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唐钢2.2万人将转岗非钢领域

2014-05-12 10:30
0

【新闻关注】

政治局:经济形势总体符合预期 财政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李克强:若用短期刺激政策 今后日子或更难过

﹡        ﹡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专家解读

国务院:推80个示范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平稳 总体良好

201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分析师看数据

2014年一季度GDP初步核算情况

2014年发改委首次新闻发布会

2014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2014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业景气指数97.3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国社科院:经济增速容忍度下限可下移至7.0%

﹡        ﹡        ﹡

国际钢协:2014年全球钢铁需求增幅放缓

工信部下达任务:2014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4770万吨

中国钢铁:峰值区判断 转型及调整

2014年国内钢市将“弱平衡”运行

冶金规划院:2014年国内粗钢产量将破8亿吨 建筑业钢铁消费3.9亿吨

高盛:产能严重过剩 行业整合势必进行 全球钢铁业重新洗牌?

大摩:全球及中国等主要世界大国未来3年及季度经济增长预期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预测:摩根大通说将放缓 交行说将保持较快增长

IMF预计:全球经济成长加速 但警告通缩风险抬头

联合国预测:2014全球经济增速3% 中国增速7.5%

《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年报)》


职工:是包袱还是财富

——从唐钢2.2万人转岗看如何算“民生账”

这是一场关乎2.2万人生计的大转移。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撤退”,走出那个曾经火红、今不景气的钢铁行业。更可以将其理解为“进军”,走进企业新的盈利渠道,为了职工更好地生存。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每年有5000多名职工,逐步离开总部厂区,有的甚至要转移到距唐山市区100多公里的下一级县市。目前,唐钢转移到非钢产业的人员已达1.7万人。按照规划,2015年之前,3.7万唐钢人中,将有2.2万告别主业进入非钢领域,非钢收入要超过钢铁主业。

当下,转型升级已是钢企谋求生存的必由之路。加速向钢铁上下游乃至非钢产业延伸的唐钢,自有它的一本“民生账”,这是与3.7万唐钢人生活福祉息息相关的社会责任大账。

简单裁员,不是一个负责任企业的态度

“尽管低迷形势已持续多年,其实现在才真正开始进入冬天。”近期,国内钢材现货价格一跌再跌,已是近5年来的低点。很多业内人士做出如此判断。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首月,全国重点钢企亏损面达44%,创历史新高。甚至有专家认为,今年第一季度是钢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效益最差的一个季度。

而在唐钢,记者感受到的信心却大于恐慌。唐钢董事长王兰玉称,目前唐钢生产经营态势良好,总体效益水平、费用控制水平、获利能力得到大幅改善。“好在我们向非钢产业转移得比较早。如果我们的3.7万职工都守着钢铁这一个饭碗,早就入不敷出了。”

对于唐钢来说,选择非钢是一次“战略性转移”。早在3年前,他们就预见到,产能过剩将是钢铁行业的“生死坎”,唐钢1800万吨的产能不可能再增加,现有产能不可能支撑起3.7万人的重负。随着唐钢装备逐步实现大型化、现代化、自动化,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劳动效率是必须要走的路。

“不忍割舍,更不能割舍。简单的裁员,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持有的态度。”王兰玉说,“3.7万个职工的背后,是3.7万个幸福家庭。我们不会放弃每一个职工,唐钢有责任让每一个职工过体面的生活。”

对于一个有着70年历史,饱尝了钢铁业产能扩张、兼并重组、市场变幻下沉浮甘苦的老牌国企,职工是唐钢最大的财富。王兰玉说,没有职工的辛勤耕耘,就没有企业发展壮大的今天。在算企业小账前,必须要先算民生大账,始终如一地善待职工,才能赢得事业发展。

谋划新产业,创造新岗位。唐钢就这样擎起新的大旗,振臂一呼,率领2.2万职工和近一半厂处级领导,开始了向非钢领域的大转移。他们的目标是,优化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盘活现有非钢资产,让闲置资产变成创效资产。

王兰玉心里有这样一笔账:目前,唐钢主业在岗人数是2万,如果按计划继续缩减到1.5万人的话,人均产钢量将超过1000吨。“人均产钢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业内称其为人均劳动效率,超过1000吨,就意味着已经跃进国内外钢铁行业一流水平之列了。”

依托主业优势,为富余职工找到新饭碗

4月24日早7时,唐钢物流公司原燃料管理中心主任高振江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打开电脑,登录国际船讯网站,查看运输外矿的船舶位置。“公司高效率、低库存的生产组织模式,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作保障。”高振江说。

物流公司是唐钢目前成立的23家非钢子公司之一。唐钢有临港、临资源、运输便利的优势,因此,他们希望在物流领域率先实现非钢的突破。唐钢前掌门人、现任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于勇曾给职工算过一笔账:目前,唐山市钢铁企业需要的外矿量至少有1.55亿吨,如果每吨能挣10元钱,就意味着一个15.5亿元的大市场。

在业界,于勇被公认为国内钢铁业较早提出非钢概念的人。在其担任唐钢董事长期间的2010年,唐钢就率先在业内规划非钢产业。当年10月,唐钢成立了非钢事业部,正式开始在非钢领域布局,发展理念也在那时得到确立。

