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地方融资平台再现钱紧危机 急需调整融资结构

2013-01-21 06:09
0

  【要闻回顾】

2012年GDP初步核算情况

贸易商:抓住铁矿石暴涨这一行情的人不多

钢贸贷款或再现“三月围城”

铁矿石海外收购:十年残局

淡水河谷运矿“新动作” 中国船东抗议

矿价钢价双双回调 钢市“原形”回归?

专家:产能过剩是转型升级“拦路虎”

春节将近 下游需求进一步萎缩 国内钢价正在下行

李毅中:习总书记再次点名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

2012年我国新增铁矿石资源储量54亿吨 镍37万吨

2012年国内粗钢产量7.17亿吨 钢铁转向低速增长

到2015年成都市规上冶金企业主营收入900亿

发改委:继续推进油气煤电价格改革

贺铿表示:警惕城市化概念炒作又吹起房地产泡沫

价量齐升推动楼市持续回暖 未来调控压力有所加大

央行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存准将逐渐淡出

财政部明确“营改增”总分机构增值税缴纳问题

企学界看好中国经济:GDP复苏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成功研发时速500公里试验列车

出口方贸易额被高估 贸易统计新规为中国顺差洗冤

外媒:危机时期背上沉重债务 力拓总算换帅了

力拓在莫桑比克煤炭生产和出口计划严重受挫

外媒热议中国经济 今年增长将有望持续走高

观点:中国股市的凌厉升势预计将告一段落

国际能源署称:全球石油市场已经开始收紧

贵州金佳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上海车牌拍卖价首破7.5万创新高

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已形成地下产业和黑色利益链

开始进入春运“抢票季” 抢票插件遭工信部叫停

德窃贼挖30米长地道盗银行 劫走财物逾一亿欧元


 

地方融资平台再现钱紧危机 急需调整融资结构

自2012年12月末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以来,地方融资环境趋紧,融资平台后续如何提升“造血”能力成为业界关注焦点。而在信贷、信托等融资渠道受阻的背景下,平台融资结构的调整已刻不容缓。

点刹政信合作产品

“过去地方政府得以依赖的财政增收及融资渠道,现在几乎全面萎缩。”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说。

确实,通知的严厉程度前所未有,几乎将融资平台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斩断,融资平台资产增长受限,规模面临被压缩的境况,而政府无法为融资提供担保导致平台信用资质被显著看衰,融资能力也随之下降。

中信建投的研究观点指出,与以前文件主要针对信贷类债务相比,此次通知被业内视为对公益性项目举债的点刹。

“通知明确提出地方政府及下属单位团体不得通过摊派或利用理财、信托工具吸收资金进行公益性项目投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表示,“当前信托规模和政信合作规模大增引起了监管部门的警惕,预计政信合作渠道将进一步受阻。”

在孙立坚看来,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部分地方投资主导的基建项目进度或有所延缓,这也将限制政信合作业务的发展。

不过,从长期来看,地方政府的投资意愿和冲动并未改变,可以预见,一些创新的信托融资方式将会出现,以其他合规的方式参与到基建项目建设中去。

构筑“防火墙”

在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公共融资部总经理曹明看来,年前四部委联合发文控制地方融资扩张,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防止影子银行规模继续膨胀;二是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这相当于在地方财政和融资平台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基建规模和融资杠杆率。”

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的测算,2012年的影子银行规模达到28万亿元,信托类资产规模达到7万亿元,由于地方政府债务与影子银行项目联系紧密且相互交织,为防止违约事件发生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提升,监管部门需要较早对增量予以控制。

不仅如此,就历史情况考量,地方政府换届后往往伴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上行,这在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表现均较为明显。

一位银行资深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地方平台各种融资都很困难,想从银行借贷又缺少足够的抵押物,土地财政又玩不转了,资金问题已让不少地方政府焦头烂额,尤其是一些中西部地区。因此政信合作呈现火爆的情况。

对此,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表示了担忧。穆迪发布的报告指出,政信产品是需要偿还或支付项目回报的合约责任,最终会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在这个层面上,此类产品与债务相似。但政信产品并未计入债务,所以提高了确定地方政府负债水平的复杂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财政透明度。

此外,政信产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收益率高,达到9%-14%,显著高于银行贷款和债券,这也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负担。而且期限较短,通常只有1-2年,故而加剧了再融资风险,并会造成现金错配的现象。

改革迫在眉睫

业内专家认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地方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债务,地方金融机构运作与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等问题,已经躲不过、绕不开。

孙立坚认为,从更为长远的视角来看,推进税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的投融资机制将更为迫切。

事实上,债务问题的解决需要更为全面的财税体制改革,这会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一方面,通过合理财权和事权,明晰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可以促使负债规模合理、可控;另一方面,降低“隐形担保”,强化融资中的硬约束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市场行为分离,促使资产定价合理。

不仅如此,在融资监管趋严,以及筹资渠道受阻的大背景下,地方必然会在债券市场寻求新的突破。曹明指出,今后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将成为大势所趋,而通过债券融资应当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认为,市政债和项目债等长期债券,是解决目前基建融资诸多问题的关键,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强调,应该用阳光融资和预期、透明、受公众监督、讲究规范、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地方债去置换、替代地方融资平台和其他一些不规范的、风险不易控制、不健康的隐性负债,同时又保持地方政府作为融资主体通过融资发挥贯彻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面效益,这才是比较周全、合理的对待地方债务和地方融资体系建设的态度。(新华网上海专电 记者杨溢仁、桑彤)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