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产品热点 >> 正文

中联钢:钢铁没有原罪,还请刀下留人

2013-12-16 12:34 来源:中联钢
0

中国联合钢铁网专稿: 环保工作者都知道,雾霾的成因非常复杂,其内在机理至今不清晰。而PM2.5危害之大,可与SARS、三聚氰胺、转基因食品有的一拼。钟南山院士警告:PM2.5可通过气血侵入血液,无法派出,即便戴上高级口罩也难以幸免。院士发声加重了人们的疑虑,全国上下群情振奋、同声谴责,矛头直指钢铁行业,恨不能把高炉关闭以解心头之气。

在钢铁行业已成过街老鼠之际,有种现象需要引起注意:在一些钢厂稀少、没有钢厂、甚至污染源缺乏的城市(如深圳、珠海、青岛、广州等地),空气污染依然严重。但是时至今日,没有哪个专家、哪家机构、哪种媒体给出合理的解释,对百姓而言似乎永远成了迷,虽然科学定义雾霾的源头来自于“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渠道;而人为源又分为“固定源”和“流动源”两大部分;除了"自然源"和"人为源",空气中的气态前体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合成二次颗粒物,实现由气态到粒子的相互转换。也就是说,造成雾霾的原因和来源千百种,象煎炸烹涮等都是避免不了的。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最近有种动向却企图把雾霾的罪魁祸首强加到钢铁行业头上,为此不惜动用各种工具,挑动激愤情绪,搜罗表象证据,意欲把钢铁行业推向绝境,甚至连一些钢铁企业人士也不放过,不知到底是为什么?

"两高一资"是钢铁行业自封的头衔,现在烧香引来鬼,弄的行业面目全非。更有声音意图借刀杀人,将河北钢铁清洗掉三分之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作为钢铁信息人士,在此非常时期,有必要澄清一下钢铁行业的真实状况,为经济大局的平稳运行呐喊几句:

业内人士都知道,钢铁企业的有毒、有害性污染物并不多,其废气、废水、废渣大多进行了处理。从"三废"角度看,大多钢铁企业都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这是降本增效的一部分);废渣是宝贝,不但不会丢弃,还要被用来做水泥添加剂;至于废气排放,其硫化物、碳氧化合物构成环境污染,确实需要治理,但是雾霾中有毒有害成份不少,大部分却不是钢铁行业的产物,需要专家认真分析,让钢铁行业成为众矢之的缺乏充分的依据。

河北成为钢铁大省,有其外在因素,更源于其内在原因:中国现代钢铁起源于武汉,原因之一就是满清名臣张之洞认为湖北一带多矿产品。自然资源丰厚是我国钢铁工业现实布局的重要原因,固有钢铁重镇莫不如此。河北省因为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与辽宁、山东、安徽、山西、湖北等地一起成为钢铁大省。除此之外,物流和市场则成为其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唐山和邯郸两个区域市场的形成,更多的是基于生产基地集中、物流运输畅通、原料采购便利、销售渠道广泛、技术交流容易等原因。其内在机理与东莞的电子、温州的鞋革、义乌的小商品、辛集的皮具、寿光的蔬菜市场有异曲同工之处。

违规上钢铁项目是错误的,但是有其历史和现实等众多原因,隐藏着一些钢铁企业家诸多无知、无奈、无助和委屈。在市场要素得不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下游行业巨大需求与钢铁供应严重不足引发的矛盾,导致了钢铁企业家的投资冲动。但是相关部门面对钢铁市场的波澜起伏却“堵塞有道、疏通无术",人为拔高的行业门槛阻挡了大批行业新秀。不但行业门槛奇高,行业管理又相对落后:产能过剩从一亿吨喊到8亿吨、淘汰落后从128高炉提高到450高炉、技术进步则一味提高板管比,暴露出许多无语的事物。回过头来看中国:若没有钢铁人士的超前思维和暗渡陈仓,钢铁工业决不会出现井喷式发展,三十年的改革奇迹如何造就?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发展也没有既定模式可以参考,在前有饿狼后有猛虎的市场中,一些企业家根据自己对钢铁行业的深刻理解及超前的市场灵敏度,迅速抓住机遇、成就自己、服务社会、推升经济,其意义非同凡响。至于一些应急措施和现实无奈有其深刻的历史性背景,应该放在当时环境中观察更令人信服,现在时间过去了十余年,再追究其“原罪”,只怕惩处过重(或者把历史再继续延长更能看清楚)。时代在进步,一些曾经与“与时俱进”相背离的东西是否也该修正?试想如果没有小岗村的"违法"试验,中国的改革就不会很快突破;如果没有对"傻子瓜子"的保护,就不会促进民营经济的旺盛。

钢厂"手续"不全了十几年,一直尴尬中:不是不想办,而是没渠道;不是不努力,而是没机会;不是不担心,而是没出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就连市场紧缺、至今大热、民营钢厂占据了主导地位的螺纹钢,其生产资质没有几家被审批通过,个中原因难以用语言表述。至于2008年以后的违规兴建,与当时的经济危机大环境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全国十几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如何不牵动钢铁企业家的心?对于政策导向引发的钢铁扩张,事后是否全部都该让钢铁企业去买单值得讨论。在违规兴建的钢厂从婴儿壮大到青年的过程中,其头顶上一直高悬着"手续不全"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钢铁企业家在忐忑中度日。客观地说,私自建厂属于违规抢跑,但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默许,哪个企业家敢胆大包天?因此钢厂违规可以适当处置,但绝不属于违法乱纪,也不存在十恶不赦,更何况这些年来还为政府解决了税收、就业和社会问题,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功过相比,至少也有七比三的比例

