我国在这方面空间很大。发展到了这个阶段,光有资金投入是不行的,体制机制也是重要的“资本”和红利。通过深化改革搞活体制机制,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有力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也希望专家们集中更多智慧,为改革发展多出实招、多谋良策。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汪洋、马凯和国务委员杨晶、王勇参加座谈会。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钢铁电商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