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上海自贸区范畴暂难扩大

2013-09-06 05:52
0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地域范畴暂时不会扩大。一位接近上海政府的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上海方面在自贸区方案研究前期也曾有过将试验范围扩大的讨论,但是目前的核心任务是将现有地域范围内的改革落实。

9月5日有外媒报道称,中央可能扩大上海自贸区的范围至整个浦东地区。

不过,作为国家级新区,浦东新区确与上海自贸区联系最为紧密。浦东对于自贸区内制度改革最为期待的政策效果,就是对跨国公司总部形成吸引力。

9月5日,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长姜樑再度明确表示,上海自贸区将在浦东28平方公里的特殊监管区内试验,并会在外汇管理、投资领域和海关监管方面进行探索。

姜樑同时兼任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副主任,根据本报早前获悉的消息,除了中央、上海市政府两层管理外,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很可能直接“翻牌”组建上海自贸区管委会,负责区内具体工作。

姜樑是在出席《2013上海市浦东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发布会上做出上述表述的。

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孙永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浦东希望通过自贸区的试验使更多跨国公司总部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发挥配置亚太资源或者全球资源的能力。

目前,全国人大决定授权国务院在自贸区内暂时调整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从而降低跨国公司进入自贸区的门槛。

“自贸区的核心是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主要是改革现有的政府审批、准入制度。”孙永强说。

目前浦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最集聚的地区。

根据官方的数据,浦东现有20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85家研发中心。但与目前亚太地区跨国企业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加坡相比,浦东在法治环境、税制环境以及人才聚集等方面还有差距。

《蓝皮书》在对比后认为,国家级的发展策略是总部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障,而作为副省级市辖区的浦东在制定本地区政策时必须以国家现有的政策和指导性意见作为框架。但如果发生了体制框架本身已无法适应满足现有新形势的情况,浦东新区依靠自身进行改革突破的空间就非常有限。

《蓝皮书》中以一家主营半导体、电子芯片以及配套技术服务的跨国公司为例,虽然该公司中国地区总部已经取代其在新加坡亚太区总部对大陆投资公司进行直接管理,但是由于中国存在外汇以及税制限制,中国地区总部依然无法承担资金调度的职能。

据本报了解,中央高层对于自贸区的一个重要定位是将其建成跨国企业的亚太运营中心。一位上海当地研究者认为,自贸区将吸引跨国企业将其进出口贸易和两头在外的离岸业务等功能的转移,这需要自贸区内4个特殊监管区分工并打通。

上述研究者还认为,如果自贸区能够与境外实现资金打通,这无疑将给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创造便利条件,“也将吸引中国国有和民营跨国公司”。(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热点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每日要闻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房地产泡沫 热钱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地方债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