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政策法规 >> 正文

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公布在即

2014-03-11 09:43
0

  【要闻回顾】

昨日新闻辑要 沙钢试水线上交易 河北环保厅长:钢企是监管难点

宝钢总经理何文波代表:要像落实“八项规定”一样执行环保标准

李毅中:“产能过剩应该是比较普遍现象,不要掩饰,要面对现实”

供需失衡难以根本改观 库存承压 钢市仍下滑 钢贸商资金压力加大

河北钢铁PMI指数继续下探 连续6个月处于荣枯线下方

冷水江钢铁董事长:用环保手段化解钢铁产能过剩

太钢董事长:建议加快调整和完善钢企绿色转型政策

沪铜铁矿石等五品种跌停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4月1日施行

2月人民币贷款增6445亿 月末M2余额增13.3% 社会融资规模9387亿

2020年财税重要改革定要完成 周小川: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或走高

2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产量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首季GDP增7.5%

黄淑和:国资30%能控股就不搞40% 两会热点:2014年房价如何走?

中汽协消息:2月份我国车销售159.64万辆 同比增长17.84%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文字实录


 

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公布在即

目前物价水平不高,煤炭是买方市场,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小,是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 王军说,下一步,将会从三方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一是加快从价计征改革,二是清费立税,三是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目前物价水平不高,煤炭是买方市场,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小,是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10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物价水平不高,煤炭是买方市场,实行从价计征改革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小,是推进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煤炭资源税改革方案将很快公布。

他称,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过去一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的办法,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如征税额不能随价格上涨而相应增加,与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情况不匹配。同时,一些该征的资源没纳入征税范围,收税之外还有很多不规范的收费。

王军说,下一步,将会从三方面推进资源税改革,一是加快从价计征改革,二是清费立税,三是逐步扩大征税范围。

他强调,实行从价计征后,资源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升则多缴资源税,价格跌则少缴资源税,更加科学合理。这一改革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要求。“因为政府不再需要随着价格变化而经常调整征收额度了,也就不会给人以朝令夕改的印象了。”

不过,王军指出,并非所有资源都要从价计征,那些体积大、价值小,且价格变化幅度不大的资源,如河沙,就没有必要实行从价计征了。

对于媒体关注的房产税改革,王军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做好房地产税的立法相关工作。下一步税务总局会配合有关部门加快这一立法进程。

另外,王军表示,目前已有近1000万户次小微企业直接享受到税收优惠,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税收扶持力度,如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目前煤炭资源税从量计征,资源税的作用微乎其微。”此前多年煤炭价格高企且处于卖方市场,若实行从价计征,煤炭行业很容易将税收负担向下游转移,或将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可控的影响。如今煤炭价格回落,进行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后影响基本限于煤炭行业,相对可控,因此是实行资源税改革的恰当时机。

从多个产煤地区的情况来看,内蒙古、山西和贵州目前都做好了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的准备,并打算年内启动。此前多地上报的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方案显示,拟征税率从2%-10%不等。林伯强认为,应该会有一个统一的税率,比照油气资源税率,煤炭资源税定在5%左右较为合理。

基于目前各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征收的各类基金和费用种类繁多,煤炭行业普遍认为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将进一步增加企业负担。林伯强认为只有地方政府清理的费用比例超过5%,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才不会加重企业负担。(来源:上海证券报 两会报道组)

→2014年全国“两会”专题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2013年“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上海自贸区 达沃斯论坛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