“决不能盲目,还是应依托原有的钢铁主业优势,为富余职工找到新饭碗。”王兰玉介绍,近几年唐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若干个非钢新产业,基本都是依托主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并没有完全脱离主业,钢材产品深加工、大物流、装备制造与工程技术、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房地产、服务与教育培训等6大非钢产业群是最早确定的范畴。

“关爱职工、维护职工利益是企业发展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唐钢非钢事业部运营管理科科长于桂淑介绍,为优先保证转岗职工利益,唐钢新组建的非钢子公司,全部由钢铁主业富余人员补充。唐钢向这些被转移职工开出的条件是,工作环境质量不变、待遇不变。“我们还对职工作出承诺,如果哪家非钢公司倒闭了,唐钢本部会继续接收这些被转移出去的职工。”

“如果人工成本按每人每年10万元计算,已经转移到非钢产业的1.7万名职工的人工成本就是17亿元,这对于近年微利运行的唐钢主业来说,减负效果是此前不可想象的。”王兰玉介绍,唐钢的目标是,到2015年,非钢产业的销售收入要达到800亿元。整个唐钢公司到2015年年底的收入目标是1500亿元。细算这笔账,你会发现,两年后的唐钢,非钢产业收入将超过钢铁主业,转岗职工收入将会切实得到保障。

职工不是“包袱”,而是创效的“财富”

这些天,唐钢第二钢轧厂连铸车间职工张若愚正在进行紧张的培训。一个多月后,他将离开现在的岗位,转移到非钢的检修公司工作。

今年49岁的张若愚,从1983年进厂至今,已在唐钢工作了30多年。接到转岗通知之初,他心里难免有几分担忧,也常常问自己:“离开连铸高级工岗位,在机械钳工初级工的岗位上从头开始,我这个岁数,行吗?”唐钢人力资源部组织的这轮培训,让他彻底打消了顾虑,对未来的新岗位,他甚至有了更多的期许。

不仅关心职工的口袋,更关心他们的脑袋。张若愚参加的培训,是唐钢为提升转岗人员素质实施的“千人轮训”计划。唐钢希望通过采取分批次、长时间、不间断的培训,对转岗业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拔高”,同时按照“一专多能、操检合一”的方向,培养善于处理复杂现场问题的综合性技能人才。

如今,转岗职工不仅不是唐钢发展的“包袱”,而是在新平台上创造新业绩的“财富”。张若愚要去的检修公司,由唐钢各单位的维检人员整合组成。整合前,职工每天实际工作时间仅有大约3个小时,人力资源大量浪费不说,唐钢每年还要支出高额的外委费用。新的检修公司成立后,职工满负荷工作,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企业也延长了设备检修周期,每年可节省外委检修费近3亿元。

进军非钢产业后,唐钢清退了1万多名外用工,并将原来抛向社会的资源收回,紧紧攥在了自己手里。去年,唐钢的非钢产业相继完成或开工重点项目13个,其中,滦县焦炉煤气制LNG项目、唐山加工配送中心项目、钢渣处理项目、与浦项合作LED项目快速推进。年终盘点,唐钢非钢产业全年创造了98亿元的营业收入,在消化10多亿元人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盈利5305万元。

备受激励的转岗职工,干劲儿更足了。

随着在非钢领域的探索创新,唐钢管理模式也悄然生变——

唐钢组建的新事业公司,对冶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再循环利用,谋划了多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重组商贸和保定板材加工业务后,唐钢实现了钢铁产品的增值服务。他们依托唐山板材加工配送中心和保定板材加工配送中心,适时增加服务网点,逐步设立上海服务中心、山东服务中心等,今年6月前将完成营销服务网络的全国布局。

进军非钢产业,唐钢分离并重组了设备维护检修服务业务,挂牌成立了检修公司和机械装备公司,新成立的两个公司和原自动化公司共同承担了唐钢的设备维护和检修业务,实现了机、电、仪等设备以及维护检修队伍的专业化和集中化。

非钢产业蓬勃发展,将为转岗职工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唐钢转型升级中的这笔民生账,算出的是企业的责任感,“账面结余”是人企共赢。(来源:河北日报)


【新闻观察】

独家视点:“人往哪里去”,是压减产能的最大难题

独家视点:“钢市悖论”中的“社会成因”亟待化解

独家视点:钢企出路在于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

独家视点:道理已经“过剩” 自律严重“短缺”

独家视点:要“政策”的“希望”难以灵验

独家视点:要识大局,别较真,重务实

独家视点:钢企面临考验,由海鑫说开去

独家视点:近期个别小钢厂停产现象警示出什么?

两会漫议:钱的事,千万别再大意了

独家视点:中国钢铁丰功伟绩犹存 转型升级乃必由之路

﹡           ﹡          ﹡

独家视点:2014,“触动利益”难于“触及灵魂”

独家视点:2013,“分化”与“增长”并存 

独家视点:2012,中国钢铁自赎与新生

独家视点:2011,“经济新局”与“钢铁隐忧”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市场快报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