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GDP数据怪象何时了

2014-01-22 06:58
0

【昨日要闻回顾】

今日新闻辑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原院长私分470万 一审被判缓刑

武钢防城港项目2017年形成1000万吨生产能力 去年国企利润增5.9%

河北钢铁集团放弃整合12家民企//新闻回放: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

“就地免职”能否压制钢铁产能? 限产能牵连煤炭 或有失公平?

治理雾霾“军令状”出台 煤焦钢产业链上下游价格纷纷应声倒地

数据打架:全国GDP“被超”2万亿 M2达110万亿为何不算货币超发

有消息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即将出炉 多项配套改革正待启动

基尼系数10年来中国最低 专家估计:今年我国一线城市房价涨10%

央行今逆回购2550亿 维稳月末趋紧资金面 去年新船舶订单增两倍

*ST 鞍钢2013年扭亏净赚7.7亿 今年有望将“脱星摘帽”

贫富差距扩大是全球面临最大风险 浦项钢铁在印尼建设钢厂投产

加强铁矿石资源供应保障战略顶层设计 联合国:今年全球经济增速3% 中国7.5%


 

GDP地方总量年年超全国怪象何时了

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核算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6.8845万亿。同日,《新京报》记者统计了31个省份2013年的GDP总量与增速,目前已有24个省份公开了GDP总量。而上海、山西、陕西、黑龙江尚未公布GDP总量,仅提及了增速。记者根据其上一年的经济总量与2013年的增速计算出其2013年GDP总量。据此,28省GDP总和约为58.9423万亿。

地方GDP之和超越全国总量,这是已经上演了N遍的政经“连续剧”。比如,2009年各省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31省区市GDP超出全国总量3.5万亿元;2011年31省区市GDP总和超出全国总量4.6万亿元,2012年地方GDP之和超出全国5.76万亿元。今后,这种“连续剧”很可能还会继续上演。

据悉,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何以如此?“地球人”大概都知道其中的原因:由于多年来“唯GDP论英雄”,很多地方政府都会在数字上“注水”;由于统计方法不科学,存在重复统计的问题。另外,地方和中央在计算GDP时数据来源也不同。

地方GDP总量超全国这样的“连续剧”已经上演了将近30年,究竟何时“剧终”?显然,是公众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带有水分的统计数据,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危害极大—在政治上制造了很多“数字官员”,在经济上制造了“虚假繁荣”,在社会上制造了不和谐。不仅误导企业、民众,而且误导国家。

显然,终结这种“连续剧”的首要办法是改革政绩考核制度。不久前,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目的就在于改变“唯GDP论英雄”,让舆论充满期待。但是,在政绩考核中淡化GDP之后,能否杜绝GDP“注水”,还要观察,因为只要政绩考核中有GDP,就会有“注水”。

尽管地方政府重复统计、GDP数据来源不一等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国家统计局已通过“联网直报”减少中间环节“注水”,通过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来评估基础数据以挤掉水分,通过加大案件查处以及曝光力度威慑数字造假,但这些措施实施后效果如何,也有待于继续观察。因为,现实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笔者看来,打击GDP数据造假需要更多实际行动,就从2013年“28省份GDP总量已超全国两万亿”这样的问题入手。究竟哪些省份公布的GDP数据高于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应该详细核实,不仅要公开数字虚高省份的名单、“注水”的原因,更要依法对人为造假者进行问责。

遗憾的是,地方GDP虚高连续多年上演“连续剧”,但似乎从来没有对这种怪象进行过专门调查,也鲜见处罚,从某种意义而言,对于数据造假就是一种纵容。虽然《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都对统计造假问责有专门规定,但实际问责的案例却屈指可数,管理层不仅要下决心终结地方GDP虚高,还要防止地方政府在其他数据上造假,这是摆在统计改革领导者前面的命题,也是摆在公众面前的一道命题。(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冯海宁) 

