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不良贷款将延续“双集中”趋势

2013-08-30 10:56
0

次贷危机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银行业信用风险有一定上升,特别是最近一、两年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先后出现了反弹,引起了各方高度的关注和担忧。也正因为此,尽管财务报表一如既往的光鲜亮丽,但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却屡创新低,远逊于国际平均水平。究竟是市场过度悲观,还是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的确很严重?有关争论已不少,但大都止于总量层面。而事实上,对于理解目前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现状和趋势而言,结构分析或许更加重要。为此,我们利用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以及部分上市银行已公布的中报,对这个问题再做一些简要的探讨。

长三角地区信用风险突出

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全部商业银行(不含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130亿元,环比增长2.4%,较上年同期增加830亿元,同比增长18.18%;不良率为0.96%,与1季度末基本持平,较上年同期上升0.02个百分点。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拐点,之后一直维持上升趋势。增速在2012年三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相对较快,特别是在今年1季度,季度环比增长达到6.8%,同比增速则达到了20.15%。相对而言,不良贷款率变化相对平稳,在2011年四季度首次出现反弹,之后有所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开始再次上升。

分行业来看,截至2012年底,在已形成的不良贷款中,占比较高的行业包括制造业(36.12%)、批发与零售业(21.86%)、交通运输(7.37%)、房地产业(5.59%)、农林牧渔业(4.2%)以及个人贷款(9.94%)等,合计占不良贷款的85%以上。不良率方面,农林牧渔业(2.35%)、住宿与餐饮(1.89%)、制造业(1.6%)、批发与零售业(1.61%),以及个人贷款中的信用卡贷款(1.1%)和汽车消费信贷(2.16%)等几类贷款,明显高于平均水平(0.94%)。综合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表现,可以看到,目前的信用风险曝露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和信用卡等几个领域。

分地区来看,2012年底,东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占全国的64.12%,远高于中部(14.83%)和西部(13.22%)。不良率方面也是东部地区最高,约在1%左右,略高于中部(0.95%)和西部(0.77%)。在分省层面,浙江、江苏、广东和山东等省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大,占全部不良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6.12%、10.78%、10.62%和7.06%。不良率上,浙江、辽宁、江苏、山东等省区均超过1%。其中,浙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达到1.68%。综合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的表现,大致可以认为,在区域角度,目前的信用风险更多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相对突出。

分机构来看,截至二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3254亿元,约占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60.32%,不良率0.97%,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956亿元,占比17.72%,不良率为0.8%;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6亿元,占比9.19%,不良率0.86%;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25亿元,不良率1.63%;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亿元,不良率0.6%。从趋势上看,以上5类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先后从2011年三、四季度开始持续上升,其中,后4类机构增速相对较快。在不良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至今仍未出现反弹,其他4类机构则从2012年一季度开始,先后小幅上升。

警惕不良贷款快速增长

对于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状况,大致可以归纳结出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信用风险的动态变化趋势值得关注。尽管目前整体信用风险不算高,但不良贷款在过去一段时间中的快速增长仍需高度警惕。从相关数据看,特别是从2012年三季度开始,不良贷款似乎有加速上升的势头,季度环比增速始终维持在5%左右,并在今年一季度达到了6.8%的水平,同比增速则基本维持在15%以上,并在今年1季度超过了20%。所幸的是,在二季度,不良贷款增速有所放缓(环比下降尤为明显),但这是否意味着银行信用风险曝露已步入触底回升区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二,不良贷款存在行业和地区“双集中”的趋势。到目前为止,东部地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的江浙地区是不良贷款最集中,也是不良率上升最快的区域。而从行业上看,部分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受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冲击较大的批发零售业,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航运),以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农林牧渔业,都是目前不良贷款增长的高发行业。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还将持续较长时间,相关地区和行业的信用风险或许还有上升可能。

第三,不同机构的信用风险有所分化。从机构角度,国有大型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相对平稳,不良贷款余额虽有上升,但增速远低于行业平均,而且,不良率至今仍未出现反弹。其他几类银行的资产质量波动比较明显,特别是之前资产质量较好的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由于不良贷款基数小,增长速度显得相对较快。当然,所有机构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农村中小银行。从统计数据看,无论是不良率水平还是不良贷款的增长速度,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曝露都远高行业平均水平。

第四,宏观环境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很大程度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对银行信用风险有着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对亲周期行业而言,情况更是如此。过去一段时间中,宏观层面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也是推动信用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

第五,创新业务以及外部的风险传递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在许多人看来,对银行信用风险还有一些较大威胁,是来自于创新业务(主要是近来发展较快的一些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创新)的相关风险,以及与其他金融机构或民间金融活动之间的业务关联可能导致的外部风险传递。客观上讲,这部分风险的确存在,但规模究竟如何,各方争议颇多,需要高度关注。

关注农村中小银行信用风险

结合对未来经济、政策环境的预期,我们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未来趋势,有如下看法,供进一步讨论。

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曝露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尚不足以对行业的稳定性产生太大威胁。一方面,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虽持续反弹,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相对较低区间,显著低于同期国际银行业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在过去几年中,银行业明显加大了坏账核销和拨备计提力度,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银行业整体的拨备覆盖率为292.5%,平均拨贷比也已超过2.5倍,目前的风险敞口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受宏观环境影响,银行业信用风险仍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但增速或会放缓。总体说来,目前宏观经济增长虽有企稳迹象,但仍在低位运行,而且,受外汇占款增速下降甚至减少的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的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市场需求的低迷,连同资金链趋紧,部分企业(特别是周期性行业和中小企业)的违约风险仍有继续上升的可能。不过,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环境逐步改善的背景,不良贷款增速应会明显放缓。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取决于未来宏观政策的走向。

不良贷款行业、地区“双集中”的趋势仍会延续。考虑到经济结构调整仍在进行中,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曝露尚未结束,而这些行业所集中的地区,仍然还会是信用风险的高发地带。为此,银行需要加大对相关行业风险的研究,并制定恰当等风险控制方法和信贷退出策略,同时强化对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风险的控制。

机构分化应会继续加大,需要高度关注中小银行特别是农村中小银行的风险。在信用风险曝露过程中,由于经营地域、客户结构以及风险管理能力方面的差异,不同机构的风险分化会有所加大,这既会出现在不同类型银行之间,也会出现在同一类型银行之间。从银行类型来看,我们认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风险需要高度关注。

农村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几类银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数据还仅涉及农村商业银行,并非全部农村中小银行(还包括超过3000家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考虑到农村商业银行都是以条件较好的信用社转制而来,那么,未被纳入统计的其他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的实际信用风险水平可能会更高。由于农村中小银行经营地域狭小,贷款的行业和客户集中度都比较高,加之自身风险抵御能力有限,未来一段时间中,或许会有少数机构因信用风险的持续上升而陷入经营困境。对此,政策层面应有及时的研究和应对。(来源:中国证券报)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热点

  利率放开 进口铁矿石资质 每日要闻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房地产泡沫 热钱 

 两会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雾霾 地方债

中钢协理事会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