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宏观经济分析 >> 正文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中国资金流出格局已出现结构性转变

2016-05-11 08:30
0

 

华尔街见闻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Thomas Klitgaard和Harry Wheeler撰文称,中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资金流出已发生结构性转变。以往多年,公共部门购买国外资产是中国资金流出的主要途径,但去年,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偏好发生了改变,私人投资者正取代央行成为海外资产的买家。

Thomas Klitgaard和Harry Wheeler称,中国把钱借给了全球其他地区,因为中国储蓄太多,超过了其实际投资支出所需的融资。多年来,公共部门通过中国央行购买国外资产来支出资本,但2015年这一切都改变了。中国仍有大量的资金净流出,但不同于往年的是,私人部门资金流出超过了资金流入。私人部门行为转变迫使央行出售国外资产,以使私人和公共部门资金净流出总和等于现行汇率下的储蓄盈余。私人投资者行为转变的原因包括:国内投资支出回报率低,对人民币汇率的前景不太乐观。

两位经济学家表示,中国收入超过了其支出,这相当于说中国的储蓄大于其实际投资支出,即所有的钱都花在置换或增加资本存量。作为一项会计事项,一国收入分配至消费或储蓄,而支出不是拿来消费就是作为投资支出。这就意味着,当一国收入等于支出时,该国的储蓄等于其投资支出。当出口大于进口时,开放贸易允许一国的收入大于其支出,而这些收入与支出之差正好等于储蓄与投资支出的差值。支出与收入的差值,储蓄与投资支出的差值,以及出口与进口的差值,全都等于一国借给世界其他地区的资金(或从世界其他地区借入的资金)。

以上等式非常有用,因为有些数据很难直接计算得出。例如,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不计算他们的总储蓄(个人、企业和政府)。IMF计算投资支出和经常账户余额的总和,来间接计算储蓄,绕开了这个数据的限制。实际上就是,贸易差额(以经常账户来衡量)等于储蓄减去投资支出的差额,即CA = S-I。

两位经济学家提到,衡量跨境的资本流动也很困难。国际收支的金融账户应该是衡量跨境资本流动的,但这些数字通常与经常账户的数字差别很大。衡量进口和出口比衡量资本流动更加容易,也就是说经常账户余额是比资本流动净额更好的衡量指标。这两项余额的相对可靠性很重要。

2015年,中国公共部门(央行)和私人投资者资本净流出1430亿美元,而经常账户则暗示去年中国资本净流出共计3310亿美元。虽然无法了解2015年中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整个过程,但能够对经常账户资本流动的净值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从下图可见,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能够支撑投资支出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而且还有大量的储蓄盈余流向国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经济衰退(2008-2009年)期间,储蓄盈余有所收窄,原因是:政府提高投资支出至一个很高的水平,约为GDP的47%,以弥补疲软的出口增长,较此前20年38%的平均水平要高。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中国资金流出格局已出现结构性转变

投资支出高也说明了中国当前面临的挑战。投资支出意愿高导致回报率越来越低。IMF数据显示,2014年和2015年投资支出GDP的比重下降,与投资支出的回报率下滑一致。中国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在于:投资支出占GDP比重减少,将会拖累经济,中国需要更高的消费支出或者更多的出口来维持增长。

中国储蓄超过投资支出的部分,2015年上升至3310亿美元,高于过去10年每年2500亿美元的平均水平。

过去,这些资金流出是以中国央行购买国外资产的形式呈现的,而私人部门对国内投资更感兴趣,这是因为:中国投资回报率高;资本管制导致资金难以流出中国;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在一段时间内升值。而且,因外国投资者购买中国资产,私人部门的资金流入中国大于流出。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中国资金流出格局已出现结构性转变

私人投资者购买国外资产(或降低对外负债),资金流出6730亿美元,超过了私人投资者在现行汇率下购买中国资产的资金流入。中国央行出售了3420亿美元的国外资产,以使私人和公共部门的资金净流动等于中国3310亿美元的储蓄盈余。

纽约联储经济学家:中国资金流出格局已出现结构性转变

两位经济学家称,对于这些投资偏好的转变,可能的解释包括:国内投资回报率降低,人民币升值信心下降。

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中国仍然是全球资产的主要购买者。去年,中国海外投资的风险偏好发生了改变,私人投资者正取代央行成为海外资产的买家。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