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抱团取暖”解困 上市公司重组大幕开启

2012-11-03 08:07
0

    【昨日要闻回顾】

央行:下阶段重在保持货币环境稳定

钢贸商大比例预付垫资抢货时代已过

10月钢铁PMI52.7% 首次到扩张区间

四大行10月前28天新增贷款1250亿

宝钢股份25天耗资11亿元回购

国内超过六成汽车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

聚焦煤电并轨 年底煤炭订货会仍未接通知

未来几个季度中国经济将逐步修复

国务院部署“修土” 或将撬动千亿产业资金

今年全球不锈钢粗钢产量料再创历史新高

北京首钢:老厂房上筑起“梦工厂”

亚太地区主要股市多数上涨

2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吨3676元 涨幅0.38%

福建首份“营改增”发票在鼓楼开出(图)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船协:全国前三季度造船完工同比降18.5%

林毅夫: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巨大 政府很有钱

抢驻九龙坡黄磏港 鑫邦钢材城引领行业格局

山东钢铁等13个行业完成今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人民币汇率6天5个涨停 专家称只是短期现象

李迅雷:中国投资者为何爱讲故事不爱算估值

制造业“东南飞”呈两大趋势 挑战“中国制造”

东北地区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1.7万亿立方米

福建钢市重现“金九银十” 钢材价格回升不少

115家房企三季度利润仅为16家银行4.24%

Metalloinvest公司3季度铁矿石产量增长

本田10月在华汽车销量同比大降54%


再次凸显政府整顿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决心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钢铁、水泥、稀土、汽车和医药等八大行业近日迎来一股春风。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目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等九部委正在酝酿推进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和医药等八大重点行业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

统计显示,在上述八大行业的新一轮兼并重组中,将涉及高达近900家上市公司4.44万亿元的市值。影响面如此之大,政府的决定一定大有深意。

“这反映了当前几大行业出现了比较严峻的经营压力。国家希望通过资产的重组优化,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扭转经营困境。”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副总裁包仲南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道。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已发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除医药生物类净利润同比上升6%外,钢铁、汽车、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和电子信息等六大重点行业同比净利润皆全线下滑,唯一不同的只是幅度。

72家汽车类(含整车与零部件)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18%;17家水泥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57%;24家稀土永磁概念类上市公司下滑了36%;207家电子信息类上市公司净利润下滑18% ……

其中钢企尤为悲惨:27家钢企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滑98%,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9%。跌跌不休,螺纹钢卖出白菜价,成为了近期舆论讨论的焦点。

价格低迷,分析人士把矛头直指前几年投资高涨而引起的产能过剩。虽然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认为,产能过剩只是行业亏损的一个原因,产能过剩加上经济疲软,两项叠加才引发了行业亏损。

但分析师同时也表示,上述一些产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以钢铁业为例,2011年钢铁实际使用量6.1个亿,但实际产能高达8个亿左右。有2个亿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接近30%。”

经济低迷,内需不振,兼并重组成为国家助推各大行业做大做强的杀手锏。包仲南认为,该政策也透露出国家宏观调控思路的一些变化。“过去更多是直接扩大需求拉动刺激,现在开始注重引导企业内生能力的提高,从授‘鱼’到授‘渔’的思路转变。”

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等多重任务叠加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决策层和监管层加大了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支持,凸显了整顿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决心。

据介绍,兼并重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市场主导,一种是政府主导。市场因素是为了壮大公司、整合资源、取得更好的市场份额;而政府主导是为了社会稳定以及就业等问题。在市场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主导的作用会更大些。

兼并重组必然会提高行业的话语权以及集中度。据悉,这已经不是国家第一次酝酿推进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以水泥行业为例,自2003年12月23日国办发[2003]103号文件开始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实施宏观调控以来,国家发布的与水泥产业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文件多达38个,但其产能过剩顽疾仍无法根治。

包仲南指出,兼并重组难落实有多重因素,“控制权障碍,政府不愿意放弃控制权,导致跨所有制并购难以推进;收益权障碍,政府不能放弃税收收益权,导致垮区域的并购难以推进;并购能力障碍,企业不具备并购整合的能力,导致并购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目标,最后不欢而散。”

跨区域兼并重组所面临的地方保护,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所面对的体制难题,都像一道道横沟横亘在企业兼并重组的路上。有业内人士提出,政府淡出和市场主导地位将成为本轮政策推动下的兼并重组大潮能否起效的关键。

由此可见,上述大的行业要化解政府授予的“渔”,要实现“十二五”规划所指定的兼并重组目标——钢铁业前十家产业集中度从48.6%提升到60%,汽车业从82.2%提升到90%以上,船舶业从48.9%提升到70%以上等,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中国产经新闻报 记者 张萧然)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钢市 铁矿石 煤炭 钢贸商资金链 钢铁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热点专题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