地方GDP之和再超全国注水、重复统计待破解

[虽然不再唯GDP马首是瞻,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首提GDP,还有各种地方GDP排名,所以各地对这个指标还是很看重]

自1985年国家和地方分别核算GDP(国内生产总值)后,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总量,2013年亦不例外。

据媒体报道,在还有三个省份数据尚未出炉的情况下,地方省份GDP总量(估算约58.9423万亿元)已超出全国GDP 2万亿元。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3年全国GDP为56.8845万亿元(初步核算值)。

国家统计局一位高层官员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排除地方数据造假可能。此外,这还与企业产值重复计算、数据来源不同等因素相关。

广东省地方一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告诉本报记者,地方政府注水GDP必须通过企业。

“有些政府动员企业夸大业绩,但如果企业坚持统计法不愿意做,地方政府GDP也注不了水。”上述人士称,一些县城动员当地统计局和其他部门来与企业沟通,虚报数据。

除了让企业自行夸大数据、拔高GDP总量外,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亲自操刀,代替企业填报数据。

国家统计局去年6月披露了广东中山市横栏镇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该镇绝大部分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都是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编造出来的,然后以企业名义采用电话拨号上网的方式将虚假数据填入企业调查表并上报。这导致当地工业统计数据至少有近63亿元的水分。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有关领导在知道数据造假的情况下,并未予以制止。而这背后是GDP指挥棒在起作用,GDP高低往往与官员升迁息息相关。

“虽说现在对干部考核淡化GDP考核指标,但GDP考核这个指挥棒还没有真正转过来。虽然不再唯GDP马首是瞻,但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首提GDP,还有各种地方GDP排名,所以各地对这个指标还是很看重。”上述广东省人士称。

某省财政厅人士也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一些县市出于GDP考核压力,害怕自己的数据比兄弟县市低,相互商量,最后出现几个地方的GDP相同的奇葩现象。

重复统计难题

前述国家统计局高层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地方GDP统计之和高于全国总量与各省份对企业产值重复计算有关,也与地方和中央计算GDP数据来源不同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跨地区经营的时候,特别是大公司跨地区经营很普遍。”他分析说,GDP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关乎地区考核政绩,但是同时,也不排除追求增长目标、追求数据。这种情况下就涉及到跨地区经营的统计问题,比如一家企业的子公司在贵州,总公司在上海,上海不愿意丢GDP,贵州也不愿意丢GDP,就有可能存在重复统计。

此外,GDP衡量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通过进出口相抵后的净额计入GDP,比较容易统计。而国内地区之间没有海关,货物的进出很容易产生重复统计。

该官员认为,各个地区计算GDP的资料来源和全国的统计会有一些不同,比如各个地区抓服务业的时候,会把服务业统计得更充分,但是全国可能有一些不是很完善的地方,包括制度不完善、资料来源不完全统一,很可能带来地区之间的差别。

如何解决数据造假?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将从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和全国统计系统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采取了若干重要的措施。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企业数据实施联网直报。通过联网直报平台月度向国家统计系统报告数据的有近90万户企业,他们通过互联网向国家统计局直接报告企业的原始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企业历史数据的可比性、个体数据和行业数据的可比性等,判断它报送的数据是否真实。”马建堂说。

马建堂称,经过核实以后的基础数据、原始数据报到国家统计局以后,国家统计局还要采用一些科学方法,根据一系列其他指标,比如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铁路货运量、税收等数据进行评估。所以,经过原始数据的核实和宏观数据的评估,一些个例不会对宏观数据产生影响。

马建堂表示,第三方面的重要举措就是加大案件的查处以及曝光力度。2012年,国家统计局曾相继曝光了重庆永川、山西河津、甘肃玉门三起数据造假案件。去年夏天,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检查室对群众举报的广东中山市横栏镇在统计上弄虚作假等问题进行了核查并通报。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基于统计科学性和地方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建议取消地方政府GDP统计。(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陈益刊)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上海自贸区 达沃斯论坛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