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银行应反思钢贸企业贷款风险

2014-05-23 08:57
0

【新闻关注】

政治局:经济形势总体符合预期 财政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习近平明确我国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

李克强:若用短期刺激政策 今后日子或更难过

﹡        ﹡        ﹡

国务院批转发改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意见/全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专家解读

国务院:推80个示范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商务部新闻发布会:通报1-4月我国商务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 总体良好

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分析师看数据

2014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情况

2014年发改委首次新闻发布会

2014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业景气指数97.3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国社科院:经济增速容忍度下限可下移至7.0%

﹡        ﹡        ﹡

聚集钢铁生态链:今天怎么过?明天往哪走?

美报告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持续扩大

国际钢协:2014年全球钢铁需求增幅放缓

工信部下达任务:2014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70万吨

中国钢铁:峰值区判断 转型及调整

2014年国内钢市将“弱平衡”运行

冶金规划院:2014年国内粗钢产量将破8亿吨 建筑业钢铁消费3.9亿吨

高盛: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整合势必进行 全球钢铁业重新洗牌?

大摩:全球及中国等主要世界大国未来3年及季度经济增长预期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摩根大通说将放缓 交行说将保持较快增长

IMF预计:全球经济成长加速 但警告通缩风险抬头

联合国预测:2014全球经济增速3% 中国增速7.5%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年报)》


 

银行应反思钢贸企业贷款风险

钢贸企业贷款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迄今仍然没有结束。从已经暴露出的问题看,非常需要商业银行进行总结与反思,尤其是在经历了股份制改造、引进了风险管理技术的大型商业银行,更应该进行回顾和检讨。这不但是因为钢贸企业贷款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此项业务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经营理念、管理上的不足。

通过对钢贸企业贷款的总结与反思,对今后商业银行开展类似贷款业务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既可以避免该类损失的再现,又可以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

银行贷款挪作他用屡见不鲜

钢贸企业贷款在现有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中是一项正常的信贷业务。各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风险缓释技术,在正常情况下是能够发现、预防、控制风险的,因此,就其原来设计的流程来说,并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风险和损失。

首先,钢材贸易本身是资金密集性行业,需要一定的金融杠杆来支撑,仅凭钢贸企业自有资金解决贸易中的周转,几乎是不可能的。向商业银行融资是正常的,由此,我们没有必要对钢贸企业贷款妖魔化。

其次,这次钢贸企业贷款发生问题,与其说是钢贸企业引发,还不如说是钢材贸易市场引起更为确切。

再次,钢贸企业在后期的贷款之前,动机并非是真正用于钢材贸易,而是另有企图,是最重要的触发风险发生的因素。

解剖单个钢材贸易市场的组织结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由市场投资者、钢贸企业、担保公司三个主体形成了“钢贸市场”。钢贸市场投资者出资取得土地,并筹资建造供钢贸企业租赁的交易用房和仓库。钢贸企业租下钢贸市场内的办公点后开始对外营业。这些钢贸企业自有资金很少,从几万到数十万元不等,实力相当有限。他们支付小额保证金给大公司,取得钢材。在钢贸企业实现销售时,大公司在钢厂出厂价上加上一定金额后,与钢贸企业最终结算。钢贸企业还必须另外支付给大公司利息。按照这一流程操作,银行只在资金清算时发挥作用。

事实上,钢贸企业的利润极低,正常情况下为1%至1.5%之间。一旦获得商业银行资金时,面向房地产、股票、期货包括民间借贷进行投机,以得到高额利润的冲动变成了事实。特别在前几年经济景气时,上述投机领域确实产生了不菲的利润。也因如此,让商业银行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对这一业务的风险控制日趋乏力,最终酿成不良后果。

钢贸企业贷款由开始起步时将自有土地、房产等不动产抵押给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在取得商业银行信任后,钢贸企业利用钢材的保值与容易变现的特点,采取质押方式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而这些钢材中的大部分是向大公司借来的,并不是钢贸企业完全所有。为了投机需要,钢贸企业至此并没有善罢甘休,而是继续依托钢材市场的平台,取得更多贷款。第三种获得贷款方法是:钢贸企业向钢材市场所有权公司交纳一定的担保金,钢材市场作为担保主体,为钢贸企业贷款进行担保。

