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京津冀: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一体化

2015-08-05 08:35
0

【新闻关注】

习近平: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习近平:确保中央重大经济决策落地见效

李克强:国务院文件无特殊原因7天内必须下发

李克强:要对碌碌无为的干部采取措施

李克强:中央要“举直错枉”

政治局会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 

解读中央深改组会议:“改革促进派”将获重用

﹡     ﹡     ﹡

国企反腐开启“一天查处一个”节奏

国资委“亮剑”国企亲缘经商贪腐

宝钢武钢违规决策 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

首钢首创与民企存在利益输送 国有资产损失严重

中钢集团回应债务危机:历史包袱沉重

吴溪淳:钢铁行业的事,如果像现在反腐这么干,早就不是今天这个局面了

﹡     ﹡     ﹡

《人民日报》:权威访谈 五问中国经济

《人民日报》:传统经济风向标不再是权威

中国经济究竟面临怎样的局面?

国务院:督查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     ﹡     ﹡

财政部:中央政府允许部分企业破产 不再扶持

中国钢铁“优不胜、劣不汰”乱象没有根本改观

谁能说清中国钢铁产能过剩真相?

产能过剩情况下中国还有投资机会吗?

鞍钢找德国钢铁巨头入股:青睐外资?

钢企“大而不倒”?政府会保护你吗?

大中型钢企遭银行抽贷650亿 民营钢企遭银行抽贷警示出什么?

﹡     ﹡     ﹡

铁矿石资源税下调 矿市如何走向?

四大难题考验铁矿石资源税改

注资海外权益矿究竟能否获益?

铁矿石期货触及跌停 价格被操纵?

2015年铁矿石价格究竟是多少?

﹡     ﹡     ﹡

“走出去”已成为钢铁业发展共识

沈文荣:要准确“走出去” 民企出错就是死路一条

PPP“铁门”:满足20多项条件银行才放贷

民企观望PPP:怕出问题“官不理”

﹡     ﹡     ﹡

钢贸能成为互联网金融的“菜”吗?

“互联网+”下的钢贸业态构想

“互联网+大宗商品”改变游戏规则

马云12亿参股一财 称不进入媒体的观点错了

﹡     ﹡     ﹡

一个民间放高利贷者的自白:不守规矩 才好赚钱

上海金融犯罪增四成 仍集中在钢贸业

企业隐形负债调查:隐匿报表民间借贷

流通方式转型 50%钢贸商出局

2015年:钢贸发展路径在哪? 生意怎么做?

﹡     ﹡     ﹡

损害生态必须追责 无论提拔或退休

领导干部任期生态严重破坏将终身追责

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钢铁企业将退出市场

新《环保法》施行 严厉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环保税法征求意见:重点监控钢铁等行业 超标超量排放将加倍征税

﹡     ﹡     ﹡

统计局新政重罚企业数据造假

大数据的前提是数据真实性

企业家不能完全听信经济学家预测

走进市场看看,听听钢厂和贸易商怎么说


 

京津冀将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

国家要求京津冀地区按照“统一规划、严格标准、联合管理、改革创新、协同互助”的原则,建设完善生态管制制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

京津冀环境治理加速。

“京津冀资源环境承载超限,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一位接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编制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该专家介绍,国家要求按照“统一规划、严格标准、联合管理、改革创新、协同互助”的原则,建设完善生态管制制度,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扩大区域生态空间。

为此,国家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2017年和2020年目标:到2017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生态环保工程全面实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到2020年,城乡公共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

北京市环保局的一位官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由于土壤污染治理是属地环境问题,区域性特征不明显,所以《规划纲要》在环境治理方面主要关注了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国家并未提出新的治理目标,而是重复了"大气十条"和"水十条"中的相关指标。”

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

作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京津冀雾霾天气频发,2014年PM2.5年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1.6倍。

“从2014 年全国近地面 PM2.5 浓度卫星反演图可知,京津冀及周边以及河南地区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连续的严重PM2.5 污染区域,河南污染非常严重,部分地点的年均浓度接近130微克/立方米,河南已经在今年5月纳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的整体规划中。”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研究员薛文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为了更好地治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包括京、津、冀、晋、鲁、内蒙古、豫七省区市及环保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住建部、气象局、能源局、交通运输部在内的八部门,已成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

目前,该协作小组正在联合编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以《规划纲要》为指导,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明确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规划编制已经全面启动。

开展“六河”河流廊道治理

在大气之外,水生态是京津冀地区亟待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

根据官方资料统计,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2014年人均水资源量仅1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三省市人均水资源量239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

同时,该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三省市年均超采量达67.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3,地面沉降漏斗区面积超过5万平方公里,平原主要河流1200公里河段干涸。地表水劣五类水质比重超过30%。

前述专家介绍,在水量管理方面,国家提出要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禁止发展高耗水产业,加快压减淘汰高耗水行业产能,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加强水资源统筹配置,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大力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方案。

根据今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京津冀地区要在2016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和地面沉降控制区范围划定工作。

“在水质治理方面,国家提出要实施清洁水行动,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永定河、滦河、北运河、大清河、南运河、潮白河"六河"绿色生态河流廊道治理,实施白洋淀、衡水湖、七星海、南大港、北大港等湖泊湿地保护与修复,加大官厅、密云、潘大、于桥等水库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前述专家透露。

该专家进一步透露,国家提出尽快开工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整治渤海湾环境污染,提升北戴河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渤海入海河流及排污口的环境治理。

联防联控治污机制待建

在大气和水环境之外,京津冀的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破坏也很严重。

根据官方统计,该地区建设用地过度扩展,土地开发强度偏高。湿地大幅萎缩,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海域生态不堪重负。因此,京津冀已经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控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

前述专家介绍,为此国家提出要以联防联控的方式控制污染。研究制定区域环境污染防治条例,建立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研究跨界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海域等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协调联动机制,建立跨区域环境联合监察、跨界交叉执法、环评会商、区域污染联防联控的工作制度,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联动机制。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认为,若要落实联防联控机制,还需研究建立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统筹协调跨区域的大气污染联合联控和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相关事宜。(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新闻观察】

  习近平: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 (2015.06.29)

  李克强:对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监测责任人严惩不贷 决不放过 (2014.03.23)

  损害生态必须追责 无论提拔或退休 (2015.07.05)

—— —— —— ——

  独家视点:中国钢铁丰功伟绩犹存 转型升级乃必由之路 (2013.12.16) 

  独家视点:“四个事关”与“一个重点”督迫钢企嬗变 (2013.10.15)

  独家视点:务必重视中央强调做到“言必信、行必果”(2013.12.13)

﹡   ﹡   ﹡

  独家视点:要新姿态,讲法治,别任性 (2015.03.15)

  独家视点:要识大局,别较真,重务实 (2014.03.16)

  独家视点:要“政策”的“希望”难以灵验 (2014.04.28)

﹡   ﹡   ﹡

  正视钢铁困局 坚守生态红线/系列报道 (2012.08.28)

  独家视点:执行“偏差”≠政策“偏颇”(2010.09.08)

﹡   ﹡   ﹡

  独家视点:2015,承受“法治与市场”下的痛苦转型 (2015.01.01)

  独家视点:2014,“触动利益”难于“触及灵魂”(2014.01.01)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