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印度经济短时间内难以赶超中国

2016-05-24 08:20
0

 

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张丽敏

近日,根据印度《经济时报》文章称,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预计,2016年和2017年印度经济增速将维持在7.5%左右。之前穆迪曾表示,预计受季风影响,低通胀率将继续在印度肆虐,这将使印度联储继续保持目前宽松的刺激措施。

印度较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拥有较高的增长率,与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就难免被拿来和印度做一番比较,单从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来说印度稍占优势,但是从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印度短时间内还难以赶超中国。

事实上,由于对商品贸易风险敞口较小以及大宗商品处在净进口的状态,印度经济在某种程度上不会遭受来自外界的阻力。受全球经济增速减弱影响,在2015年前三季度印度平均每个季度出口增速下降5.6%,在2015年四季度印度出口实际下降了9%。

穆迪的报告同时指出,印度的投资支出在2015年四季度大幅下降,印度的工业产值以及资本利用率也处在较低的位置。

虽然去年印度经济表现不佳,但是根据穆迪的分析,由于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印度的经济增长仍然非常强劲,有数据表明目前印度内需消费占到印度消费需求的55%。

穆迪认为,考虑到目前印度今年的季风比较规律,预计印度的低通胀率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也会促使印度联储继续保持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穆迪认为,受个人消费支撑,2016年和2017年印度经济的实际增速将达到7.5%。

由此来看,印度被看好亦在情理之中。来自美国《财富》杂志的文章提出,从2014年印度现任总统莫迪上台以来,世界500强的CEO中的一部分将焦点聚集在了印度身上。

不可忽视的是,文章也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印度最强大的对手,尽管现在有些投资者在担忧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但是这种情绪显然太过于悲观了。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向好,这意味着即使中国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下降,在未来数年内中国经济每年的增长率也能保持在6%到7%之间。

不可否认印度的经济增速也将非常快,但是综合印度的各项信息来看,印度经济增速不会像穆迪预测的那样快,印度去中心化的政治体制意味着无论这种制度运行得多完美,莫迪政府都不可能取得像中国那样的经济增速。

据悉,与中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不同,印度政府无法在国内实现内部折中或者妥协,印度的经济改革阻力比较强大,因为一部分利益集团会阻碍改革的推进。由于莫迪所在的党在议会中并不占大多数,因此许多关键的问题,比如能源、基础设施甚至是劳动力政策,都很难得到改革。

尽管莫迪在全球到处演讲称,将通过印度制造竞争来推进印度经济高速发展,在推进制造业发展方面,印度仍然远远落后于中国等国家。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中国在2014年仍然创造了1300万个就业岗位,印度新增的就业岗位仅仅只有100万左右。未来数十年印度应大力创造就业岗位消化和吸收印度大量的劳动力。

据报道,印度经济对外开放前,其国有企业地位稳固,均在各自的领域里近乎处于垄断地位。然而,在1990年印度经济对外开放之后,大量企业如航空公司、电信部门在与私营企业和外国公司的竞争中败下阵来。近几十年来,印度许多国有企业一直深受运营问题、高成本以及高负债的困扰。

反观中国,中国开始从结构性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中国还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市场体制,中国巨大的内部消费市场和较高的储蓄率将帮助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短期来看,虽然这种帮助对GDP的贡献只有4%,甚至更低,但是未来几年这种措施就会让中国经济每年的真实增速达到6%至7%。

实际上,目前中国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和资本。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这就意味着中国不用依靠外资。虽然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在加快,但是在未来数十年内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依然非常充足。另外,中国已经打算提高退休年龄,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自身还拥有13亿消费人群,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让中国经济对外部经济的动荡的表现并不那么敏感。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此前表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格局没有改变,有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条件。虽然4月份一些经济指标的增速出现回落,但这种变化主要和基数有关,中国经济目前仍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态势。这些经济指标总体运行是平稳的,经济指标的波动和统计基数有关。

可见,虽然印度增长潜力存在,但是想要赶超中国,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