商业银行凭着经济高速发展时的经验认为,钢材市场所有权公司一般经济实力雄厚,又熟悉在市场内经营的钢贸企业状况。正常情况下,又是在市场内封闭操作,钢材进出、资金结算都在相同平台上完成,风险完全可以掌控。

在钢材市场担保资源用尽时,另一类担保公司登台了,担保主体由钢材市场变成了专业担保公司。该类公司往往和商业银行原来就有合作基础,出于利益,再合作便成自然。

从技术层面而言,如果钢贸企业真正能将上述贷款方式取得的贷款用于正常钢材贸易,即便受到钢材价格波动影响,并有一定损失,也还能够偿还商业银行贷款。但事实并非如此,从现有揭露出的情况看,大部分贷款被挪作他用,如买地、投机房产、股票及期货交易,不少被用于高利贷款。

银行忽视钢贸企业贷款真相

基层商业银行在从事钢贸企业贷款时,是如何看待这项业务的呢?

从商业银行的收益性评估:一家钢贸市场里的钢贸企业总贷款达到100亿元,其可以承担融资成本年息10%时,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毛收入为10亿元。就此一项,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中的“盈利性”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据笔者了解,高峰时可以达到年息15%,实在令人诱惑。

从安全性考虑:上述钢贸企业的几种贷款,如上文所言,技术上几乎完善,有不动产、钢材抵押,有实力雄厚的钢材市场,还有担保公司担保,至少表面上符合一般商业银行使用的风险缓释技术,也没有明显冲破合规底线,可以被认为是一项不错的业务。

再以商业银行业务量和种类看,钢贸企业贷款派生了很多商业银行急需的业务。如存款、贷款、票据贴现、资金结算等等,特别是有实力的钢材市场在关键时点,可以组织巨额存款给商业银行“撑盘子”,使商业银行业务数据分外亮丽。更加吸引人的是,钢贸企业主在信用膨胀催化下,尽可能放大个人金融杠杆,购买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不动产,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个人资产业务,这类业务又常常被商业银行看作是优质业务。

在此背景下,钢贸企业贷款的真相被商业银行忽视,甚至不愿意去考虑。第一,钢材市场的配套担保公司,在其组建、注册完毕后,资金马上被抽逃,成为“空壳”公司。第二,从钢材市场购入一部分钢材,在市场内的钢贸企业中进行“内部交易”,给商业银行虚假的“巨量”资金流动和交易量的攀升印象,还专门针对商业银行的授信要求,制作提供给商业银行授信使用时的“财务报表”,使得公司“财务状况”完全符合商业银行贷款条件。第三,钢贸企业主往往都是钢材市场投资者的亲朋好友,甚至是同乡,他们每个人都注册一个钢贸企业,表面上为不同公司,实为一体化,形成了网络。轻松越过商业银行控制很严的关联交易,进而造成的风险更为剧烈,达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毁的效果。第四,作为质押的钢材被重复使用,变成了套取贷款的媒介,钢贸交易图有虚名。第五,贷款的流向失去控制,给钢贸企业使用贷款进行投机打开了“闸门”。有资料显示,当上海用于质押的螺纹钢总量为103万吨时,而真正的库存仅为32万吨,差额之大令人吃惊。

基于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有这么大的益处,加之商业银行被钢贸企业贷款表面的合规化迷惑,又没有及时深究隐藏的风险,最终导致风险发生不足为奇。

银行防控不力酿成不良后果

纵观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到,钢贸企业贷款之所以给商业银行产生重创,主要由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造成的。

外生性因素。其一,近30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基础设施大量投入建设,使得我国钢材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即便出现回落,也时间不长,形成钢材贸易“神话”。其二,到目前为止,整个钢贸企业普遍存在信用与诚信度不高的现象。信用的缺失让钢贸企业主只顾投机,不惜造假骗贷,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将法律置若罔闻。其三,我国法律对欺诈贷款有实施条款,在真正司法实践中却还不足以产生威慑作用,尤其是对企业行为的处罚偏软,导致犯罪成本过低,甚至出现“牺牲我一个,幸福一家人”的现象。其四,社会大宗物资交易信息不够透明,数据准确性差。信息的不对称,误导社会对钢贸行业的判断。其五,行业协会自律管理没有真正建立。本次钢贸贷款中的不少协会成员,有的还是行业领头成员参与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是,真正使商业银行受到重创的还是商业银行自己。上述分析已经很清晰地看到,钢贸企业贷款在实际操作时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只是当事商业银行没有切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做好每一个操作步骤。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对质押的钢材没有做到单、物一致的核对工作,仅凭业主的一家之言就信以为真,更无法做到对质押钢材的跟踪管理,让钢贸企业有了重复质押机会,使少量的钢材在商业银行眼中变成了巨量质押物。