如果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粗钢产量将继续维持在高位,中国钢铁行业的历史使命远没有结束,那么我们是否该在这批钢厂“罪与罚”的困境下给予通关?在举国上下还在为明年经济增速是7%还是7.5%而纠结时,我们应该明白:2014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恐怕还要增加几千万吨。在供需相对平衡的状况下,此时对钢厂予以关停限电,可能预示着未来市场将产生剧烈的变盘。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功劳远大于错误,或者说没有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恐怕依然只停留在"梦兮笔谈”层面。现在"磨没卸",就杀驴,追究钢铁企业的原罪,甚至想把河北2亿吨的钢铁产能一举绞杀,于心何忍?

社会发展不允许暴利行业长期存在,钢铁行业保持微利状态将是一种大概率事件,由于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钢铁行业再回到1994年前几乎不可能实现。行业微利并不代表钢铁行业的重要性差,衡量一个行业好坏的标准也决不是想象中的那样简单。作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大国的重要支撑行业,我们能否用"耗用了多少能源、却仅创造了全国多少GDP和财政收入"来判断河北钢铁的是非与功过?对于区域不同、结构不同、产品不同、用途不同、价值不等的产品,在缺乏可比性的情况下硬性类比能有多少胜算?谁敢说高附加值产品就比普通钢材更有市场发展潜力?如果行业只以"唯利是图"论英雄,那么是否因为中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优势、就要农民的补贴予以取消?其实早就有人认定城市污染的更大原因是汽车尾气,那么是否也要将一汽、二汽、上汽、光本等开刀问斩?尾气之毒众人皆知,汽车之患不胜枚举,为什么不通过提高汽车的消费税、环境税、使用费来抑制尾气污染并还城市一晴天?

作为全国产业总链条上的关键一环,钢铁工业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在十四亿人口的中国,指望虚拟经济和过分金融化能解决多少百姓的吃喝拉撒睡问题?在政府全力振兴实体经济的今天,缺少钢铁意味着什么,大家心知肚明。难道非要让钢铁忍气吞声做窦娥、饿着肚子换蓝天?我们似乎更该看看"大数据":大量研究证明,北京的PM2.5大约60%来源于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23%来源于扬尘,17%来源于涂料等溶剂使用及其它。由此可见,重点打压钢铁企业的做法值得商榷。

行业监管是必要的,但不是万能的,用计划手段处理市场问题、用简单药方医治复杂病症、用情绪化思维应对超现实市场,其做法不敢恭维,其后果不敢想象。市场有规律,规律是科学,科学要尊重,因此只有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监管才能最终激发出经济活力。在与时俱进方面,生产关系总是落后于生产力,无需避讳,正是因为当年冶金部的取消,才使得中国钢铁工业得以跳跃式发展,最终为中国经济奇迹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政府将行业整合更多地交与市场去运作,体现了一种进步。而铁矿石进口资质的放开、工信部市场准入的申报,都是这种开明精神的集中体现。很显然,用行政手段、靠硬性罚款和"一刀切"措施,解决不好、也解决不了市场问题,而且还可能造成遗憾的结果,正如前几年为控制碳排放、不惜动用行政命令拉闸限电,结果伤及居民用电,“昨日重现"意味着退步,因此:相应的错误可以犯,但决不该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更何况:钢厂的资金大部分是银行融资,而银行资金是百姓的存款,钢厂破产、银行倒闭也意味着你我的银行救命钱将化为乌有。因此对待涉及到国计民生、经济平稳等方面的大事,需要谨慎再谨慎,切不可义气用事。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邓小平同志倡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坚持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新一届领导班子继承和发扬了党的先进经验。由此可知:喧闹不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激愤无助于空气质量的根本扭转,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客观的态度、合理的诉求必将给雾霾与钢铁的是非曲直下个明确的定论。

 雾霾涉及到了千家万户,让人深恶痛绝,大家都是受害者。每天口罩护脸、健康受损、病痛折磨让人痛心。但是在雾霾元凶搞清之情,不宜用情绪代替法律,以舆论绑架行业,更不宜用不相干的论据混淆百姓视线。而应采用科学的方法、本着客观的态度、坚持求是的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拿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做到有的放矢,不可因一时激愤而伤及无辜。钢铁行业是国家发展的功臣,不是经济运行的罪孽,过多的淘汰产能、过激的行政手段、过火的舆论声讨、过分的株连九族,有百弊而无一利,应尽量避免。为公正计,在其被彻底妖魔化之前,为行业一辩并重申:钢铁没有原罪,还请刀下留人!(中国联合钢铁网专稿)

【免责声明】:中联钢力求使用信息的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此信息仅供客户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联钢无关。


本信息(报告)版权归中联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中联钢客户使用。未经中联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中国钢铁联合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