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英国开启“软脱欧” 第二阶段谈判将更艰难

2017-12-12 07:19
0

上海金融报

当地时间12月8日,在欧盟给出的最后期限之前,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举行“脱欧”会谈,最终就爱尔兰边界、欧盟在英公民权利、“分手费”等核心议题达成协议,标志着英国“脱欧”谈判即将开启第二阶段。

英国没有太多“筹码”

从最初“没有协议也要脱欧”,到9月在佛罗伦撒演讲中做出让步姿态,再到此次最终达成的“分手协议”,第一阶段的“脱欧”谈判似乎印证了市场此前的判断,即英国手中并无太多“筹码”,且“无序脱欧”只会让英国蒙受最大损失。

毫无疑问,虽然特雷莎•梅宣称“这份协议是最符合英国利益的版本”,但对“脱欧派”而言,这份“脱欧”协议确实有些难以接受。英国独立党前任领袖、英国“脱欧”主要推动者奈杰尔•法拉奇称甚至表示,“这不是协议,这是"投降书",是对英国人的侮辱”。

以爱尔兰边界为例,英国最终承认爱尔兰与北爱尔兰边界的“特殊情况”,并就此作出重要承诺,避免出现“硬边界”。这意味着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将不会设立“硬边界”,商贸关系也将继续维持当前的“单一市场”和海关同盟。同时,北爱尔兰和英国之间也不会设立“边界”。从某种程度上讲,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将“脱欧”,北爱尔兰却将继续留在欧盟。

这种奇怪的“分裂”状态,也给“留欧派”树立榜样。近期,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和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分别发表推特称,苏格兰和伦敦也要享有北爱尔兰的特殊待遇。

除了爱尔兰边界外,欧盟在英公民权利、“分手费”等核心议题也均以英国做出让步告终。根据英国和欧盟达成的协议,双方将确保在英欧盟公民的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同时,到2029年,在欧盟公民权利相关法律上,欧盟最高法院依然对英国法院和仲裁机构产生影响。对于希望夺回法律制定和执行的自主权的“脱欧派”而言,这也不是令人满意的结果。

至于此前僵持不下的“分手费”问题,英国最终也同意,在没有任何前提下,充分履行其对欧盟预算的财政义务,包括缴纳欧盟会费至2020年。虽然具体的数字语焉不详,但据彭博社报道,英国首相发言人表态称,英国政府认为,能公平反映英国财务责任的退欧费用在350亿至390亿英镑(约合400亿至450亿欧元)之间。这较英国此前坚持的200亿欧元“分手费”翻了一倍。

商贸谈判将更艰难

今年3月29日,英国正式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脱欧”之路。根据欧盟法律,英国和欧盟需在2019年3月29日前完成“脱欧”谈判。因此,虽然此次“分手协议”的签署让双方得以开启第二阶段谈判,但留给双方,特别是英国的时间已然不多。

“我们花了大量时间在相对简单的分手谈判上,现在谈过渡期问题和未来欧盟和英国的贸易关系,却只剩下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欧盟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12月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告,“我们都知道分手很难,但分手后如何建立新的关系更难。”

根据英国财政部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前发布的报告,英国“脱欧”可能采用三种模式,包括EEA模式(如挪威)、双边协定模式(如瑞典、加拿大)以及WTO模式。

分析人士表示,在EEA模式下,英国将具有对单一市场的进入权,但有义务上交会费并遵守欧盟主要法律,同时移民也可自由出入。由于仍可进入单一市场,在该模式下,“脱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相对较轻。据英国财政部测算,到2030年,相比留在欧盟,采用EEA模式,英国GDP仅将降低约3.8%。不过,在欧盟一直指责英国“既想拥有欧洲共同市场等带来的便利,又不想承担相应责任”的情况下,双方想要在此模式下达成一致难度颇高。

相对而言,双边协定模式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以加拿大和欧盟最新达成的自贸协定为例,2017年9月才正式生效后,加拿大和欧盟双方将取消双方99%进出口货物的关税。对英国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双边协定模式需要一系列协议的支撑,加拿大和欧盟的谈判过程长达7年,而此前为确保进入欧洲市场,瑞士与欧盟签订了超过120份双边协议。在剩下一年多时间里,英国能否在相关问题上获得欧盟成员国一致同意或大多数同意,仍是未知数。

如果英国和欧盟最终未能在2年内达成新协议,英国将自动失去进入欧盟“单一市场”的权利,并将与欧盟成员国在WTO框架下构建贸易关系。在此情况下,英国与欧盟国家间双边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显著提升。根据英国财政部预测,至2030年,相比留欧,WTO模式将导致英国GDP降低7.5%,人均GDP损失2100英镑。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