二是对钢材交易数量不掌握,只重视表面上的合规。通过阅读钢贸公司假报表,就通过审核,完成贷款审批。

三是对贷款资金流向不做完整的管理,甚至明知被钢贸企业已挪作他用,也不追查。将不正常的行为视作行业的通常做法,失去纠正机会。

四是商业银行之间不当竞争,给了钢贸企业不断扩大信用的机会。为做大各自业务,抢占所谓市场份额,在相互不通信息之下,盲目扩大授信额度,终于酿成风险。

五是商业银行习惯思维严重,总认为只要有抵押物及实力强大的担保,便可高枕无忧。殊不知,一单多用、一房多押、无止尽的担保,以及事实上的联保联贷都把理论上的担保风险缓释技术演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信用担保。

六是商业银行基层单位,思想上追求业绩,操作上自我放松。把风险防控应该做到的事项,只求形似,不求神似,将规章制度进行弱化,使其无法达到设置要求。

银行须采取切实风控措施

钢贸企业贷款风险给商业银行的教训是深刻的。它也再次提醒商业银行,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工作上还要做出不懈努力,并且持之以恒,才有可能避免重蹈复辙。针对钢贸企业贷款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和落实以下工作:

首先,要对这次教训做出全面的反省,重点是寻找商业银行自身工作中的薄弱之处,而不是寻求钢贸企业运作中的“计谋”。更重要的是找出其欺骗商业银行的所作所为得以成功的原因,做好亡羊补牢工作,并引以为戒,常记在心,警钟长鸣。

其次,要对正在使用的风险缓释技术进行重检。特别要关注为什么看似设计完美的制度,在实践中被轻易抛弃,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流程做了,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实质上还是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干部员工要开展持久的教育,同时,对负有主观责任的人,必须严肃问责、处理,以警示后人。

再次,要强化贷款流程中的效果要求,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前后台提供支撑。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今天,对集中度高、交易量大的贸易,要由总行提供数据,至少做到不能让客户轻易造假,并按时发布信息,供决策使用。

同时,对某个行业集中贷款时,要充分与市场上的其他商业银行进行交换信息,严格控制授信规模,必要时强制要求基层行转让一部分贷款,以做到分散经营风险。对出现联保联贷现象的,必须对质押物进行总额控制,而不是以单笔计算。

还有,对贸易性贷款的资金流向,严格实行按业务一一对应,按时结清。要充分使用循环贷款产品,使得商业银行的信贷产品,不但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也能够有效防止贸易公司利用单证在多家银行套取贷款。

最后,要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防控文化建设。在看到十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上的发展与提高时,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过于依赖技术而忽视人的重要因素。钢贸企业贷款所显露出的问题,再次证明我们的风险防控工作还有许多缺陷,特别是规章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关键还是干部员工在操作时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按照要求来认真工作。可见我们的风险防控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实践中更没能受到足够重视。相信风险防控文化的建成,才能使我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总之,钢贸企业贷款风险在今天还依然发生,值得我们从各类制度设计、考核办法建立、人员培训、惩戒措施实施等方面进行反省。同时,更要加紧做好改进工作,坚决杜绝此类风险的大面积发生。(来源:上海金融新闻网 作者::建行上海市静安支行 杜莉英)


【新闻观察】

独家视点:钢企破产,这根“神经”能碰吗?(2014-05-11)

独家视点:钢企面临考验,由海鑫说开去 (2014-03-26)

独家视点:要“政策”的“希望”难以灵验(2014-04-28)

独家视点:要识大局,别较真,重务实 (2014-03-16)

独家视点:利率放开 钢铁行业机遇与风险并存 (2013-07-19)

独家视点:近期个别小钢厂停产现象警示出什么?(2013-06-30)

两会漫议:钱的事,千万别再大意了 (2013-03-13)

正视钢铁困局 铲除观念积弊/系列报道 (2012-08-28)

独家视点:中国“虚拟钢市”运行风险更甚 (2012-02-26)

独家视点:贸易商“资金成本”已作用钢市 (2011-11-11)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市场快报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