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大变局:为什么说“通缩”大周期即将结束

2015-10-12 08:49
0

 

华尔街见闻:本文作者为每日电讯报编辑Ambrose Evans-Pritchard,华尔街见闻编译

过去四十年全球劳动力充裕的时代已经迎来转折,通缩和零利率也不再会长久。

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前英国央行[微博]高级官员Charles Goodhart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急剧的拐点。”

随着廉价劳动力枯竭和储蓄的减少,真实利率将从零利率回升到2.75%-3%的正常水平,甚至更高。

对于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国债来说,这显然是个坏消息。如今整个全球债券市场可能建立在一个错误的人口学判断之上。

Goodhart称,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劳动力稀缺将令劳动者在雇主面前更加强势,薪资会上涨,目前遍及全球的收入分化也将得到缓解。

如果他的预言成真,那么前不久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者皮卡迪的理论就将被证伪。皮卡迪在其学术畅销书《21世纪资本论》中表示,资本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这是的财富分配越来越集中。

但Goodhart却认为,恰恰是生育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产生的双重效应,使得全球的劳动力市场自1970年以来一直处于“蜜罐”之中,苏联的解体和中国加入全球贸易体系更是锦上添花。

1990年,发达国家的劳动人口多达6.85亿人,随后中国和东欧又突然提供了8.2亿人,全球劳动力蓄水池转瞬之间实现翻番。

Goodhart:“这对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它导致工人的薪酬在25年内停滞不前。”

接下来发生的是大家都知道。跨国公司抓住了这个巨大劳动力蓄水池的机会,美国企业充分利用中国工人比美国工人便宜的优势,进行所谓的“劳动力套利”。如今,美国企业的税后利润占GDP的10%,为战后平均值的两倍。

欧洲也是一样。2004年,大众汽车威胁称,除非德国员工接受低工资和更长的工作时长,否则就将工厂迁至波兰。

廉价的劳动力拉低了全球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在中国政府各种补贴政策的推波助澜之下,中国的投资占GDP的比重高达48%,廉价产品充斥全球。首先是服装、鞋子、家具,随后是钢铁、船舶、化工、手机和太阳能电池板。

但这些即将成为历史。过去十年,中国年均薪资增速16%,如今劳动力成本不再低廉。

人民币(6.345, 0.0000, 0.00%)也被高估。自2012年下半年日本挑起货币大战以来,贸易加权的人民币已经升值了22%。松下也将不少电子元件的工厂从中国搬回日本。

更重要的是,导致通缩的深层次因素——人口增长——也是越来越糟。全球生育率已经从1970年代的4.85降至2.43。

最新生育率的数据是这样的:印度2.5,法国2.1,美国2,英国1.9,巴西1.8,俄罗斯和加拿大1.6,中国1.55,西班牙1.5,德国、意大利和日本1.4,波兰1.3,韩国1.25,新加坡0.8。常识告诉我们,生育率要保持2.1才能保证人口不减少。

这期间,儿童和老年人口相对与劳动人口的比例(抚养比)倒是大幅下降。已从1970年的0.75下降至0.5。

Goodhart称:“我们正处于大转折点。劳动力供应将持续萎缩,企业以前赚了很多钱,但今后的日子不再会这么舒服。”

发达国家的抚养比已经开始上升,而且其增加的速度远比之前下降得快。

受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影响,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增长已经停滞,并以每年300万人的速度开始减少。

Hoodhart的研究显示,一方面老龄化带来的健康和福利成本将增加财政支出,另一方面稀缺的劳动者将提高工资议价能力,这些都将导致通胀回升。

中国的储蓄将不再过剩,老年人将取出存款用于养老,企业将不得不给员工更多工资,并且大力投资那些有助于替代人工的技术。

过去几十年推动全球储蓄额迅速增长至GDP的25%的力量将得以逆转,大量的资金池开闸后也会涌向各个市场。

利率的“均衡水平”将回归正常。不会有人再讨论“长期停滞”,央行也不用再担心“零利率”之后该怎么办。

比如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Haldane 9月底就曾警告,我们可能正处于零利率陷阱之中,如果再来一次危机,央行将没有政策空间。他认为央行唯一可以做的只剩下QE。

Goodhart认为,机器人发展的速度未必能够抵消劳工紧缺的不乏,老龄化国家也无法通过足够的移民来填补岗位空白,而且印度和非洲也没有能力产生上文中提到的“中国效应”。

世界从未经历过如此大规模的老龄化,我们前面是一片未知的水域。但可以确定的是,近乎垂直飙升的抚养比正在摧毁现有的一切经济假设。

上一次,欧洲人发现他们有这么巨大的需求是在14世纪中期黑死病之后。有人说,这终结了封建制度。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